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艺术节成都(成都一大波多才多艺的老外)

世界青年艺术节成都(成都一大波多才多艺的老外)(1)

还记得那个只会说成都话、却不会讲普通话的老外江楠吗?还记得那个著名的国际“蓉漂”、能用四川话唱嘻哈的菲利普吗?一直以来,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为不少外籍人士越来越眷恋的家,并且,在成都这个第二故乡,他们也逐渐融入成都生活,学会了不少天府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妙才艺。

为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加深外籍人士对天府文化的了解,更好地融入蓉城生活,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天府的友好使者。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外事侨务办公室指导,成都市高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发展局、天府新区基层治理和社会事业发展局、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成都市青白江区教育局、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广播电视大学、乐盟国际学校,联合成都商报·成都儿童团共同承办开展的“家在成都·人文天府外籍人士中国传统才艺大赛”日前火热举行。

11月10日下午,才艺初赛在成都乐盟国际学校、西南财经大学两大主会场举行。唱成都童谣、学说成都话、学打算盘、书法……上百位定居成都的外籍人士,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玩得不亦乐乎,耍得相当巴适!接下来,高新区、双流区、青白江区等多个分会场,还将继续开展以“天府文化”为主题的初赛。

所有在初赛选拔中胜出的这些外籍人士,还将集体亮相25日成都商报第二届全媒体用户节现场,欢迎你也到现场围观,看外籍人士如何把成都绝活儿、中华传统才艺玩得溜溜转。

世界青年艺术节成都(成都一大波多才多艺的老外)(2)

成都乐盟国际学校分会场:

中外小朋友携手共唱成都童谣

用户节现场等你一起来为成都作画

白宣纸旁是一碟墨迹淋漓的墨盘,耳绊上搭着一只细毛笔,这些象征着古朴传统文化的书法工具,安安静静躺在长条课桌上,等待客人光临。它们所等的,是成都乐盟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外教们。

11月10日下午2点不到,成都乐盟国际学校学生活动室课桌前就挤满了人。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来自世界各国的30多名师生,望着桌上陌生的笔墨纸砚,用英语、韩语、中文窃窃私语,眼里透出好奇的光。

“先用食指的第一节与大拇指捏住笔杆,再用中指紧挨着食指勾住笔杆,接着用无名指与小指顶扶住,让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来自金牛区成都财贸职高的钟兴富老师,从如何执笔、如何落笔等方面向大家讲解如何学习写毛笔字。

“这样对么?”发问的是一位短发男生,本该各司其职的五个指头,被一把抓握成了拳头,墨汁在纸上洇成湿淋淋的一团。这个小男生叫朱炫禹,今年10岁,来自韩国,现在读4年级。“2年前,父母到成都工作,我就跟着来了。最开始我很悲伤,朋友们都在韩国,但成都的小伙伴和老师都十分和善亲切,在学习生活中都给我许多帮助,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重新交到不少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尽管在老师的多次指正下,他也没能写出漂亮端正的毛笔字,但朱炫禹并不丧气,手上沾满了墨,依旧笑脸灿烂,自得其乐地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家在成都,人文天府”几个大字,以表对这座城市的满腔喜爱。

随后教大家唱童谣的小老师,是来自七中初中附属小学六年级的孔令祺和黄子珩。只有5岁的幼儿园小朋友们学起来热情高涨,不到十分钟就能读出样子了。而另一边四五年级的孩子还在与小老师们一个字一个字纠正发音。

来自英格兰的艺术课老师kirsty对本次活动赞不绝口。“今天的活动让我见识到了天府文化的丰富多元,并亲自领略了它的独特魅力。”短短几个小时的课程让kirsty有些意犹未尽,当得知本次活动只是开始,成都商报将于11月25号在东郊记忆成都商报第二届用户节现场,将开展外籍人士中国传统才艺大赛时 ,她兴奋地叫起来,“我一定要参加,到时我一定不会缺席。”

世界青年艺术节成都(成都一大波多才多艺的老外)(3)

西南财经大学分会场:

练书法、唱童谣、打算盘

外国留学生彻底玩嗨了

在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3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和部分外籍人士一起,同样也上了一堂趣味横生的天府文化体验课。

来自四川大学的大学生李尚俊从传统文化的重要道具——扇子引入主题,“古代中国,一般男子执折扇,女子则配圆扇,同时,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都有在扇子上题字的雅好。”李尚俊一边介绍,一边向留学生们展示古人在扇子上题写的精美墨宝,随后,李尚俊向留学生们一一分发毛毡、宣纸、毛笔、墨水,从握笔到下笔再到收笔,李尚俊细致地讲解每一个动作的技术要领,留学生们一边听一边练习,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

不一会儿,一张张写着“家在成都、人文天府”的书法作品,便诞生在留学生们的笔下。看完留学生们的作品后,李尚俊也显得十分惊奇,“不过短短20分钟的教学,不少留学生的书法作品已经达到了初学者的水平。”书法课当天,正巧是留学生丹尼尔的生日,李尚俊也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幅在课堂上完成的“生日快乐”的书法作品,留学生们用中文唱着生日快乐歌,在欢乐融洽的氛围中感受着天府文化的魅力。

“胖娃儿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儿骑白马,白马跳得高,胖娃儿耍关刀,关刀耍的圆,胖娃儿坐海船,海船倒个拐,胖娃儿拌下海。”书法课后,成都七中附中属小学的廖也欧、杨蕊宇小朋友,开始教留学生们们学唱节奏欢快的成都童谣,留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中文水平自发分成两个小组,两位“小老师”则分别一字一句教留学生们用成都方言唱成都童谣,三位来自以色列的留学生接受了10分钟的教学后,在全班进行了汇报表演,尽管有些词句还不太熟悉,但每个字的音调都充满了浓浓的成都味道。

在最后的算盘课上,来自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的教师徐蓓,则给留学生们展示了中国古人在算术上的深厚造诣,从算盘的结构到用法,徐蓓一边用英语给留学生们介绍每一个算珠所代表的数位,一边用手比划算珠的拨法。由于语言翻译上的不便,徐蓓只好反复给留学生们演示基本的加减法,留学生也跟着老师口中说出的数字,在算盘里反复演算,推敲这个小小算盘里蕴藏的无穷智慧。

教完算盘的用法后,徐蓓给留学生们展示了算盘的基本练习方法——三盘清,徐蓓一边操作,一边向留学生们讲解,留学生们也一边听着,一边模仿徐老师的拨珠方法,当看到算盘上的数字经过一翻拨算和最开始的数列刚好相反后,留学生们纷纷惊叹,“太神奇了。”

3个小时的天府文化课程结束后,不少留学生还不愿离去,纷纷围着三位老师悉心请教,听说11月25日成都商报用户节还有专门的外籍人士才艺大赛,不少留学生纷纷表示,有时间一定还要继续钻研,去感受天府文化中的独特魅力,一定要争取在商报用户节的亮相机会。

世界青年艺术节成都(成都一大波多才多艺的老外)(4)

快推荐外国传统才艺达人

一起嗨转商报用户节

“天府课堂走进外籍人士,寻找外籍传统文化达人”体验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外籍人士传统才艺大赛才刚刚开始。成都商报将于11月25号在东郊记忆举办的第二届全媒体用户节上,开展外籍人士传统才艺大赛,分珠算、童谣、书画三个小组对赛,胜出者将获得丰厚奖品。欢迎各位外籍朋友届时亲临盛会,共襄盛举。我们,不见不散。

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成都通”,快来推荐你身边生活在成都的外籍人士,无论他们是能歌善舞,还是能写会画,还是成都话地道得很,都请告诉我们。关注成都儿童团微信公众号(cdett11),主页下框回复“才艺大赛”。让我们一起挖掘身边都外籍人士才艺达人,一起玩转商报用户节。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沈兴超 陈兴隆 王勤

编辑 潘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