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的沛县是现在的哪里,沛县是宋国故地

刘邦在的沛县是现在的哪里,沛县是宋国故地(1)

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都认为灭秦的根据地是楚地,刘邦、项羽等人都是楚人。但刘邦建立西汉后,为何楚文化却消失了呢?作为楚人的刘邦为什么接受秦文化?项羽为什么要定都彭城?

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口号的神秘主义下,而亡秦的主力也确实是在楚国土地上。这就误导了我们一个事实:这块亡秦的主力根据地,却是宋国故地。本人在写作《你只知道田氏代齐?战国四大被掩盖的历史之一:司城子罕取宋》时,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春秋末期,宋国的都城很有可能已经由原来的宋地商丘,迁都到彭城。因此,本人产生了疑问:作为反秦的主力基地彭城,既然在春秋末期到宋国灭亡都是宋国首都,那么项羽、刘邦这些反秦主力出生地都是在故宋国,算得上楚国人吗?他们接受的是楚国文化吗?本文要探讨的就是这些:项羽、刘邦是真正的楚国人吗?

芈月

刘邦原名刘季。按照周朝时的“伯仲叔季”的排行,刘邦就是排行第四。那么刘太公生刘邦时,年纪可能也是在27、28岁,因此,刘太公出生时,宋国应该还是存在的。即,刘邦的老爸,应该是宋人。刘邦受宋文化的影响比楚文化深刻得多。其他萧何、曹参等小弟们,情况和刘邦差不多,也就是说,也应该都是宋人。


以上是从宋亡到楚亡的61年的时间角度,来观察刘邦等人是宋人还是楚人。下面是关于彭城在春秋晚期时就已经是宋国都城的证据。历史学家钱穆对此进行了考证,并给出了以下16点证据:

1、《水经 睢水注》:“睢水又东迳睢阳县故城南,周成王对微子启于宋,以嗣殷后,为宋都也。秦以为砀郡,汉高祖尝以沛公为砀郡长。天下既定,五年,为梁国。文帝十二年,封少子武为梁王。”钱穆认为,西汉以睢阳(即微子开的封地宋地,今河南商丘)为梁国(即魏国的另一种称呼),是因为在宋国灭亡之前,睢阳已经是梁国(魏国)的土地,即宋国早已向东迁都。

2、外黄的归属。外黄靠近商丘,本是宋国的别都(《泗水注》:“黄水东流迳外黄县故城南,于春秋为宋之曲棘里,故宋之别都矣。”);在战国初时齐魏马陵之战时,外黄可能已经属于魏国(《史记 魏世家》:“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外黄徐子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汉志》外黄《补注》:“王先谦曰:春秋宋黄邑,战国属魏;《战国策》苏代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以上几点说明,曾经是宋国别都时的外黄,在战国初已经是魏国土地。外黄(今商丘市民权县西北)在商丘的西北,两地距离是52公里。因此春秋晚期,晋国南扩到外黄,宋国感受到威胁,因此向东迁都。

3、平阳县的归属。《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齐田肸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朱右曾云:“平阳故城在兖州府邹县西三十里,魏国势力已经达到现在的山东济宁市、邹城市一代;《魏策》苏秦说魏合从亦曰:“魏地东有淮、颍、沂、黄,煮棗、无疎。”如果宋国都城依然是在商丘,魏国如何能够越过商丘而东到山东济宁、邹城,南至淮、沂?


4、襄陵位置。《淮水注》:“惠成王十七年,宋景敾,卫公孙仓,会齐师围我襄陵。十八年,王以韩师败绩诸侯师于襄陵。”《汉志》襄邑,师古曰:圈称云:“襄邑宋地,本承匡襄陵乡也。宋襄公所葬,故曰襄陵。”《史记正义》:“襄陵,今归德府睢州也。”(程恩泽《国策地名考》:“襄陵在归德府睢州西一里。”又《齐策》:“犀首以梁与齐战于承匡,”程氏《地名考》:“承匡在睢州西三十里。”)这就足以证明在魏惠成王17年时,商丘不再是宋国都城。

5、睢水、濊水的地理位置。《战国策》:“邯郸之难,楚使景舍起兵救赵,邯郸拔,楚取睢濊之间。”程恩泽《国策地名考》云:“睢濊,二水名。《水经注》睢水出陈留县西浪荡渠,东南流至宿迁县,合泗,亦曰睢口。即汴水支流也。濊水本名涣水,由永城县东南流入宿州西南境,又睢水支流。二水之间,当在今商邱(古睢阳县。)宁陵睢州一带。魏之东南境,楚之东北境也。”商丘西北有魏国逼近,东南有楚国的紧逼,宋国还能安然定都商丘?

6、《齐策》苏秦(按字当作代。)劝齐王释帝而举宋,其言曰:“有宋,则卫之阳城危。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有济西,则赵之河东危。有阴平陆,则梁门不启。”此言宋之疆域甚备。且宋偃之世,宇土方廓。然今考之,阳城《史记》作阳地。《集解》裴駰云:“濮阳之地。”(程氏《地名考》:“濮阳今在大名府开州西南三十里。”)淮北,《史记正义》:“徐泗也。”(《地名考》云:“沛即淮北。”)东国,《正义》谓下相,(张氏《释地》:“下相故城在今宿迁县北七十里。”)僮,(《释地》:“在今睢宁县境。”)取虑(《释地》:“在今灵壁县北。”)也。阴,《史》作陶,《正义》:“陶定陶,今曹州也。”平陆,《正义》:“兖州县也。”然则宋之邦域,西不及于归德、商邱,否则乌言乎有阴、平陆而梁门不启哉?


刘邦在的沛县是现在的哪里,沛县是宋国故地(2)

彭城灯火

7、《战国策 秦策》或人之说秦王曰:(今误作黄歇,详《考辨》第一三二。)“秦、楚之兵构而不离,魏氏将出兵而攻留方与銍胡陵砀萧相,故宋必尽。”程氏《地名考》:“方與,今山东济宁州鱼台县北。胡陵,今鱼台县东南六十里。留,今沛县东南五十里。砀,今徐州府砀山县东三里。萧,今县北十里。相,今宿州西北。銍,今宿州西南九十里。”这里所提及的故宋之地,对于商丘毫无提及。

8、张氏琦《国策释地》云:“宋地自今归德府以东,江苏之徐州府,安徽宿、亳二州,北有山东曹州府之荷泽、曹县、定陶、单县、城武、钜野,济宁之金乡、鱼台,皆是。”但惟独对于商丘之西地名毫不提及。

9、宋国被列入泗上十二诸侯之列。《楚策》张仪为秦连衡,说楚王曰:“破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高诱以十二诸侯为鲁、卫、曹、宋、郑、陈、许之君。(见《秦策注》。)《齐策》亦云:“今大王之所从,十二诸侯,非宋卫也,则邹、鲁、陈、蔡。”又曰:“举五千乘之劲宋,而包十二诸侯。”这也能证明宋都城在彭城而非商丘。

10、《齐策》:“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史记正义》:“淮北谓徐泗等州。”顾祖禹《方舆纪要》云:“自沂兖以南,古所称淮北地也。”宋国的疆域在淮北、徐泗,足以证明宋国都在彭城而非商丘。


11、齧桑位置。《史记 张仪传》:“仪与齐、楚、魏三国相会齧桑。”徐广曰:“在梁与彭城之间。”顾观光云:“《汉志》沛郡有小桑,即齧桑也,在今蒙城县北三十七里。”。这也能说明宋国都在彭城而非商丘。

12、宋国曾经定都相县。《睢水注》:“睢水又东迳相县故城南,宋共公之所都也。国府园中,犹有伯姬黄堂基,即伯姬燌死处也。城西有伯姬塚。”

13、《春秋》襄十年《传》:“晋荀偃士匄请伐偪阳而封宋向戍。”偪阳就在彭城东北。

14、桓司马石槨亦在桓山,近彭城。

15、《说苑 立节》:“宋康公攻阿,屠单父。成公赵曰:赵在阿而宋屠单父,是赵无以自立也。且往诛宋。遂入宋,三月不得见。期年,宋康公病死。成公赵曰:廉士不辱名,信士不惰行。吾在阿,宋屠单父,是辱名也。事诛宋王,期年不得,是惰行也。若是而生,何面目见天下士?遂立槁彭山之上。”彭山即彭城之山,宋康公即宋康王。

16、《六国表》“韩文侯伐宋至彭城,执其君。”还有《史记 秦本纪》所记载的九鼎沉于泗水的记录。二者都清楚表明了宋的国都是彭城而非商丘。

以上十六点就是钱穆考证宋国都自春秋末期早已从商丘搬迁到彭城的证据。


关于宋国疆域。《战国策 秦策》中,故宋的主要地方是:方与(今山东济宁州鱼台县北)、胡陵(今鱼台县东南六十里)、砀(今沛县东南五十里)、萧(今萧县北十里)、相(今宿州西北)、銍(今宿州西南九十里)等地。大致见图:

刘邦在的沛县是现在的哪里,沛县是宋国故地(3)

故宋疆域

同样在《战国策 齐策》中苏秦(苏代)对宋国疆域也有一个大致的描述:阳城(今河南濮阳市西南三十里);淮北,《史记正义》:“徐泗也。”、(《地名考》云:“沛即淮北。”);东国,《正义》谓下相,(张氏《释地》:“下相故城在今宿迁县北七十里。”);僮,(《释地》:“在今睢宁县境。”);取虑(《释地》:“在今灵壁县北。”)也;阴,《史记》作陶,《正义》:“陶定陶,今曹州也。”;平陆,《正义》:“兖州县也。”大致见图:

刘邦在的沛县是现在的哪里,沛县是宋国故地(4)

苏秦版宋国疆域

张氏琦关于宋国的疆域版本是:今归德府以东,江苏之徐州府,安徽宿、亳二州,北有山东曹州府之荷泽、曹县、定陶、单县、城武、钜野,济宁之金乡、鱼台。大致见图:

刘邦在的沛县是现在的哪里,沛县是宋国故地(5)

张氏琦宋国疆域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下》中也有宋国疆域的版本:宋地,房、心之分野也。今之沛、梁、楚、山阳、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皆宋分也。即宋国疆域就是西汉时的:沛郡、梁国、楚国、山阳郡、济阴郡、东平郡以及东郡的须昌、寿张。大致见图:

刘邦在的沛县是现在的哪里,沛县是宋国故地(6)

班固版宋国疆域

以上不管哪个版本的宋国疆域,彭城(徐州)、沛郡、砀郡都是属于宋国的传统疆域。这也符合微子开原本的封地就在微(今微山湖一代),后在周成王三监之乱后被封到宋地以收留商国祭祀和贵族的历史。

综上,秦末反秦的刘邦集团,从宋灭到楚灭的时间、宋都彭城、宋国疆域,都很难说刘邦集团属于楚人。在文化归属上,刘邦集团应当是宋人,属于殷商文化,而非传统上所认为的楚人。

项羽出生的下相,虽然属于楚国,但可能因为靠近宋国都彭城的缘故,在文化上更多是受宋国所影响。毕竟比起遥远的楚国郢都、郢陈、寿春等,下相距离彭城更近。

楚国虽然也定都在彭城,但时间应该是负刍袭杀楚哀王、自立为王时。彭城作为楚国都城不过6年时间(即从公元前228年负刍自立到公元前223年楚灭)。

作为宋国传统疆域的徐淮势力,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支强力的存在。刘邦集团就不用说了。唐朝藩镇割据时期,徐淮一带的藩镇战斗力也很强悍。南宋时岳飞等四大名将所招收的兵员主要还是来自徐淮地区。就算到了民国,徐淮一代的势力也表现突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作为楚国传统的丹阳地区、湖北、河南地区,在反秦活动中并没有什么表现,反而是宋国故地的抗秦活动如火如荼。这还能算是“亡秦必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