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使邢海明(驻韩国大使邢海明)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2月13日消息,12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栏目播发邢海明大使专访。邢海明大使介绍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访韩成果,回顾2020年中韩关系发展,展望中韩关系未来前景,并就在韩中国公民疫情防护提出希望和建议。  

韩大使邢海明(驻韩国大使邢海明)(1)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网 图

1、首先感谢邢海明大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如何评价本次王毅国务委员访韩的成果呢?中韩外长会谈达成10项共识中,您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  

答:日前,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会见文在寅总统、朴炳锡议长,同康京和外长举行会谈,同韩方就推进中韩关系发展、深化地区合作等达成诸多共识,成果十分丰硕,访问非常成功,为下步中韩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取得更大发展。  

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康京和外长在会谈中达成十点共识,包括强化抗疫合作、构建双边关系规划平台、密切外交对话沟通、筹备中韩文化交流年、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深化经贸务实合作、支持对方奥运赛事、密切半岛事务合作、推进中日韩合作、开展地区全球合作。有关共识覆盖中韩双边、国际地区诸多领域,符合中韩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将为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中方愿与韩方继续共同努力,落实好此访成果,不断增进战略沟通,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2、邢大使您是1月份来韩赴任的,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一年时间了。这期间您广泛接触韩国社会各界人士,而且经常接受韩国媒体采访,给韩国人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一些韩国朋友跟我说,您应该是今年过的最忙碌的一位驻韩国大使。您如何评价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和今年中韩关系的发展?   

答:我1月30日抵韩履新,如今已过去将近一年时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让我和驻韩使馆今年的工作变得非同寻常。可以说,这一年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实。我和使馆全体同事齐心协力,在全力推进中韩防疫合作同时致力推动双边各领域关系发展。令人欣慰的是,中韩两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率先建立双边联防联控合作机制、率先建立便利重要急需人员往来“快捷通道”、率先开展复工复产合作,在国际上树立了一系列典范,双方合作持续得到加强与深化。  

今年,中韩关系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席同文在寅总统多次通话,就深化双边关系、加强抗疫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杨洁篪来韩同韩国国家安保室长举行磋商。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来韩正式访问。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顺利交接。中韩双方还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在经贸、人文、地方等领域保持活跃往来。我和使馆的同事亲自参与了上述活动,为中韩关系在疫情中呈现蓬勃发展势头由衷感到高兴,今后将继续致力推动双边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取得更大发展。 

3、邢大使,我们即将要迎接新的一年。您如何展望未来中韩两国关系发展呢?  

答:中韩是好邻居、好伙伴,我们还应成为好朋友。建交28年来,双边关系取得飞跃式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硕果累累。经过疫情的洗礼,中韩关系进一步升华,两国民众感情进一步巩固。这些都是中韩发展关系的宝贵财富。 中韩双方已启动2021年和2022年“中韩文化交流年”活动安排,筹备2022年两国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十分令人期待。面向未来,中方将以两国元首共识为指引,以中韩建交30周年为契机,同韩方共同谋划两国关系长远发展蓝图。相信经受住疫情考验的中韩关系必将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4、近期韩国疫情出现反弹,在疫情防护方面,使馆对我们在韩中国公民有什么提醒和建议呢?  

答:疫情发生以来,韩国政府通过追踪检测、隔离治疗等手段积极应对,在此过程中积累不少有益经验。但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近来韩国疫情出现反弹趋势。韩国政府已通过上调“保持社交距离”予以全力应对。对于当下疫情,希望在韩中国公民客观认识、理性应对,既不必过于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  

海外中国公民的健康与安全始终牵动着祖国的心,中国驻韩国使馆十分关注在韩中国公民的健康状况。今年以来,使馆通过发放防疫物资、发布领事提醒等系列措施,为广大在韩中国公民的平安与健康保驾护航。使馆将一如既往竭诚为民服务,始终做广大在韩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在疫情防护方面,我愿再强调三点:一是严格遵守韩当地防疫规定,减少不必要外出,保持社交距离,正确佩戴口罩。二是非必要、不旅行。非特殊原因尽量不要回国或前往其他国家。如确需回国,接受相关检测后应停止或减少外出,避免感染病毒。三是随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如出现发烧、干咳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祝所有在韩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中国公民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原题为《邢海明大使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