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爆出他捐了100所希望小学(坚守偏远小学33年)

当别人爆出他捐了100所希望小学(坚守偏远小学33年)(1)

33年来,他用执着与热爱奋战在乡村教学第一线,把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从一名代课老师一步步成长为校长,用汗水浇灌,热血培育,一路前行一路花开。他先后获评为玉林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玉林市基础教育先进个人、玉林市教育系统共产党员先锋岗标兵、玉林市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玉林市继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玉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殊荣。

他就是北流市石窝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泓泽。

当别人爆出他捐了100所希望小学(坚守偏远小学33年)(2)

李泓泽当上校长后依然坚持一线教学。

放弃大学梦,为村里孩子点亮“知识之灯”

李泓泽出生在下珍村,是石窝镇最边缘、最闭塞的村,曾经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因为贫困,很多孩子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

1989年8月,高中毕业的他拿到了苍梧教育学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满怀憧憬向往着大学生活。有一天,下珍小学校长叶大辉着急地找到他说,学校一个代课老师辞职了,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任教,想请他去代课。

一边是梦想已久的大学在向他招手,一边是村里的留守孩子需要他。他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孩子平日在水库游荡,戏水捉鱼摸虾,不仅危险,而且也浪费光阴。经过认真地考虑,李泓泽最终放弃了大学梦,到下珍小学任代课老师。

李泓泽一开始接手的班级是全校有名的“烂班”。他便找全班48个学生谈话,还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家访48个家庭,摸清学生和家长的情况,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为留守学生解决学杂费,帮学生买学习用品、小礼物,与学生平等对话,用关爱和用心“笼络”了一个个问题学生。班级学风和纪律逐渐发生变化,让人刮目相看,后来班级还成了全校的文明班级。

1993年夏天,下珍小学部分旧瓦房校舍在一场暴风雨中倒塌,师生挤在剩余的几间危房上课,整日提心吊胆。为了把危房改建为新的教学楼,李泓泽挑起筹建教学楼的重担,同时到村委会挂职任村长。他一边起早摸黑走村串户动员群众捐款投工、四处奔走请求上级拨款,一边带领自己的亲人投义工修路,他还拿出卖猪所得的3000元带头捐款建校。村里人被他的热情干劲和用心付出所感动,大家积极性空前高涨,短短三个月时间,便修建好了一座桥梁、开通了从村委会到学校1000米的机耕路。

两年时间,当初被认为的异想天开,变成了孩子们梦寐以求的新教学楼,使下珍小学成为乡村里一所美丽的学校。

当别人爆出他捐了100所希望小学(坚守偏远小学33年)(3)

热爱教育的他,不断摸索适合农村教育的方法。

埋头苦干建学校,为师生甘当“垦荒之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广东打工创业成为热潮,亲友劝李泓泽放弃代课教师工作,但为了照顾双亲和心爱的教育事业,他回绝了亲友的好意。当时亲友还感叹:“想不到这个时代,还有这么有活力的青年愿意埋没在乡村里!”

凭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李泓泽手执教鞭坚守在乡村的讲台上,埋头苦干建设学校。

2003年,李泓泽被调到石窝镇学生人数最多、危房最多、条件最恶劣、交通最困难的边缘山区小学上珍小学。在他的带领下,学校从2000多米远的山上引来自来水,保证了师生的用水供应;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进行危房改造,并硬化校道、操场、修建乒乓球台、维修门窗,并修建完善教师的住宿条件,学校的环境改善了,师生们乐心了。

后来,李泓泽调到石窝镇中心小学任教,仅用一周时间就协调各方解决了学校大门口校道过小不能通卡车的难题,把校道从3米拓宽为8米。此后12年里,他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把曾经危房林立的镇中心小学,建成教学综合楼四栋,学生宿舍楼一栋,成为信息技术2.0实验学校、书香绿色校园和全镇课改示范基地。2014年他兼任石窝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负责创建石窝镇第一间公办幼儿园。短短几年时间,他把只有1名教师30多名幼儿的石窝镇中心小学学前班,发展到近30名教职工、380多名幼儿的公办园,成为自治区普惠性幼儿园、北流市示范性幼儿园。

敢于创新推课改,让乡村课堂有特色

当别人爆出他捐了100所希望小学(坚守偏远小学33年)(4)

李泓泽和学生打球互动。

李泓泽不仅善于管理学校,还是一名课改先锋,一直坚持走在课改第一线,了解先进地方的课改方向,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1997年,被聘任为北流市语文兼职教研员后,李泓泽不断创新教学和管理方法,探索高效课堂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构建了适合山区农村和本校实际的课堂结构模式:设疑、独学、质疑、合作探究、释疑、拓展实践、达标检测。他还用了多年时间实践和探索,创造了“三步作文法”“直观体验教学”“黄金五步习作教学法”等。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竞风流。”为此,他甘为人梯,积极主动帮助和培养年轻教师。他采取科研引领和专业培训多种形式,结合“培、传、帮、带”的方法,不断培养提高老师们的专业水平,使一批批老师茁壮成长,成为优秀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甚至提拔为学校领导。

李泓泽与妻子携手奋战在教育一线,培养两个孩子成为优秀人才,一个在武汉大学毕业后考上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一个在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后考上印尼万隆理工学院研究生,他的家庭被评为北流市第二届“文明家庭”和北流市“最美家庭”。

三十多年的光阴流转,当年的青春少年脸上爬满了沧桑,为了山村教育年年“春暖花开”,他还是那个少年,不改初心,为热爱的乡村教育奋斗、奉献。

采写 | 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冰 通讯员 许振兰

责编 | 梁琪岚

校对 | 廖 海

审核 | 刘海东

监制 | 韦 剑

出品 | 玉林日报全媒体

当别人爆出他捐了100所希望小学(坚守偏远小学33年)(5)

当别人爆出他捐了100所希望小学(坚守偏远小学33年)(6)

当别人爆出他捐了100所希望小学(坚守偏远小学33年)(7)

玉林日报新媒体矩阵

当别人爆出他捐了100所希望小学(坚守偏远小学33年)(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