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箫成语有哪些(如何理解成语凤楼吹箫)

身材儿、早是妖娆。

算风措、实难描。

  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

  妍歌艳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

  自相逢,便觉韩价减,飞燕声消。

  桃花零落,溪水潺湲,重寻仙径非遥。

  莫道千酬一笑,便明珠、万斛须邀。

  檀郎幸有,凌云词赋,掷果风标。

  况当年,便好相携,凤楼深处吹箫。

  北宋词人柳永的诗词《合欢带-身材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醉梦青楼所感。开创宋词一派的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大。放到现代,必是妥妥的网红!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因此由其词引申出的词语也就更深入人心了!而柳永的诗词中描写歌姬舞女者众多,犹如上面这首,词中文句含义复杂,篇中"凤楼吹箫"即让人见之目赤、听之耳红。

笙箫成语有哪些(如何理解成语凤楼吹箫)(1)

其实“凤楼吹箫”也是源自一则有名的神仙典故,讲述春秋时期秦穆公有个名叫弄玉的女儿聪明活泼、容貌美丽、善于吹笙,一日梦中遇到一位执萧青年,自称萧氏,居于华山,善于吹箫;梦醒后告诉穆公,穆公派人到华山寻找,果真有一个善于吹箫的少年名叫萧氏,于是把萧氏请入宫中,与弄玉结为夫妻并教授弄玉;两人的箫声引来凤凰聆听,穆公专门为夫妻两人修建高台,名曰“凤凰台”,几年后,萧氏与弄玉乘龙凤化仙而去。【祥见于《东周列国志》、《列仙传》等】。

笙箫成语有哪些(如何理解成语凤楼吹箫)(2)

这则美妙的典故很令人神往,“神仙眷侣”羡煞旁人!后世人们在文学创作中屡加引用,例如:

婚姻美好:“似近日、曾教青鸟传佳耗。学凤箫、拟入烟梦道”。【晁补之《安公子·和次膺叔》】;

思妻之情:“休迷恋,野草闲花,凤箫人在金谷”。【胡浩然《万年欢·上远》】;

赞美红颜:“一曲凤箫同去,倦人间丝竹”。【吕渭老《好事近》[小饮破清寒];

伤悼亡妻:“秦客当楼泣凤箫,宫衣香断,不见纤腰”。【史达祖《一剪梅·追感》】。

所以“凤楼吹箫”的典故是相当美好、引申用意也相当宽广,然因应柳永网红性质的加持,我们理解的词意比较特定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