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

2016年9月1日,随着休渔期的结束,一名在胶州湾捕鱼的山东青岛渔民兴冲冲地出海,忙活了一上午的渔民拉着满载而归的渔网格外高兴,定睛一看却发现渔网里似乎多了两条从没见过的怪鱼。

这怪鱼体重超过七斤,体色棕黄,背生小圆鳞,头顶却长着酷似鞋底的小圆盘。哪怕是在胶州湾捕鱼多年的老渔民都表示,他们从未见过这种鱼。最终怪鱼被鱼店老板以一千元每条的价格收购。后经查证,这种怪鱼的名字叫鮣鱼。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1)

鮣鱼,由于头顶上类似鞋印的吸盘结构,人们又往往称呼它为吸盘鱼。

懒鱼还是吸盘鱼?

鮣鱼常年搭乘大鱼的顺风车出行。对于靠吸附其他大鱼出行的鮣鱼,人们往往感叹的是它的懒惰,是只会搭其他鱼的便车,连游泳都懒得游的懒鱼。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2)

但在更多人眼中,人们似乎更愿意称呼它为吸盘鱼。因为不管是叫懒鱼还是什么,都离不开它头顶怪异的吸盘结构。靠着那仿佛鞋印的吸盘结构,吸盘鱼能轻轻松松地吸附到大鱼的身体表面,让它在海洋里搭上任何一只大鱼的顺风车去遨游四海,哪怕对方是凶狠的鲨鱼。

搭鲨鱼的顺风车?

在海洋航行时,人们观察到,鲨鱼似乎尤其受到爱搭便车的吸盘鱼的青睐。在海洋旅行中,把鲨鱼当成海洋中的顺风车的吸盘鱼基本实现了打车自由的理想。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3)

而搭车这件小事对吸盘鱼而言简直不要太容易。吸盘鱼头顶的大鞋印子,实际上是一圈厚厚的结缔组织,结缔组织里面包裹着长有小刺的盘子,它们共同组成了吸盘鱼头顶上的小吸盘。这小吸盘其实一点也不神秘,根据在瑞士出土的一块3000万年前的化石来看,吸盘鱼的小吸盘实际上是由古鱼的背鳍,再千万年的演化过程中慢慢膨胀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结构。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4)

利用这个特殊结构,吸盘鱼在与鲨鱼擦肩而过时,吸盘鱼会把吸盘内的海水和空气排空,来产生一个相对真空的环境,借助大气压和水压的力量牢牢地吸附于鲨鱼的身体表面,其强大的吸附能力愣是令强壮如鲸鲨也无可奈何!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5)

鲨鱼为什么心甘情愿让吸盘鱼搭便车?

如此嚣张的吸盘鱼按理来说应该早就进了鲨鱼的肚子。但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却仍未在鲨鱼的胃里发现过吸盘鱼的遗骸,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海中的一霸——鲨鱼,也心甘情愿让小小的吸盘鱼搭便车呢?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6)

实际上吸盘鱼作为一个搭便车的乘客,真的不仅仅是在搭便车而已。小小的吸盘鱼也有自己付车费的手段。

整天大吃大喝的鲨鱼在餐后难免会有一些食物残渣挤在牙缝里,这时候吸盘鱼就能派上用场了,面对个头小的吸盘鱼鲨鱼很乐意张开大嘴,让吸盘鱼为其清理藏污纳垢的牙缝,而吸盘鱼也能从中获得食物,这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交易。

此外,像如果鲨鱼的身上有了细菌杂质和寄生虫,吸盘鱼也很乐意为鲨鱼代劳,毕竟寄生虫们也是吸盘鱼的食物来源之一。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7)

吸盘鱼为鲨鱼清理食物残渣只为搭上顺风车?

如果你认为吸盘鱼为鲨鱼忙前忙后只为了搭个顺风车,那你也太小看它了。吸盘鱼像大部分鱼一样,也需要水流流过鳃来保证氧气的供应。吸盘鱼根本不用自己动,就能依靠鲨鱼在游动时产生的水流在鳃中创造流体作用。有实验数据表明,吸盘鱼靠吸附于鲨鱼能节省3.7% - 5.1%的能量消耗。它们吸附在鲨鱼身上时,连自己游动的能量都省了。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8)

同时吸盘鱼用亲身经历告诉你什么叫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鲨鱼这个庞然大物做倚靠,小如吸盘鱼也能在海中畅通无阻。此外有了鲨鱼吃剩的食物残渣作为源源不断的食物来源,吸盘鱼连找食物的工作都一并简化了,吸盘鱼又叫懒鱼真不是浪得虚名的。

为了美食“上车”又“下车”的吸盘鱼

搭上顺风车的吸盘鱼轻易不会下车,但如果能有一样东西让吸盘鱼放弃搭鲨鱼的顺风车,那就只有是美食了。在被吸附鱼随着洋流迁徙,抵达一个食物丰富的海域时,吸盘鱼往往会为了饱餐一顿而放弃继续吸附大鱼,转为主动捕食。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9)

而离开了大鱼束缚的吸盘鱼的菜单之广令人乍舌:从水草青苔到小鱼小虾,从鱼类分泌物到鱼卵统统都是吸盘鱼的最爱。哪怕是大鱼身上的皮外伤口,吸盘鱼也不肯放过。

可是美食与危机总是并存的,脱离了大鱼的束缚的它们往往也意味着没有了大鱼的保护。没有鲨鱼庇护下的吸盘鱼也常常成了别人的食物。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大量的吸盘鱼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常常在食物丰富的海域“下车”。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10)

当该海域的食物被一扫而光时,幸存下来的吸盘鱼就又开始暗搓搓地等待下一辆“顺风车”的到来了。吸附于下只偶遇的大鱼前往下一个水草丰茂的海域,作为搭车小能手的它很快又要开始了一场新的搭车旅行了。

在人类的手中沦落为了工具鱼

一直以来,吸盘鱼是印第安渔民的捕鱼工具,他们早早地就学会了利用吸盘鱼捕鱼的技巧。他们在钓上吸盘鱼之后就在鱼尾固定上金属环,金属环绑上长绳再把吸盘鱼放回大海,让它们去寻找吸附目标,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收绳捕鱼。由于其吸附能力之强,大鱼往往会随着吸盘鱼一起被拉出海面,见到阳光的吸盘鱼会立刻脱落,这时的渔民往往会给吸盘鱼一点肉食作为奖赏,然后又被渔民丢入大海重新去寻找新的吸附目标。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11)

近年来,因其独特的生态,吸盘鱼更常用作观赏鱼,多见于海洋馆和水族馆。

在生活中吸盘鱼也带给了科学家无数的启示。2017年,北京航空大学联合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通过模仿吸盘鱼吸盘内的锥形小刺结构,进而利用3D打印技术精密加工出来的吸盘,其性能不仅十分优秀而且不会对被吸附物体表面产生任何伤害。

在海边意外发现一条稀有鲨鱼(难道连鲨鱼也怕它)(12)

吸盘鱼一边被人类端上餐桌另一边还能制成中药,一边作为工具鱼被渔民驱使一边又被抓进水族馆供人观赏。在各种打捞和捕杀下,吸盘鱼现在居然依旧大量活跃在世界范围内的温带和热带海域,甚至还日渐繁荣昌盛,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