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故事讲解(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
陆西星(1520-1606)
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子,又号方壶外史、蕴空居士。明代著名的内丹学家、文学家,道家金丹东派祖师,《封神演义》作者。早年从儒,后自称遇到神仙吕洞宾点化,从此放弃功名,一心学道,著有《方壶外史》、《道德经玄览》、《南华真经副墨》、《楞严经述旨》等道家佛家的思想著述,而他被广泛关注是因为他被认为是《封神演义》的真正作者,尽管对《封神演义》的真实作者有争议(另一说为许仲琳作),但学术界广泛的认可陆西星一说更加确凿。
陆西星的一生非常曲折传奇,可以概括为:天才少年、“高考”无门、遇到神仙、弃考学道、著书立说、晚年参禅、开创道家金丹东派。
穷人家的天才少年,却九次“高考”都落榜明正德十五年(1520),陆西星出生于扬州兴化县。自小陆西星就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小小年纪就能明白经书的深义。因为家庭十分贫寒,所以立志考取功名,改善生活,照顾自己的母亲。然而,也许是上天的考验,亦或是上天的玩笑,他前前后后考了九次都不中,一怒之下,对天喊道““嗟乎!余豪士,岂困一第哉!”,随即放弃科举考试,从此一心求道。
陆西星从小的死党宗臣(明代著名文学家,“嘉靖七子”之一)这样形容陆西星的贫困:
余贫,长庚更大贫。至不能张烛启涂,往往错足沟秽,不恨也。
两位才子年轻的时候都非常贫寒,陆西星尤其是穷上加穷。以至于晚上天黑,因为买不起蜡烛照亮而时常掉到臭水沟里。
后来,宗臣终于考中进士,进京任刑部主事,成为当时最富才名之才子。他把陆西星视作一生的知己,非常赞赏陆西星的才学。
中宵抚长剑,惜尔陆云才……予往在草莽时,则长庚时时共予治博士家语,顾其非好也,辄太息罢去。时过长庚草堂,长庚辄与予少七而谈,细剖深语,已命侍子摘园蔬饭予,或酒予,不夜不别即别,复相与握手,竟谈途中。——宗臣
而陆西星从此放下仕途,踏上山高水远的修行之路。
吕洞宾降神北海草堂点化陆西星
正当命运低谷,却遇神仙点化嘉靖二十六年(1547),正当陆西星穷无立锥之地,求道茫然不知所往之时,吕洞宾出现在他面前。
“嘉靖丁未,偶以因缘遭际,得遇法祖吕公于北海之草堂,弥留款洽,赐以玄醴,慰以甘言。”
——陆西星《金丹就正篇》
吕洞宾深深的肯定了陆西星的灵性和为人,循循善诱,淳淳教诲,授予了陆西星金丹性命之学,勉励陆西星要做大丈夫,修金丹大道,出生死轮回。至于人世间富贵名利,如电光火石,像露珠水泡,转瞬即逝,为神仙所不取。陆西星闻下大悟,遂即彻底断了功名之心,更加坚定此生以修行证道为人生目标。
星谫劣,于道罔闻,爰自丁未之秋,偶以因缘遭际,得与四溟姚君同被师眷,谆谆诲教,多历年所,援毫纪事,要领则书,积有岁时,溢乎简帙。——陆西星《三藏真诠》
也许你会好奇,唐朝的吕洞宾怎么会出现在明朝来点化陆西星?事实上,据记载,唐宋元明清,吕洞宾一直在明间显化,并且留下许多经书、诗歌等著作。
吕祖师由唐迄今,千有四十九年矣。特其生世入世,避世出世,留世度世,万古不敝之真神,其见于五代、两宋、元明、清朝者,志传仙书历历可考。——李涵虚《吕祖年谱海山奇遇》
陆西星领受了吕祖的秘传,潜修秘练,终于明心见性(道家也叫作开玄关),这之后他觉得自己身心畅快、思维敏捷,再回头翻看圣贤书的时候,发现自己能领会经书背后的深义。于是,他一边修炼,一边著书立说,先后注解了道家的根本经典《道德经》《阴符经》《庄子》(又称《南华真经》)以及《参同契》《入药镜》《金丹四百字》等关于金丹修炼的重要著作。
陆西星著《老子道德经玄览》
复感恩师示梦,去彼挂此,遂大感悟,追忆囊所授语,十得八九。参以契论经歌,反复(纟由)绎,寐寐之间,性灵豁畅,恍若有得。——陆西星《金丹就正篇》
“顿悟”之后的陆西星,仿佛一路开挂,留下了丰富的著述。这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南华真经副墨》,成为学术界所公认的“解庄第一人”。因为他不仅有文学基础,更是道家修炼的实践者和成就者。因此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这本对庄子的阐释之作,理解之高远深明、解释之不论俗套,与学者和文学家的见解云泥之别。可以称之为“解《庄子》第一书”。
自先生注出,而诸家注可尽废矣……
惟是注出,前无古人……
不有《副墨》,《南华》几晦……
——后人评价《南华真经副墨》
陆西星著《南华真经副墨》
晚年的陆西星,乘舟北上,来到京师(现在的北京),在潞河之上,写下了《楞严经述旨》的开篇。作为吕祖弟子,他的宗教思想继承了吕祖的“三教合一”观点,认为儒释道三家本是一家。所谓“儒以立身,释以参性,道以了命”。因此,他晚年参禅,著述集中于佛家经典,特别是被誉为一本经可以抵得上佛教所有经书三藏十二部之和的《楞严经》,释迦摩尼曾说过,末法时期,佛经将会一部部灭绝。最先灭的是《楞严经》,因为这部经书是群经之首,因此末法时期最先失传。而陆西星先学儒,后悟道,最后归佛门,这也为他创作《封神榜》创造了客观的认知基础,因为《封神榜》是融合了佛道两家仙佛体系和思想的一部作品,与《西游记》一样,他们的核心理念都是三教合一。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创作《封神演义》,对标《西游记》关于《封神演义》的作者,一直是个迷。所谓的许仲琳之说,只是孤证,资料非常少。而陆西星一直被认为是《封神演义》的真实作者。笔者赞同这一说,理由有几个:
陆西星著《封神演义》
第一,《封神演义》与《西游记》,都是表面写故事,暗中讲修炼的书,仔细检索全书,有大量的道家金丹口诀和修道诗歌。至于为什么这两部书的作者要这么做,大概因为古代不像现代这样有很多媒体渠道传播思想,而小说在民间的流行,就被这些用心良苦的证悟者拿来夹带“私货”了,把小说写成名著,让老百姓广泛传播,这客观上拥有了流量。而嬉笑怒骂之余,字里行间多隐语和暗文,有性灵有根器者自然会注意到,并“升起疑情”,进而默会其意,最终升起求学问道之心。
第二,《封神演义》全书引用了多首吕洞宾的诗歌,足以见得作者多么崇尚吕洞宾,而陆西星是吕祖的弟子,符合这一设定。甚至书里创作出来的“陆压道人”本身,就是双重暗示。一者,姓陆,这是陆西星留下的记号,暗示作者是自己。二者,陆压的发音是吕洞宾本名“吕岩”的变体,这又是主动留下的一个暗示。至于为什么《封神榜》和《西游记》这类书作者刻意隐去自己名字呢?大概因为传道者希望人们更关注书中的微言大义,从而走向修行之路,而不希望看到读者们把目光放在他们个人身上。但是他们都会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线索去暗示有心人。比如《西游记》写于明朝,但作者丘处机是元朝人,他当年也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这样的取名技巧,既是告诉有心人这是我丘处机写的,又让没心人很容易拿着这个当做证伪的理由。
随缘随分出尘林,似水如云一片心。
两卷道经三尺剑,一条藜杖五弦琴。(五回)
交光日月炼金英,一颗灵珠透室明。
摆动乾坤知道力,逃移生死见功成。(十三回)
欲试锋芒敢惮劳(四十五回)……妙妙妙中妙(四十五回)……自隐玄都不记春(四十六回)……混沌从来不记年(四十七回)……盘古修来不计年(四十七回)……堪笑公明问我家(四十七回)……贫道乃是昆仑客(四十八回)
——《封神演义》全书引用改变吕祖诗歌多达几十处
第三,《封神演义》全书从头到脚都透着着三教合一的思想,并且对道家修行的整个认识非常深刻,只有认可三教合一的道家证悟者堪为作者,陆西星的各项背景无疑吻合。一个很有趣的细节是《封神演义》中创造了一个“阐教”的概念,笔者曾经研读几个版本的《吕祖全书》,吕洞宾的相关经文多出出现“阐教”和“阐”字,这可以说是又一个埋藏巧妙的密码文,有心者得之。
注:阐字在吕祖《参同经》出现13次,《三品经》出现16次,《五品经》出现18次,《前八品经》出现20次,《后八品经》出现4次,《度人经》出现4次,《广化真经》出现7次,《广慧超劫真经》出现6次,《玄宗正旨》出现17次,《无极宝忏》出现9次,《三宝心灯》出现9次……
《吕祖全书》
开宗立派,成为宗师道家的金丹派,主张内炼精气神三宝,返归先天一气,结成金丹,永出轮回,证悟金仙。金丹派萌发于东汉魏伯阳的《参同契》,而真正始于唐代的钟离权和吕洞宾。自从吕洞宾传道给王重阳,王重阳传道给全真七子。金丹派随着全真教的建立而为天下所知。全真七子这一法脉被称为金丹北宗。吕洞宾又传道刘海蟾,刘海蟾又传道给张紫阳、薛紫贤、石杏林、陈翠虚、白玉蟾,史称南五祖。而陆西星,得到吕祖亲传,将吕祖的真传结合自己的领悟,创造了自己的独特的金丹修炼体系,后被列为金丹东派祖师。成为道家历史上的一代宗师。
陆西星被尊为道家金丹东派祖师
万历三十四年(1606),陆西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聚则成形,散则为气”,佯装去世,实则已经得道成仙,遁世云游去了。而今天,他留给我们的是一部《封神演义》和若干部劝世人“放下名利,早修大道,永出轮回”的修行著述。他的思想和灵魂,也许就在那字里行间隐没,等待着有心人与他对话。
作者:五戈(头条号:儒释道小火锅),版权所有 转载请著名出处
参考资料:
《封神演义》——陆西星
《吕祖全书》——吕洞宾
《三藏真诠》——陆西星
《金丹就正篇》——陆西星
《明代内丹大家陆西星生平及思想略述》——李瑞振
《陆西星解<庄>研究》——王礼洪
《吕洞宾信仰与小说<封神演义>作者关系考》——陈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