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

原创作者:余世亮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1)

阚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虽然生在乱世,但阚泽有大量时间钻研学问;虽然他是一介书生,却深得孙吴执政者孙权的信任。阚泽的一生似乎特别幸运,其中有什么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吗?本文试将对阚泽人生之谜作出合理解释,敬请关注,并提出批评指正。

一、出生地之谜

陈寿在《三国志·阚泽传》中记载,阚泽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人。山阴,是浙江绍兴古县名。据此可知,阚泽是浙江绍兴人。

只不过陈寿说阚泽是绍兴人,并不能据此就认为,阚泽出生地在绍兴。史书上称“某人,为某地人”,一般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比如,孙权,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但一般都认为,孙权是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富春县是孙权的祖籍地,不是他的出生地。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2)

然而,浙江宁波慈溪人则坚持认为,阚泽是宁波慈城人,他的故居就在现在慈城中学内。假如阚泽祖籍或出生地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他晚年生活在句章,即现在的慈溪。这一说法,得到原解放军报社副总编、原国防报社总编、少将阚士英的寻根作品《阚峰阚湖寻阚泽》印证。

阚士英在《阚峰阚湖寻阚泽》文中有这样的表述,“游阚泽故居,不能不提到阚泽退休后创办的‘德润书院’。阚泽晚年信佛,还劝孙权信佛,他在建康(南京)建造了‘建初寺’。”“赤乌二年(239年)他又捐献了自己慈城家宅创建了‘普济寺’,以此摒弃功名利禄。后人在寺门两侧书一对联 :昔为吴相宅,今作法王城,横批‘超然物外’,这副对联很形象地叙述了泽公的情怀,又如明朝诗人钱希言也有 :‘阚公山绕阚公湖,舍宅年犹记赤乌’的诗句。”“普济寺既是宁波的第一座寺院,也是浙江最早的寺院之一。阚泽利用寺院的书屋,广招弟子,读书之风盛行。”

阚泽的晚年,可能在慈溪度过。因阚泽居住在慈湖边,该湖就被称为“阚湖”,阚宅院后的山峰,也就称为“阚峰”,还有“阚湖井”等名胜古迹由此留在慈溪大地上。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3)

二、德润佣书之谜

《三国志·阚泽传》记载,“家世农夫,至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意思是说,阚氏家族世代务农,到阚泽时,他很好学,生活贫困无钱,常常受雇为人抄书,以此换取纸笔的费用,所抄的书完成后,他也把所抄写的书都能诵读完了。

这就是,“德润佣书”的历史典故由来。

在此有必要说明,阚泽家可能不富裕,但也不至于小阚泽因家境贫困而无钱入学。可以说,阚泽从小受过了很好的启蒙教育,只不过东汉时期书籍还是特别贵重且稀少,不是一般家庭能买得起书的。或者说,在东汉时许多人能读得起书,却买不起书。阚泽为了通读更多的书,他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给人“抄书”。他边抄边学,抄一本背诵一本,日积月累,阚泽终于成了满腹经纶的读书人。

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阚泽又到处拜师,他不仅精通儒学,他还兼通天文历法等,因此阚泽出了名。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4)

三、官运亨通之谜

阚泽品行和学识皆优,故被会稽郡守推荐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根据儒家的思想,强调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因此,察举孝廉被确定为选拔人才的最重要的科目,成为汉代察举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典型科目。汉代举孝廉定为岁举,即各郡每年按规定人数举荐人才,送至朝廷,成为汉代选拔官吏和任用升迁的清流正途。被举为孝廉者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儒经的儒生,被举后,没有官职者授以官职,原为小官者升为大官。

自汉武帝之后,至于东汉,从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造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起了移风易俗的社会教育作用。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5)

阚泽被会稽郡推举为孝廉后,就出任钱唐县长,后又升任郴县县令。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三国志·阚泽传》记载,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阚泽为西曹掾;孙权当了皇帝后,任命阚泽担任尚书。嘉禾年间(232年-238年八月),阚泽担任中书令(相当于俗称的宰相),加官侍中。赤乌五年,由他担任太子太傅,仍旧兼任中书令。

阚泽之所以能从一介书生而官运亨通,原因是多方面的,只不过有三点应在其中:一是阚泽就是会稽郡人。孙权执掌江东大权后,东汉朝廷册拜孙权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因此孙权对会稽人阚泽还是了解的,或许阚泽这个“孝廉”也可能是孙权推荐的。孙权自己发现的人才,自己重用就顺理成章了。二是阚泽有德有才,实属可重用之人。三是阚泽有个好性格 。俗话说,好性格好人生。

《三国志·阚泽传》记载,阚泽性情谦虚厚道,言行谨慎,就连宫廷或府署的小吏,召他来和他相问答交谈时,都以平等的礼节相待。人家有错误短处,他口中从未提及,只在表情上似乎感到不足的样子,但听到的事很少去追问。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6)

四、通材达识之谜

前文说过,阚泽记忆力惊人,经他看过或者抄过的书,立即就能牢记于心,令人惊叹不已,堪称三国最强大脑。真正让阚泽出名的并非他超强的记忆力,而是他博览群书,刻苦钻研,精通儒学、天文、历法、算术等多门学科,曾经著有《乾象历注》《九章算术》两本书(可惜都已佚失),其中《乾象历注》以纠正历法时日的误差面闻名。据传他对圆周率也有相当研究,南北朝时的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就是借鉴了他的成果。阚泽因此被人称为当世大儒。

(一)精通儒学。阚泽认为经传文字繁多,很难让全部得以应用,就斟酌诸家之说,删节《礼》的原文及各家注释,为太子孙登及鲁王孙霸讲授,替他们制订并颁行出入及会见宾客的礼仪。

(二)朝廷智囊。每当朝廷议论大事,碰到经典中的疑难之处,都向他咨询。因为他研究儒学的辛勤,被封为都乡侯。孙权曾问他:“书传文赋,哪一篇为好?”阚泽想用讽谏比喻来说明治乱之道,就回答说贾谊的《过秦论》最好,孙权便阅读了这篇文章。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7)

(三)测字算命。起初,魏文帝曹丕即位时,孙权曾随意地询问群臣说:“曹丕正值成年继位,恐怕我不能比他活得久,各位认为是不是这样?”群臣还没有回答,阚泽说:“等不到十年,曹丕就死了,大王不用忧虑。”孙权说:“您是怎么知道的呢?”阚泽回答:“以他的名字来说,不到十就成丕,这就是他的命数啊!”曹丕果然在即位七年后去世。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之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他在位头尾才七年,40岁就死了。孙权生于182年,比曹丕大五岁,但孙权活到71岁,也就是说,曹丕死了27年后孙权才去阴间找曹丕。

测字,也称“相字”,是一种根据写字的一种占卜方式,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预测方法。早在几千年前的商周时代,人们就利用甲骨来占卜,虽然它所依据的是龟甲灼纹而非文字,但仍可以把它视作文字。崇拜的起源不仅文字的起源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而且文字本身也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力量,或者蕴含着命运的枢机,或者预示着神鬼的意志。人们便解拆字形,以预测吉凶和决定宜忌趋避,于是测字术就产生了。后人认为,汉字象形的根本和古人追求天人合一是测字来源的根本。

测字有多种方法,但无非两种:第一,根据字体本身。根据字本身形状或者拆字,也有在九宫格把字拆分各个单位的方法,附会其意以求吉凶。阚泽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准确预测了曹丕的寿命。第二种方法便是数理法,类似于算卦排盘,利用阴阳五行八卦之数来测算吉凶。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8)

(四)反对酷刑。起初,因吕壹的奸恶罪行被揭露且上报,法吏追查到底,奏请要处以极刑,有人认为应处炮烙或车裂的刑罚,用来昭示元凶的罪恶。孙权就此事询问阚泽,阚泽说:“盛明时代,不应当存在这种的刑法。”孙权听从了他的意见。

《三国志·阚泽传》记载,“又诸官司有所患疾,欲增重科防,以检御臣下,泽每日‘宜依礼、律’,其和而有正,皆此类也。”意思是说,当时孙吴政权各衙门存在一些弊端,孙权打算增添律令条例,以控制臣下,阚泽每次都说“应依照礼仪、法律”,他平和且正直,都是如此。

阚泽所说的“宜依礼、律”,一般人都将其理解为,阚泽反对酷刑思想的组成部分,因为他不希望孙权擅自加重刑法处罚。而我则认为还可以有全新的解释:阚泽坚持是,依据已制作且正在适用的礼法和刑罚规定,处理当前官员的罪过;阚泽反对的是,孙权不能随意创设新的刑罚,处理之前的官员所犯的罪过。阚泽的这一朴素的刑罚思想,类似于现代刑法学的“罪刑法定”原则。

假如我对阚泽的“宜依礼、律”是正确的话,那么古代刑法学家行列中应增加阚泽的名字。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9)

五、艺术形象之谜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可能是阚泽的铁粉。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主要塑造两类人物:一是建功立业的豪杰;二是神机妙算的谋士。如果罗贯中要将大儒阚泽写进《三国演义》,那么他就要给阚先生编写符合其身份特征的“戏”。既然阚泽不可能带兵冲锋陷阵,那么充满智慧的阚泽,摇身一变就成了孙权阵营里最为重要的谋士!

(一)阚泽投奔孙权,犹如诸葛亮归顺刘备。罗贯中在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中,特别设计了阚泽投奔孙权的时间:该回前面部分,讲述诸葛孔明归顺刘备,接着就述说了孙权广纳贤士,“连年以来,你我相荐。时有会稽阚泽,字德润;彭城严畯”投奔孙权,前来辅佐孙权。

(二)阚泽冒险投书,曹操受骗上当。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称:孙权召阚泽为参谋,他与黄盖关系最好。由此引出阚泽第一个发现黄盖挨打,是周瑜征对曹操行苦肉计,故阚泽主动请缨充当黄盖诈降的送信人。在面对曹操对诈降信的质疑时,阚泽巧妙回答,应付自如,在一片哈哈大笑声中消除了曹操的疑虑。阚泽是实现黄盖诈降成功的关键性人物。由于阚泽的杰出表现,从而奠定了“火烧赤壁”的基础。曹操在赤壁大败后,再无力发动对江南的统一战争,曹操的统一梦想也彻底破灭。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10)

(三)鲁肃设计诓关羽,阚泽预测其不成功。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称:孙权为了收回荆州,先是让诸葛瑾向刘备讨要不成,就想通过向荆州南部三郡派出自己的郡守,来管理南荆州,这些郡守全部被关羽驱逐。为此鲁肃设计让关羽“单刀赴会”,如果关羽不同意让出荆州就杀了关羽。事实正如阚泽所料,鲁肃不仅杀不了关羽,还自讨无趣。

(四)拼上身家性命,也要力荐陆逊任大都督。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称:刘备为报孙权杀关羽之仇,于是发动夷陵之战,东吴又一次面临危机时。在东吴连连失败情形下,阚泽力排众议,力荐年轻将领陆逊担任大都督。陆逊果然不负众望,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阚泽也算是又一次间接救了东吴。夷陵大败后,蜀汉彻底走下坡路,实力大大减弱,刘备也因此病死在了白帝城。

在赤壁大战和夷陵之战中,东吴在面对曹操、刘备大举进攻的危急时刻,阚泽均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可以说东吴两次大战的胜利,阚泽“功”不可没。两大功劳,自然是罗贯中为了塑造阚泽艺术形象而精心编著的。

同样,有关阚泽投奔孙权的时间,安排在诸葛亮归顺刘备同一回,以及阚泽反对鲁肃设计“单刀赴会”,就是想告诉读者,阚泽的智慧可与三国第一智者诸葛孔明相比较!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11)

六、赞誉不绝之谜

《三国志·阚泽传》记载,赤乌六年(243年)冬季去世,孙权痛惜、悲悼,数日都吃不下饭。

据说,阚泽死后,安葬在江苏省苏州市洞庭西山境内凤凰山禹期峰在前湾山下文化寺前,当地俗称将军坟。民国时期“吴中保墓会”曾重新立碑,李根源捐资修复,碑文为保墓会会长吴荫培书。阚泽墓在20世纪60年代因开文化港堆置废土而被埋没,仅余墓碑出落少许,该碑现散落于西山民间。

陈寿《三国志·张严程阚薛传》称:“严、程、阚生,一时儒林也。”也就是说,严畯、程秉、阚泽,都是当时儒林名士。

《三国志·阚泽传》注引《吴录》称:虞翻称泽曰:“阚生矫杰,盖蜀之扬雄。”又曰:“阚子儒术德行,亦今之仲舒也。”意思是说,虞翻称赞阚泽说:“阚生强壮勇武才知出众,超过了蜀地的杨雄(西汉著名学者)。”又说:“阚子的儒术德行,又是当今的仲舒(董仲舒,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了。”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12)

孙登对阚泽的评价:“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意思是说,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琼、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心为国,通达治国的根本。

朱育对阚泽的评价:“其渊懿纯德,则太子少傅山阴阚泽,学通行茂,作帝师儒”。意思是说,至于渊深美好纯洁的品德,那就是太子少傅山阴人阚泽了,他学识通达品行高尚,是担任皇帝老师的儒学学者。

最后,总结阚泽的成功之谜,基本可归结二点:一是勤奋做学问:二是诚意做君子。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岁;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朱熹说:《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13)

(二〇二二年六月十二日星期日于丽水)

注:

①《三国地理志》(梁允麟著《三国地理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记载,后汉会稽郡领县14:山阴、鄮、乌伤、诸暨、余暨、太末、上虞、剡、余姚、句章、鄞、章华、衢县、常山一线以南,福建九龙江下游以北地区。其中山阴(今浙江绍兴),春秋越国都,秦置山阴县,唐分置会稽县,宋、明、清为绍兴府治,1912年并两县为绍兴县。县南有会稽山,传说有禹冢。有浙江,即钱塘江口,《汉志》之“渐口”。

汉献帝时,刘繇及孙策一族先后割据江东,于会稽郡内析置十余县。初平三年(192年),分太末县置新安县,分乌伤县南乡置长山县。兴平二年(195年),分诸暨县置吴宁县。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太平寰宇记》卷九九“处州白龙县”),又分侯官置建安、汉兴、南平三县。建安四年,分太末县置丰安县。 建安十年(205年),分建安县、上饶县地置建平县。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析太末县置遂昌县,析新安县置定阳县。至建安末年,会稽郡至少领有二十六县。(百度百科)

②阚士英《阚峰阚湖寻阚泽》,《中国集体经济》2016年2期

③本文除阚泽在《三国演义》里的剧照外,其他图片均由摄影师余媛提供,不胜感激!

阚泽的历史 解读大学问家阚泽成就之谜(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