齐鲁师范学院现状(齐鲁师范学院校长寄语新生)

9月30日,在齐鲁师范学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林松柏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中学时期的学习劲头,明确学习目标,根植学校文化育人沃土,传承君子文化基因,践行“博学明道,崇德象贤”校训,都能够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不惑的智者,从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去体验“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畅快淋漓!

齐鲁师范学院现状(齐鲁师范学院校长寄语新生)(1)

开学典礼上,林松柏结合当前的形势,给同学讲解的题目是《唯智者不惑》。林松柏介绍,“知者不惑”,是先秦儒家尊崇的君子三大德行之一。《论语·子罕》篇有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为什么“知者不惑”?因为智能辨物、明以烛理,故不惑。辨物与明理是一体两面,能辨物则不惑于利,能明理则不惑于道。真正的智者不仅要能辨物,更要明理;既不惑于利,又不惑于道。这样看来,“智者不惑”就不仅关涉到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和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研究认为,作为智者,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质。

第一,智者要明辩是非、善恶。智者之所以不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具备了理性认知和辨别能力,具备了道德理性,因而能够分清事物的是非曲直,而不至于颠倒黑白。能够明辨是非曲直,使自己的认识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就可以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会心有定力、谈笑自若。

第二,智者既要自知、更要知人。正如老子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谓自知,就是要对于自己的德性、能力及优缺点有清醒的认识。孔子就是谦谦君子的典范,其在《述而》篇中说道:“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意思是说,书本上的知识,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践行的君子,我还没有成功。

什么是知人呢?知人就是“辨识人之诚伪、善恶、智愚、贤不肖。”知人重在举善。强调知人,同时还要做到不患人不己知而患不知人也,正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三,智者要知当务、识时势。既要知道当下最着急的事,又要知道当下可以做的事。也就是说,智者虽然知之甚多,但是首要的是要知道当下最为着急最为重要的工作,在具体的境遇中,能够权衡利弊得失,分清轻重缓急,知道先后顺序,抓住主要矛盾,迅速判断当下应该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

面对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同学们来到大学要做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智者。特别是作为一所师范类高校的学生,同学们将来大部分会从事教学工作,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本来就要求我们具有解惑的本领。不然,以己之昏昏,何以使人昭昭?今年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主题是致力于“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努力做一个确定的自己”,也是从教育领域对当前现实问题的一种反思。

那么,大学期间,同学们如何成长为智者呢?

林松柏表示,第一是学习知识。智者首先是有知识的人。孔子认为,智的获得在于学习,“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一位好学者,自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知识的积累是素质养成和能力培养的基础。希望同学们珍惜最美好的大学时光,主动求学好学乐学,用好大学的图书馆,规划好自己的读书清单,把读书当成一种爱好,成为一种习惯。

第二是将知识内化为素质。智者还是有素质的人。外在的知识只有通过建构,才能迁移到自己的身上;只有通过个体的内化,才能形成素质,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三是要将素质外显为能力。智者一定是有能力的人。近几年来,我校在狠抓学风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结合“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师范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立足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办学定位,大力倡导从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转换。希望同学们积极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跳出过去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的传统窠臼,自觉将知识的学习与素质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现代智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面对困扰,唯智者不惑。林松柏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中学时期的学习劲头,明确学习目标,根植我校文化育人沃土,传承君子文化基因,践行“博学明道,崇德象贤”校训,都能够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不惑的智者,从而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去体验“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畅快淋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