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日子过得太好了吗(抑郁离我们有多远)

抑郁是日子过得太好了吗(抑郁离我们有多远)(1)

2014年8月11日,美国著名笑星罗宾·威廉姆斯在加州的寓所中突然去世,警方初步判断威廉姆斯系自杀。

威廉姆斯有着令人欣羡的成功人生,他何以抑郁至此,并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

保守估计,全世界共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11%,严重的患者中有15%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2/3的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100万。

现今社会,因为不断的发展,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尤其白领上班族。

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抑郁症。

他们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年代,却饱受同一种病的折磨——抑郁症。

亚里士多德,跳海身亡。

梵高,开枪自杀。

张国荣,跳楼自杀。

川端康成,含煤气管过世。

韩国女星金秀珍,在家自杀……

抑郁是日子过得太好了吗(抑郁离我们有多远)(2)

有一部日本电影曾这样描述抑郁症:

它是一场心灵的感冒,而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感冒。我们无从得知,每天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里,有多少正遭受着心灵的折磨,甚至正谋划着一场残忍的自杀。

那么抑郁症的前兆表现有哪些呢?大家可以自测一下。

1、轻生厌世;

2、毫无自信,消极悲观;

3、丧失兴趣,生活懒散;

4、 失眠或者嗜睡;

5、无法集中精力,记忆力下降;

6、焦虑不安或者惊慌失措;

7、自我否定,毫无价值感;

8、对所有的事情都失去兴趣,孤独感加重;

9、以上症状,持续两周以上

恐怖的现状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自杀率统计中,亚洲地区自杀率最高的是韩国。

2012年韩国自杀总人数达到14160人,占死亡人数的28.1%,比2002年上升了10.2%。

韩国2010年的一份社会调查显示,每10名韩国中学生中就有6名患有抑郁症或是曾有过自杀的念头。

女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44.3%)比男学生(34%)高。

与此同时,英国成了欧洲抑郁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2012年,欧洲抑郁症协会发起了一项调查,共有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共7000名成年在职者接受了调查。

结果显示,平均每10人中就有2人患有抑郁症。英国登上榜首,抑郁症比率高达26%。

那个将欢笑带给全世界的英国喜剧演员憨豆先生,居然也曾深受抑郁症的煎熬。

舞台上他挤眉弄眼,憨傻搞笑,但现实生活中,憨豆先生却阴沉严肃,压力重重。

抑郁的病毒源

抑郁症像是夏天的乌云,不知不觉间就占领了整片天空,然后越堆越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为什么有人会患上这一场心灵的感冒?

曾有记者追踪调查了一些患有抑郁症的日本女孩。这些女孩中,有很大一部分童年曾遭受过性侵犯,还有一些在童年饱受家庭暴力的折磨,那些疼痛深深地扎进她们的记忆中。

除了个人经历之外,社会环境也是造成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过大等都是抑郁症的诱导因素。由于职场抑郁症患者的激增,日本情绪障碍症协会已把抑郁症称作“全国性疾病”。

在德国,职场抑郁症也相当普遍。同事之间关系紧张,尔虞我诈,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此外,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害怕失业的焦虑心情也让很多德国人喘不过气。

据德国社会学家研究,10%的自杀事件是由于工作岗位上的心理恐怖现象造成的,因“心理病”而提早退休的人数陡然上升。

抑郁焦虑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抑郁症患者达3000万人,仅有10%的人接受正规治疗,以致出现不少悲剧。

一场心灵的感冒如果不加以治疗,有可能会演变成吞噬生命的病毒。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表示:

抑郁焦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长期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中无法自拔,而又讳疾忌医。

其实,患有抑郁焦虑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许多人一生中多少都会有这样的阶段,关键在于采取何种态度应对,战胜抑郁焦虑其实是一场与自己的“心理”的对决,需要积极勇敢地面对。

抑郁如何治疗?

精神科的医生说抑郁是精神上的感冒,治疗需要药物加上自身的修复,不仅仅用药物驱走这次的病痛,还要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来抵御他的复发。心理治疗,找到根结所在,温暖的家庭环境,爱人的陪伴,适当的放松减压,调整思维方式和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都可以让抑郁慢慢远离。

先去了解它,然后面对它,找到和它相处的办法,最后把方法变成切实的行为,每天坚持,最后需要一点时间去等待。需要勇气需要信念更需要坚持。

每一种精神上的痛苦都是为了提醒人们,你需要换一种方式生活或者思考。健康的生活才有和谐的家庭,和谐的家庭才有健康的生活。这也是我在一念花开一直呼吁的,少一点伤害,多一点温暖,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赞扬,少一点思而不动,多一点积极行动,少一点纠结,多一点勇气。多看到当下的拥有,珍惜眼前的时光,远离负能量的垃圾,靠近黑暗中的阳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