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樵夫廖俊波观后感(廖俊波南平首映式在南平大剧院举行)

今日上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电影《樵夫·廖俊波》南平首映式在南平大剧院举行。

寻找樵夫廖俊波观后感(廖俊波南平首映式在南平大剧院举行)(1)

《樵夫·廖俊波》预告片

电影《樵夫·廖俊波》根据廖俊波同志真实感人的事迹进行加工改编,以记者的视角和廖俊波生前在邵武拿口、政和县和武夷新区脱贫攻坚、为民解忧、创新发展的工作经历两条并行的线索展开叙事,展现了主人公的初心和坚守,生动还原了这位时代楷模的真实质感和朴实情感。

寻找樵夫廖俊波观后感(廖俊波南平首映式在南平大剧院举行)(2)

电影《樵夫·廖俊波》中的记者罗闽昊

通过电影《樵夫·廖俊波》,观众们也把廖俊波这个人物深深印在的脑海里,牢牢记在心里头。

寻找樵夫廖俊波观后感(廖俊波南平首映式在南平大剧院举行)(3)

观影后他们这样说

南平水文局局长朱孝务:“电影人物刻画细腻、情节十分感人,展现了廖俊波尽心尽责、苦干实干、一心为民的一生。在全党上下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南平举办电影《樵夫·廖俊波》首映仪式十分有意义。廖俊波是南平成长起来的干部,是大家敬佩的好党员好干部,观影之后,受益良多。”

南平市妇联宣传部部长吴春燕:“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也看到了差距。作为一名妇联干部,我要学习他始终怀着赤子之心,简单做人,干净做事,在完成一项项挑战中不断提升,还要学习他无论面对多大困难始终满怀激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南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辛集邦:“在电影里,我看到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党员干部廖俊波,他的“不忘初心”不是停留在嘴上的口号,而是把百姓幸福时刻牢记在心的具体行动。把“廖俊波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不忘从警初心,牢记公安使命,不断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

南平市消防支队政治协理员岳合生:“廖俊波简单正直、没有私心、坚韧不拔的品质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及传承的。”

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团委副书记陈立章:“‘只砍枯枝当柴烧,留住青山护水清’这是我对‘樵夫’廖俊波的理解。廖俊波不仅在危难时冲在前面,而且他站得高、看得远,是我们青年干部学习的榜样。”

南平市文旅局新闻出版版权科副科长兰林凯:“廖俊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是所有党员干部的榜样,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廖声宇:“我印象最深的是电影开头那段生命倒计时的场景,电影画面惊心动魄,事件结局令人叹息。我是紧挨着政和县生活的松溪人,看着政和这些年来发生的巨大改变。我想,大家都会为失去这么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而感到可惜。”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曾思静:“看完电影后我久久沉浸于感动之中,廖俊波想人民所想,为百姓谋福祉的精神让我很钦佩。他明知道要有些事做起来很困难、很麻烦,但他依然坚持把这件事做完、做好。”

今天首映式现场还请来了电影的主创人员和我们聊聊拍摄电影《樵夫·廖俊波》的那些事儿。

寻找樵夫廖俊波观后感(廖俊波南平首映式在南平大剧院举行)(4)

导演宁敬武:期待中带着些许遗憾

“我们期待这部电影能刻画一个有温度有质感的廖俊波,但100分钟的电影很短,还是有很多想要表现的内容无法呈现,这也可以算是有些小遗憾。”电影《樵夫·廖俊波》的导演兼编剧宁敬武如是说。

宁敬武曾被媒体评价为“具有鲜明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导演,在电影筹备期间,他带着主创团队深入廖俊波生前生活、工作过的城镇乡村,多次拜访其家人、同事甚至仅与廖俊波有过交集的普通市民,只为还原真实的“时代楷模”。

“这个电影题材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电影的主人公廖俊波与其它地区的英雄楷模大不相同。”宁敬武表示,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电影,一定要下功夫打磨,不然就会变成模式化的流水线作品。“廖俊波身上有着克己、无私、专注、勤勉、与人为善等品性,是一个在平凡生活中又有突出人格影响力的人。因此,我们在创作中倾注了不一样的思考,具有当下性和现代性,能为观众所接受,能触动观众的内心。”

“廖俊波的伟大是人格的伟大,是朱熹故里文化故土上传承下的‘中国人格’·····我们可以做不到,但要相信有人能做得到。这是中国文化的魂魄。可惜多次修改损失了对他人格文化背景的描写。”宁敬武感慨的说,“这部电影并不完美,正如谢晋导演说过,拍电影就是捧着一捧水奔跑,这次水洒得有点多。”

郭广平:我也成了廖家的儿子

“这两年来,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认真塑造好廖俊波这个角色。能有机会在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中两次饰演廖俊波,这是我一生莫大的荣幸,也是我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4日,电影《樵夫·廖俊波》南平首映式上,廖俊波的饰演者、国家一级演员郭广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饰演廖俊波,我与他的亲人成为一家人,我也是廖家的儿子。”

1971年出生的郭广平从艺近30年,曾经在电视剧《领袖》、《淬火成钢》、《热血军旗》中三度出演周恩来,先后出演《小平小道》中的邓小平、《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穆震方、《可爱的中国》中的凌凤梧等。他用心刻画每一个角色,从形似到神似再到形神兼备,演着演着,就把自己活成了剧中人物的模样。

“廖俊波的先进事迹,我在接到电影剧组邀请前就听说过,要饰演好这个角色,我感到压力很大。”郭广平笑着说,“拍电影时,我是满头黑发;拍完电影后,我两鬓斑白,现在的黑发都是染的。”

为了能更好的塑造廖俊波这个角色,郭广平提前一个多月来到廖俊波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体验生活,和廖俊波的亲人、同事、领导、朋友进行了多方的交流,翻阅了廖俊波生前留下的100多本工作笔记,力求从“形似”到“神似”。“塑造一个人物,一定要找到他的‘根’,他的动力在哪?就是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

在拍摄过程中,郭广平将自己完全融入到廖俊波的人物角色里,同时随着拍摄的深入,他深深地被廖俊波的精神感动着。“廖俊波是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代表,是新时代的‘暖男’。工作上,他对党忠诚,把工作当成事业,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生活上,他是一个孝敬父母好儿子,一个疼爱妻女的好丈夫、好父亲。”

也因为拍摄的缘故,郭广平与廖俊波的家人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逐渐由单纯的演出进而演化成超越血缘的亲近感。于是,他将廖俊波的亲人当做自己的亲人,经常带着礼物看望他们。“我将俊波的父母认作自己的父母,俊芳现在都叫我二哥。上个月底,我还和林老师、琪琪一起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我爱你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启动仪式。”谈起自己在闽北的“家人”,郭广平显得很开心,“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加了微信,还建了微信群,每天一早我都在微信上向廖妈问好。这次来南平,我也告诉他们了。”

拍摄期间的点点滴滴激发了郭广平的创作灵感,他饱含深情的写下了《多想叫您一声大哥——写给廖俊波》的诗歌,发表在《福建日报》上,还在“我爱你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活动”启动仪式上深情朗诵,令现场观众感动不已。而且,在与妻子及廖爸廖妈商量后,郭广平拿出10万元,与福建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一起设立“廖俊波乡村教育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这次电影公映,每售出一张电影票,片方将向‘廖俊波乡村基金会’捐出一元用于支持乡村教育事业。”他说,“希望通过这种有意义的方式,让廖俊波精神能够永远的在闽北传承下去!”

“闽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廖家良好的家风和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形成廖俊波独特人格魅力的原因。”郭广平感慨的说,“我经常和廖爸聊天,懂得了廖俊波为什么一直总是保持微笑,为什么工作总是那么有激情。因为他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他知道自己的一切来之不易,所以他要回报社会,回报闽北的父老乡亲,回报养育他的这方土地。”

王双琥:希望能将樵夫精神传递给大家

“能够饰演青年时期廖俊波,对我来说很荣幸,而饰演过程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洗礼过程。”谈起在自己电影中的表现,饰演青年廖俊波的王双琥表示,希望自己在电影中的表现能将樵夫精神传递给大家。

王双琥说,为了展现廖俊波从师专毕业,到大埠岗当教师,再在到邵武拿口镇政府的青葱岁月,他做足了功课,上网查阅资料,阅读相关书籍,还到了当地体验生活。“越是了解得多,越会被廖俊波所吸引,他就是浑身散发‘正能量’的人。”

“这部电影,我与郭广平老师分别饰演两个时期的廖俊波,这是我们第二次饰演同一个人。”王双琥笑着说,“郭老师在《粟裕大将》中饰演的粟裕,我在电视剧《热血军旗》中也饰演演粟裕将军。看来我们还是有些神似的,所以才再次饰演同一个人物。

刘浩闻:廖俊波是一个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人

在电影《樵夫·廖俊波》中,饰演廖俊波司机林俊的演员刘浩闻只出现了2次,一次是陪廖俊波在政和路边的小吃店吃小吃,一次是为廖俊波开车时接到政和一中报喜的电话。

“别看我在电影中露脸少,但是我在电视剧《廖俊波》中的戏份很多,用郭广平老师的话说,就是‘男二号’。”刘浩闻笑着说,“我饰演的角色从荣华山开始就着廖俊波,一直到武夷新区,后来受廖俊波精神的感召,考入公务员队伍,留在了政和。”

“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赚钱的事让老百姓去干。”“如果一天有 48 小时该多好!”刘浩闻说,通过走访廖俊波工作过的地方,他深刻感到廖俊波是一个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为百姓谋福利的人。“希望电影能将廖俊波身上的那种力量传递给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