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国情(解放初期我国为什么要划分家庭成分)

其实建国以后划分家庭成分,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也是根据当时国内国外的严峻形势而定的;后来取消家庭成分,取消以阶级斗争为纲,也是国内国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水到渠成而做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解放初期国情?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解放初期国情(解放初期我国为什么要划分家庭成分)

解放初期国情

其实建国以后划分家庭成分,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也是根据当时国内国外的严峻形势而定的;后来取消家庭成分,取消以阶级斗争为纲,也是国内国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水到渠成而做的。

我们知道,从建国到与中美建交,我国一直处在国外敌人封锁,国内敌特猖獗的情况。因为我们建国初期在外交上选择了一边倒政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一直对我国封锁打压,在各种国际问题上,他们一直给我国制造麻烦,而且一直想扶植蒋介石台湾政权,颠覆我国。当时的世界格局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两大对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冷战时期。后来我们又与苏联闹僵了,出现了中苏论战,苏联在我国边疆陈兵百万,双方剑拔弩张,形势非常紧张。在国际上我们既要反美,又要抗苏,可想当时局势是何等的严峻。相继发起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对印自卫反击战,与苏联也发生了珍宝岛之战和在新疆边境的冲突。与苏联关系破裂后,苏联不但撤走了援华的所有专家和技术人员,停止了一切援华项目,还不断挑起边疆冲突,口口声声说要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因此那时的“深挖洞,广积粮”、“反帝反修”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喊出的。

在国内,蒋介石撤离大陆时,在大陆上留下了大量的敌特,而且各地土匪猖獗,二者相互勾结,严重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在这种形势下,国家才发出了“坚决镇压反革命”的号召,开展了大规模的清匪除霸行动。虽然剿匪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仍有大量的敌特土匪隐身民间,敌我斗争形势依然很严峻。这时台湾的蒋介石呢,一直不甘心失败,一直叫嚣着要反攻大陆,不断向大陆派出敌特,并在大陆发展敌特,寻机搞破坏活动。而且呢,不少地主、恶霸、富农和反革命分子,因新政权的建立,让他们失去了往日的特权利益,自然也仇视人民政权,妄图颠覆人民政权,复辟他们昔日的荣光。

正是面对当时国内国外严峻的敌我斗争形势,为了维护新生人民政权,打击内外敌人,就需要团结大多数,分离监控极少数不稳定分子,以此保证国家的稳定局面。正因为如此,才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策略,才在家庭中有了地主、富农、中农、下中农和贫农等成分的划分,才提出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打击地主富农”的斗争方法,沉重打击了国内外敌特的活动,粉碎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阴谋,巩固了共和国政权。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在越战的失败,苏联的威胁,迫使它不得不向中国靠拢,尼克松访华,使中美两个大国冰释前嫌,走在了一起。苏联也因经济的畸形发展,人民穷困不堪,不得不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世界两大阵营的对立缓和了,中美两国建交,也使台湾光复大陆的美梦破灭了。正因为国际国内矛盾相对缓和,国内也经历了几代人,那些从旧社会过来的地富反坏右也越来越少,国内经济急需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急需提高。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经济建设成了重头戏,阶级斗争明显淡化,再强调划分人的家庭出身成分,已没必要。于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就取消了地主、富农等的家庭成分划分,国内也从此开启了新的纪元。

因此说,以阶级斗争为纲,全国划分家庭出身成分,都是应当时国际国内斗争形势的需要才出现的;后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国内敌我矛盾弱化,经济建设成了重中之重,取消阶级斗争为纲,淡化取消人的家庭出身成分,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