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婴救孤蕴含的道理(真实历史上程婴救孤的故事)

程婴救孤蕴含的道理(真实历史上程婴救孤的故事)(1)

春秋时晋国赵氏的祖先原来是周天子的贴身御夫,为周王赶马车。周幽王时,幽王无道,赵氏祖先叔带归附晋国。到了赵衰这一代,因扶助晋公子重耳夺位有功,赵氏开始飞黄腾达。到了第二代赵盾,已经独专晋的国政了。

人常说,“高处不胜寒”。位高之下,是万丈深渊。赵盾在独专国政的同时,也身处险境。赵盾死后,他的儿子赵朔也同样步入险境。他的危险来自政敌。

晋景公三年,晋大夫屠岸贾计划消灭赵氏。

程婴救孤蕴含的道理(真实历史上程婴救孤的故事)(2)

当初,赵盾在世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先祖叔带手持一段鲜血淋漓的人腰痛哭。哭完了,又拍手而笑,边笑边歌。赵盾找人卜卦,卜者说:“这梦预示赵氏先断绝而后兴盛。”还有卜者说:“这梦是凶兆,赵氏将遇到凶险。但不是你赵盾,而是你的儿子,然而这灾祸也是你赵盾引发。到了你的孙辈,赵氏会兴盛起来。”

再说屠岸贾,原是晋灵公的宠臣。灵公骄横无道,被赵斥族人弑杀。屠岸贾失势,一直郁闷到晋景公时期。屠岸贾当时是司寇,职掌司法,再次抛出灵公被弑案,把矛头指向已经死去的赵盾。他先兴舆论,遍告晋国诸将:“赵氏族人弑杀灵公,赵盾虽然不知情,但也是贼首,他难辞其咎。赵盾是死了,他的子孙在在朝堂之上,如此何以惩治凶徒!现在,我希望你们支持我诛灭赵氏。”

韩厥说:“灵公被弑,当时赵盾不在朝中,赵盾无罪,这已经是定论。如今你屠岸贾要诸位将军诛灭赵氏,就是推翻之前的公论而妄行屠杀。这是作乱!而且,你不禀报国君,便是目无君上!”

程婴救孤蕴含的道理(真实历史上程婴救孤的故事)(3)

屠岸贾不听。韩厥随即向赵朔预警,让他速逃。赵朔不肯,也许怕担负畏罪潜逃的政治恶名,他宁愿坐以待毙。但是赵朔也向韩厥托付后事:“阁下若能保我赵氏不绝,我死而无憾。”韩厥答应下来,随后称病不朝。

屠岸贾悍然举兵屠灭了赵氏满门。

赵朔妻子是晋国公室之女,按辈分是景公的姑妈,怀有赵氏孤血,逃亡到景公宫内。

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找到赵朔朋友程婴,质问道:“你为何不随赵氏陪死!”

程婴道:“赵朔夫人有孕,若生男孩,我有意侍奉;若是女孩,则天绝赵氏,我再死不迟。”

不久,赵朔夫人生下一男孩。屠岸贾知情,带着部队冲到景公宫中搜索。可以看出,此时晋国公室已经衰弱到连姑姑也无法保全的地步。赵朔夫人情急之中,把婴儿塞到裤子里,祈祷:“天灭赵氏,你就哭;天不灭赵氏,你就安安静静莫出声。”也许天佑赵氏,那婴儿自始至终没发出一点儿声音,度过危机。

程婴找到公孙杵臼商量:“屠岸贾没搜到赵氏孤儿,必不甘心。若再去搜查,如何是好?”

公孙杵臼问他:“保护孤儿与死,哪个容易?”

程婴救孤蕴含的道理(真实历史上程婴救孤的故事)(4)

程婴道:“死易,保护孤儿难!”

公孙杵臼道:“赵氏待你不薄,你勉为其难,保全赵家的责任你担着;我做容易的事儿,先死!”

于是二人谋划,找了民间一个男婴,公孙杵臼抱着躲入山中。

程婴找到屠岸贾手下,道:“我无能啊!不能奉立赵氏之后。谁给我千金,我便告诉他赵氏孤儿的所在。”

恶狼似的屠岸贾手下们听到此言,喜不自胜,给了程婴一千金。程婴领着他们上山,找到公孙杵臼藏匿处。

公孙杵臼指着程婴鼻子骂道:“小人!昔日赵氏之难,你不陪死你的朋友赵朔,与我合谋保全赵氏孤儿。如今又出卖我。纵然你不奉立赵氏孤儿,又何忍心出卖他呢!”他抱着孤儿仰天长啸:“天啊!赵氏孤儿何罪?请留这孩子一条性命,独杀我一人则可!”

屠岸贾哪里肯留赵氏遗孤,遂杀了公孙杵臼和那孤儿。屠岸贾一派以为斩草除根,个个开心不已。程婴趁机带着真正的赵氏孤儿避祸山林,只有韩厥知道内情。

过十五年,景公病重,问卜。卜者说:“此乃大业之后蒙难者作祟!”大业是赵氏的祖先。相信,卜者的言辞是韩王的计策。

景公找来韩厥。韩厥说:“大业之后,难道指的是赵氏吗?赵氏先祖,在周时有大功德。及至叔带归附晋国,世世立功。今灭赵氏宗族,人们怜悯他们,因此卜卦而这样的结果。望我君上深思之!”

景公叹了口气:“赵氏还有后人吗?”

程婴救孤蕴含的道理(真实历史上程婴救孤的故事)(5)

韩厥趁机告诉了景公赵氏孤儿的故事。于是景公和韩厥谋划复立赵氏,把赵氏孤儿接回宫中保护起来。

屠岸贾一派前来宫中拜见景公,景公事先安排韩厥的家兵包围宫殿,这时让赵氏孤儿见诸人。赵氏孤儿已经十五岁了。

景公向屠岸贾们介绍:“这是赵氏后人!我要复立赵氏!”

屠岸贾们惊恐不已,想作乱,旁边都是韩厥的家兵。他们只能说:“杀戮赵氏满门,都是屠岸贾干的。他屠岸贾假传君命,胁迫群臣。若不是这样,谁敢作乱!若不是君上有恙,我们原本是要请求复立赵氏的!如今君上提出复立赵氏,正是我等心愿!”

于是景公让赵氏孤儿和程婴遍拜群臣,复立赵氏,在法理上已经成立。当场捉拿了屠岸贾,攻灭其族。景公也发还了赵氏的田产宅院,一切如故。

赵氏孤儿叫赵武,他成人加冠后,程婴辞别了众人,对赵武说:“昔日赵氏之难,我当从死。之所以不死,是我想着奉立赵氏之后。今你已长大成人,我将下黄泉去见你祖父与公孙杵臼矣!”

赵武扑通跪倒:“我愿以性命报恩人至死。今恩人忍心离我而去吗?”

程婴救孤蕴含的道理(真实历史上程婴救孤的故事)(6)

程婴道:“昔日公孙杵臼以为我能成事奉立赵氏,故先我而死。今我不复命公孙杵臼于九泉之下,则是事功未成!”遂自杀。

赵武悲伤不已,为程婴以祖父礼服丧三年,划出领地作为程婴的祭邑,世世不绝。

故事至此,也便完结。合书嗟叹。固然,古之贵族,争权夺利,尔虞我诈,掀起无数血雨腥风。然而公孙杵臼、程婴二士所为,确实为信用和友义,作出了最有力的注脚,程婴救孤的壮举,也世代流传至今,不绝于耳。也许,这便是燕赵烈士之风骨吧?

作者:秦磊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