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歌曲出处(歌曲送别的前生后世)

1918年 清晨,虎跑寺外,薄雾西湖。

送别歌曲出处(歌曲送别的前生后世)(1)

青冥长天渌水波澜,浓烟暗雨水天一色,此时两舟相向靠近。

“叔同——” 妻子雪子高声叫道。

“请叫我弘一” 李叔同道。

“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雪子眼睛里含满泪水。

“爱,就是慈悲” 李叔同淡淡地回答。

“先生,你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雪子悲痛地问。

李叔同颂号:“阿弥陀佛”,默然塞给雪子一封信。

雪子忍不住放声大哭,小舟驶离,一浆一浆荡向远方,李叔同至始至终没有回头,远处飘来寺庙悠悠的钟声。

妻子打开信笺: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

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我们要建立的是未来光华的佛国,在西天无极乐土,我们再相逢吧。

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

在佛前,我祈祷佛光加持你。望你珍重,念佛的洪名。

李叔同送别了妻子,更送别了这滚滚红尘。

送别歌曲出处(歌曲送别的前生后世)(2)

1915年隆冬,大雪纷飞,旧上海一片凄凉。好友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叔同兄,我家破产了,我只能走了,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李叔同看着昔日金粉世家的好友如今凄然远去的背影,在雪里默默站了一个时辰,随后,李叔同回到屋里含泪填词,好友帮着配曲,一首《送别》横空出世,一时之间,这首歌传遍整个民国: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用歌声送别了好友许幻园,也送别了那年的乱世纷扰。

2013年歌手朴树在演唱歌曲《送别》时,当场潸然泪下,他说,如果我今生能写出这样的歌曲死而无憾。歌曲《送别》李叔同填词,使用由19世纪美国作曲家约翰庞德.奥特维作曲的《梦见家和母亲》这一配曲。这一百多岁的歌曲,沉浮辗转,一直被传唱,我肯定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歌曲了,应该是天下第一送别离别歌。

李叔同送别好友许幻园没有多久,挚友在贫病交加中去世,李叔同也皈依佛门。有些人一别就再很难见,有些人一别就是此生,有些人我们早已经见过最后一面了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歌曲里没有一句送别,但是句句舍不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千言万语都化作杯中的酒,君知我知一饮而尽。因为舍不得所以我们才应该更珍惜。

古代送别,不是在电梯口,他们要送了一程又一程,山一程雪一更,但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一次次生死离别,一次次爱恨悲病,人这一生就是不断离开失去,李叔同终于在送别中开悟:人生皆苦,我跳出红尘就不必受此人间之苦,用我慈悲大爱人间。

1942年,李叔同圆寂,离去时他说:你们看到我眼里的泪水,这不是留恋人间,不是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然后写下“悲欣交集”四字。

这“悲欣交集”就是歌曲《送别》最好的注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