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迎端午)

来源:央视新闻

“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端午节前后,各地都有不少传统习俗,比如说:包粽子、划龙舟、挂艾草、戴香囊等等。近日,全国各地就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欢度端午佳节。

在山东青岛即墨区腾马社区,居民们捋粽叶、舀糯米、塞红枣,欢声笑语间,没一会的功夫,居民们就包了近200只粽子。这些香甜的粽子,也成为了社区里的爱心粽。

正月初五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迎端午)(1)

即墨区潮海街道腾马社区居委会主任 王璐璐:我们把这些粽子会送给辖区里的特殊家庭、退伍军人还有一些退休老党员,丰富节日文化内涵,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连日来,在四川广安市,部分幼儿园开展了“过端午、挂艾草、划龙舟、知民俗”主题活动,孩子们入园后,可以与家长共同参与包粽子、划龙舟、绘龙舟等活动。

正月初五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迎端午)(2)

家长 杨菊艳:非常难得有这样一次机会让小朋友感受一下这么浓浓的一个节日氛围。

活动中,孩子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体会传统节日的快乐与童趣。提前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收获颇丰的端午节。

香囊为何是孩子的“护身符”?

历史悠久的端午节其实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民俗专家就表示,端午节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公共卫生防疫节”。

农历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这些都容易给人带来意外事故,小孩无所顾忌,抵抗能力较低,更容易受到伤害,大人们尤其应该注意在端午这天为孩子们消灾防毒。

香囊、艾叶、雄黄酒,被称为端午三友,也可以说是端午公共卫生防疫的健康三宝。接下来,就来说说这小孩子最喜欢的香囊。

端午这天,人们会为孩子挂上香囊作为“护身符”。这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

香囊多用各种中草药制成,如芳香化浊的苍术、麝香、冰片、牛黄等等,香袋的形状也各式各样,上面绣有花、草、虫、鸟、罗汉钱等,款式精美,给节日增添了无限情趣,还有清香、驱虫、防病的功能,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近几年来,我国医学界对传统香袋的配方进行研究,作了许多药理试验,表明这种芳香物质,能抑制多种致病菌生长,也可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现在,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让儿童经常将香囊置于衣兜、枕边,对于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