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中考英语试题 注重基础侧重能力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东营中考英语试题 注重基础侧重能力(1)

注重基础,侧重能力,学以致用——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英语试题评析

韩海林

摘要:本文对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及高中招生考试英语试题进行评析,并对学生的答题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对此,深入剖析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所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与策略,以更好地发挥中考试题的“指挥棒”作用。

关键词:试题评价;数据分析;错因剖析;教学建议

一、引言

2018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以试题文本为载体。重视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围绕学科教育价值主线,适时适度地渗透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英语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了“综合、情境、思维、育人、人文”等几个关键词。既实现了学业水平考试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评价的水平鉴定与升学选拔功能,又体现了英语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本文通过对2018年东营市中考试题的评析和考生答题错误原因的分析,进而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最终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

东营中考英语试题 注重基础侧重能力(2)

二、试题特点

(一)综合性强

本套试题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试卷将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有机地融为一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和考生在听、读、写方面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做事情、完成任务的能力。考点分布均衡,词汇控制合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学习规律。易、中、难度比例适中,区分度相对合理,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层次考生的语言水平和综合素养。

(二)情境创设真实化、生活化

试题充分关注情境的创设,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的创设注意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试卷中,各题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时代性、生活性、和社会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例如,单项选择的20个小题在情景语境设置时就包含了:中、西方学校生活、社会热点聚焦、科技动态、趣闻轶事等几大方面。

1.学校生活:第22题有关学业问题(鼓励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努力);第24题学校根据兴趣选课,引领学生关注学校课程设置新变化;第28题学生读书情况调查;第31题韩国军训情况介绍,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第33题学生通过体育测试的欣喜之情,符合学生实际生活。

2.社会热点:第16题谈论东营“养犬证”(引领学生建立文明养狗意识);第17题有关双十一购物(引领学生建立正确消费观);第21题英勇机长刘长键(引领学生认识英雄人物);第20题中国天眼和高铁快速发展(唤起学生民族自豪感);第25题关于共享单车问题(增强公德意识);第26题关于政府治理污染工厂(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3.中国传统文化:第34题李清照与杜甫的诗歌;第35题关于剪纸(引领学生关注我国家传统文化);

4.趣闻轶事:第32题在瑞士一小男孩为生病金鱼做轮椅。通过此类题目的设置,让学生在感到新鲜之余,感受人们对动物的人文关怀。

命题者把这些丰富多彩、鲜活的素材,通过处理加工把它们设置成语言知识运用的情景、语境,在这些情景、语境中不仅完成了对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三)思维含量高

本套试题在关注综合性及情景创设的同时,还充分关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各类题目都蕴含一定的思维含量,无一单纯的考查语法知识或直白的表层信息。例如,单项选择的4个选项与题干在语法角度都能匹配,只有通过语用分析才能获得正确答案。再如阅读理解题目的设置,尽管各选项的信息源自于语篇,但必须经过信息的提取、筛选、比对、归纳、推断等思维活动才能得到正确选项。这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思维工具的本质特点,也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要求,对于今后的英语教学将会起到非常好的导向作用。

(四)体现以题育人

试题注重选取具有积极和指导意义的素材,体现试题的教育性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了考试的育人功能。本卷共有7个语篇:A篇为应用文体,输入了志愿者活动、美国游学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富有强烈的时代色彩;B篇Olivia女王与贫苦孩子Peter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赞扬了Peter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以及基于生活实际在珠宝与鸡之间选择鸡的聪明机智;C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打喷嚏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答题之余,丰富健康常识;D篇讲述一个对wifi过敏的女士所经历的动荡生活。动词填空主要介绍了圣诞节过后苏格兰一个普通家庭把圣诞树移到院中作为小鸟嬉戏之地的温馨故事。语言地道、生动,描绘出一副其乐融融的人、鸟共乐图,温馨感人,充满了浓郁的人文色彩;综合填空描述了医学院优秀毕业生Donna Reid就业面临不同选择时,能坚守内心的想法,拒绝环境优越的大医院选择到偏远地区一个小医院帮助贫困群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能够起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和价值观的作用;阅读表达讲述了一个社会问题:孩子在就餐时太吵,弗洛里达餐馆对此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旨在引领学生树立公众意识,不要在餐馆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到其他顾客。

以上所述7个语篇再加上20道单项选择题的题干,就信息覆盖面来讲非常广。打开这样一份试题,就如同打开一本百科全书一样,学生在做题的同时接受到了很多新鲜的东西。让学生通过做题有所感、有所悟,实现了试题的育人功能。

东营中考英语试题 注重基础侧重能力(3)

三、数据分析及典型错例剖析

(一)听力测试

包括第I卷的听力选择和第II卷的听力填表。听力填表仍然是听力测试的难点。本题满分5分,本题最高平均分2.36分,最低平均分1.16分,全市平均得分为1.95分。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有些考生虽能听懂大意,但信息把握不准,或不能正确地表达,或书写不正确。如第56题India首字母没有大写;第57题animals单词不会拼写,答案各式各样;第58题Go online这样一个常说常见的短语回答得很不理想;第60题很多考生对数字的发音把握不准,把“thirtieth”听成“thirteenth”。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考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一些常用单词的发音、拼写没有掌握,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语言基础的训练。其次,考生没有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不能够根据卷面上所给的信息进行有重点的听和有的放矢的记录,平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测试技巧的指导。

(二)语言知识运用

包括第I卷的单项选择和第II卷的动词填空和综合填空。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指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词汇知识、语用知识的能力。下面分别对这三个题型进行分析。

1.单项选择。

本题覆盖面广,重点考查了基础语言知识在语境中的运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进行了一定的考查。所有的考题都提供了一个微型语境,语境设置既赋予了时代特征,又清新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兴趣点;很多选项具有较强的干扰性和迷惑性,考生只有准确全面理解语境才能选择正确答案。该题考查到的知识项目包括:冠词(第16题)、形容词(第22、35题)、代词(第22、34、35题)、动词(第18、29题)、副词(第17、23、30题)、介词(第33题)、名词(第19、24、32题)、连词(第25、31题)、数词(第28题)、固定搭配(第21、26、27题)、宾语从句(第35题)等。该题型整体上得分率比较高,属于低难度的题目,不过也有个别题目错误率较高。

通过对答题卡抽样分析,考生在以下几个题目出错较多:第18小题,本题考查了There be结构的时态用法,主要出错原因是考生理解有偏差。(一些考生误选了答案B,没有注意到后面“but now the number has increased to eight.”这句话所给的暗示。第23小题,很多考生错选了B选项“even”,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考生深受老师“看关键词”这种语法教学方式的危害,学生一看到有现在完成时态,又看到选项中有“even”这个词,几乎不假思索就选了B;二是考生读题不认真,不读完完整的题干,对语境不理解,没有把握准确就急于做题(也可以说是学生还没形成语言是在语境中运用的意识),因为此题只有准确地分析后面的信息才会做出准确的判断。第34小题也是选择题中出错率很高的一题。本题考查了代词的用法,但是,一些考生没有认真读题,没有看清指代对象,误选了答案B。

2.动词应用

本题把对动词的考查置于有意义的语篇当中,让考生通过阅读语篇,理解语篇,根据上下文及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确定所给动词的形式,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及非谓语形式、情态动词等等,侧重考查学生运用语法的能力,体现“为用而学,为学而用”的语言教学目的。本题这种考查形式有利于杜绝考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仅凭一些时间状语来确定动词的形式的做法,引导考生向学习语法,理解语法,运用语法的方向努力。本题的测试点:《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的6种时态、两种语态、动词不定式和以固定搭配形式出现的较简单的动词的分词形式。

东营中考英语试题 注重基础侧重能力(4)

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考生两极分化非常明显,优秀考生能够得到满分10分,绝大部分考生对文本缺少理智的分析,只是胡乱猜,个别学生甚至10个空全用动词原形。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正确使用情态动词或助动词。英语行为动词(实意动词)构成各种时态、语态,一般要借助情态动词或助动词,构成疑问句或进行回答(肯定、否定)时也需要借助情态动词或助动词,而考生不能理解英语动词的这一特点,在答案中出现了take a think这样的问题。

(2)不理解前后语境,缺乏对文章整体时态把握。本文讲述的是圣诞节过后,苏格兰一个普通家庭把圣诞树移到院中作为小鸟嬉戏之地的温馨故事。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陌生,该题从考生熟悉的话题入手,巧妙地设置了10个不同的动词形式,能够较全面地考查考生初中阶段所学的主要时态、语态或动词的其它语法结构。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考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时态把握不准。如开篇It’s a sun shining winter…及第第四段第二句话But two weeks ago…考生们没有看出时空的转换。在对第61、62和63题考虑时,应该首先定位在现在时态的基础上;而第62题错误集中表现在没有看出应该用完成时态,多数填成work。

(3)缺乏根据当前语境和前后文的联系来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如:第66、67、68、70题,这4个题全都分布在引号里面,所以在思考时不能局限于文章整体时态的思考,还要根据当前语境和前后文的联系来判断。如第66题“What (66) you (do) with it, John? ”就应该使用一般将来时来表达在未来的时间里将要发生的动作或主语的意愿。

(4)不理解句子结构,从而不会确定动词时态和形式。问题集中在70题,考生不明白fill在句中所做的成分(目的状语),所以填成谓语动词的形式filled 或fills、fill。此类题目要求学生从分析句子成分入手,判断动词的时态、语态或非谓语动词形式。

(5)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体现在单词拼写错误多,不能应用固定搭配解决问题等方面。在试卷中出现了不少的低级错误,如climbed粗心写成cimbed,sit的过去式写成sitted, 现在分词tying写成tieing; stand的过去式写为standed。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老师们对基本语言知识的教学还要加强,但是一定要以用为出发点。只有基于这个出发点,学生才能够在有意义的用的活动中去体验、感悟该语言现象,最终达到掌握并会用的目标。

3.综合填空

该题型既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对各方面语言知识(如单词搭配、习惯用法、语法结构等)的灵活运用能力,又可以考查考生的语篇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这种题型要考生利用所给材料中的信息寻找线索,进行合理的推理和猜测, 在材料中的挖空处填入适当的词语。本题主要讲述一位女孩Donna不去大城市工作,而乐意到一个贫困地区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故事。单词考查以实词为主,覆盖面广,涉及到了6个副词;2个形容词;2个动词。10个单词均为课标词、常用词,没有难词、怪词。

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本题最高平均分为4.1,最低平均分为2.4,全市平均得分为3.7063,是整套试卷得分率最低的一个题目。本题不仅考查单词的拼写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更主要的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句与句、段与段间逻辑关系的理解,综合性强。这是该题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

分析造成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缺乏对文章篇章结构的整体理解,不能够根据前后文的语境来推测词义。本篇文章结构简单、层次清晰,第一段给出故事背景和矛盾点(Donna医学院毕业后,就业的选择),下文就是父母与Donna的对话。如果考生在拿到文本时能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梳理,然后静下心来品读文章的细节,更易于理解。但是考生做题时没有把握全文主旨大意的习惯,只是为了完成所缺单词,没有考虑单词对整句话甚至是整篇文章的影响。如第72题,上文提到New York;hometown和a very poor area三个地方,所以在当前句子中Now it was time for her to decide (72) w_______ to work.就很容易得到答案。但是学生答案中出现了when, what, why等词汇。再如,第74题Then,这个题出错率也非常高。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前后文之间的关系,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并且能够体会到当时说话人的口气与态度。另外,学生不知道句子成分的省略也是得出错误答案的重要原因。

其次,单词记忆不牢固,拼写或形式出错。第77题应该是比较容易得出答案的一个题目,但是学生的错误却集中在了accepting这个单词的拼写上,出现的错误拼写形式有aceepting,acceptting,无论是粗心还是不会拼写,都反映出学生对于常用单词的记忆和应用方面的欠缺。

最后,不会区分词性,没有注意到前后搭配要一致。因词性问题而出错的,在10个小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第75题far,学生丢分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词性没有把握好,所以会出现fact, farm, famous, fun等词的错误形式。记忆单词不能脱离词性,词性、词义和词形。根据句子所缺成份来判断词性,根据句意来判断词义,由词性和词义两方面确定词形。

东营中考英语试题 注重基础侧重能力(5)

(三)阅读技能的考查

包括第I卷的阅读理解和第 II卷的阅读表达。阅读技能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阅读理解

试题共4篇短文。其中,A篇为应用文体。本篇作为阅读的首篇考查文章,内容较简单,题目设置基本以事实细节为主,只要认真阅读全文,理解句义,都能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B篇是故事类,语言通俗简单,难易适中,适合中学生阅读。题目的设置较为综合,要求考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把握,综合考虑上下文及段落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C篇是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打喷嚏时如何处理才不能降低细菌的传播。文本线索明显,语言地道,以考查事实细节为主,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全文,并仔细对比文章与选项,从而获取答案。D篇:wifi过敏。4篇文章共设置20道小题,考点设问合理,对信息点的提取均衡,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点涉及事实、细节类10题,综合分析类2题,推测词义1题,判断推理类3题,主旨大意类3题,推测文本类型1题。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第49题和第55题失分率很高。分析原因,第49题为主旨大意类题目,要求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概括主旨大意,推测文章写作目的。这类题目对学生来说一直是难点,这与平时教学时没有对考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有关。第55题考查对“She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这句话的理解,考生需要对整篇文章有深层次的理解,了解到Rose White 为应付wifi过敏而做的不懈努力和她对未来的打算和憧憬,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理解,不要仅仅停留在表层信息的获取。

2.阅读表达

本题涉及两大类问题,一类是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包括第81、82两个读后回答问题的小题,和读后归纳总结出该语篇主题的第85小题。一类是考查翻译能力,即第83、84小题。文本材料难度适当,主题明显,易于理解,但是所提问题综合性强,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答案。从数据统计情况来看,最高平均分为5.42分,最低平均分为3.90分,全市平均为5.08分。阅读表达部分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第81题和82题不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照抄原句的较多,回答不够准确,简洁。而第82题可能未理解题意,而未能写出具体事例。二是第85题归纳过于笼统或片面,标题不够准确。因此,平时的课堂教学,应该加强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书面表达

该题全市平均分最高为11.06分,最低为6.47分,平均得分为10.04分。本次考试的书面表达题目“A Precious Present(一件珍贵的礼物)”贴近生活,可写的内容也很多。但写出一定水平,得到较高的分数,仍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在书面表达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基础不扎实,语言表述不清楚。主要表现为语序混乱、语法结构错误、基本句型没掌握、单词拼写错误、时态错误等。因此,在语言规范、地道方面的训练还要加强。

东营中考英语试题 注重基础侧重能力(6)

四、教学建议与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问题,英语教学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一)加强《课程标准》学习,做到依标施教、依标评价

从试卷评析可以清晰看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题得分较低,这与日常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辛勤劳动和孩子们的努力付出不成正比。反观老师们的教学,过度拘泥于教材、语言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低下。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把教学置于课程的视域下来思考, 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在课标指导下合理使用教材,依据课标所设置的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去实施和评价教学, 努力摒弃仅仅基于经验或教材来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行为, 通过科学施教、有效引导学生不断走向学业成功。

(二)以“夯实双基”为依托,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英语评价测试虽然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因此,老师对语言知识的教学一定要以用为出发点。只有基于这个出发点,老师在进行语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包括新知识的呈现、操练、练习等各个环节),才会有意识地去给学生创设使用该语法点、知识点的情景,让学生在有意义的用的活动中去体验、感悟该语言现象,最终达到掌握并会用的目标。另外,部分老师还要改变教学思路,重视教学过程。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重视教学过程,加班加点赶进度,使学生过早地陷入中考题型训练的题海中。同时,为了赶进度,英语课上便只剩下了对语言知识的孤零零的讲解和机械操练。这样学生的语言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只能在低层次徘徊,两极分化严重。教师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采用多种教学途径,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与实践的机会;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扩展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建议老师们进一步明确教材所采用的“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思路,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通过不同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教学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扎实做好以话题和意义为中心的语言输入和积累,不断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思维方法,有效构建完整、系统、清晰的知识体系,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较强的学科素养。

(三)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提高信息素养

从试题评析不难看出,知识的考查都在微语境或大语篇中进行,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答题质量的优劣。《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五级水平的学生(初中毕业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但现实情况是学生课外阅读量远远不够,有些学生甚至基本上没有课外阅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强化语篇教学,同时要做到课内课外并重。课内重语篇分析和方法指导,教给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选用难度适中、时代性强的阅读材料,如英语报纸、杂志、网络等,扩大阅读量,积累词汇,拓宽知识面。阅读的选材应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内容健康,时代感强。通过阅读,不仅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还要关注人文素养,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通过摘要、读后感、复述、仿写、缩写、续写等一系列的写作活动,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加强试题研究,提高教师命题水平

目前,大部分教师选题能力较差,自己更不会编制试题,习惯于使用成题和套题。市面上流行的试题大部分粗制滥造、质量低劣,不加选择地使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结果却很不理想。因此,建议老师们进一步加试题研究,提高选题、命题水平。

五、结语

2018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英语试题注重考查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课程标准》学以致用的要求。通过试题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背后所反映出来的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老师们要进一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针对考生在考试中所出现的问题,以《课程标准》要求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素养。

东营中考英语试题 注重基础侧重能力(7)

参考文献

[1]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2017年高考英语试题评价报告[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8(1).

[2] 姚瑞兰. 坚持能力立意,变中寻求发展-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Ⅰ试题及评析[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8(1).

[3] 岳建梅. 东营市2013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英语学科分析报告[J].东营教育研究,2013(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Focusing on Foundation, Emphasizing Ability, Advocating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Analysis of English Test Questions for the 2018 Dongying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Han Hailin

Abstract: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nglish test questions for the 2018 Dongy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Level and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n analyses the data of the students’ answers.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it find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answering. Meanwhile, it analyses the teacher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found, some pertinent teaching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to better play the baton role of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test paper.

Key words: examination evaluation; data analysis; cause analysis; teaching suggestions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9年第1期)

东营中考英语试题 注重基础侧重能力(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