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交民巷英国使馆区地图(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
北京日报副刊 | 作者 王佳音
淳亲王府是爱新觉罗·允祐及其后代的宅邸,晚清曾为英国使馆。它位于东长安街14号院,2001年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的组成部分。
允祐是康熙皇帝第七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晋多罗淳郡王,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晋和硕淳亲王,雍正八年(1730年)四月薨,谥度,子弘暻降袭多罗淳郡王爵位。爵位传至奕梁时,为奉恩镇国公,因此府邸又称梁公府。
淳亲王府的兴建年代,在历史文献中并未找到明确记载。但在雍正朝《大清会典》对王府规制的记载中,有“淳郡王府(镶白旗)”的记载,据此推测允祐应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受封淳郡王后,雍正元年(1723年)受封淳亲王前便建设府邸。而这一推测与现存建筑的规制也比较吻合,如正殿、寝殿面阔均为五间,明显小于亲王正殿面阔七间的规制,主要建筑角科斗拱和雀替的样式也符合康熙晚期的特征。不过乾隆京城全图中对这座王府不曾绘制,原因尚不得而知。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次年三月,玉河西岸的淳亲王府(梁公府)以每年1500两白银被租用,建立英国使馆,这是外国在京建立的第一个使馆。
此时使馆基本沿用王府原有建筑,只在王府大门的东南侧新建大门一座。根据英国使馆人员在日记中的描述:淳亲王府分东西两路,东路房屋覆盖绿色琉璃瓦,西路建筑覆盖灰色筒瓦。经中国工匠修理后,东路被用作使馆官邸,西路则用于学生情报官及中国秘书的居住和办公。1861年10月,英国政府又从奕梁兄弟处购买了淳亲王府南侧的房屋,形成了英国使馆的最初布局。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为反击侵略,义和团围攻英国使馆。《辛丑条约》签订后,英国使馆又新占了北侧的翰林院、西侧的銮驾库和蒙古内馆等,在新占区域的西北部新建了学生楼和能够居住500人的兵营,同时还建设了水塔、发电厂和煤场。至此,英国使馆总占地面积达到35英亩,成为北京最大的使馆区。
国民政府南迁后,北京的英国使馆改为领事馆,1941年,日英战争爆发后由瑞士领事馆协助照管。直到1945年重开领事馆。1950年,这里再次成为英国使馆。同年,英国使馆的兵营部分被新中国收回。1959年9月,英国使馆全部迁出,这里成为部委大院。
2004年,国务院对《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迁移英国使馆旧址文物建筑的请示》做出批复,“原则同意对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中的英国使馆旧址公寓楼(6号楼)文物建筑实施整体迁移保护”,之后,此楼(即前文所述学生楼,又称武官楼)被平移至最初位置东侧10.324米、南侧21.5米处。
英国使馆旧址大门为凯旋门样式,灰砖砌筑,墙面有水平凹线装饰划分,中部设水平腰线装饰。门上原有徽章形浮雕装饰,今无存。大门两侧有券窗,顶部出檐,设女儿墙。
旧址保留了原淳亲王府东路的三进建筑,最南侧为五开间的府门,中启三门,门前左右原设置石狮子一对,另外府门西南侧有四角攒尖钟亭一座。门内为五开间正殿,正殿环以围廊,檐下施单翘重昂七踩斗拱。正殿东西二层翼楼各五间,西侧翼楼曾用作教堂。正殿北侧寝门三间,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拱,东西两侧各接顺山房三间。在东顺山房东侧,改建英国使馆时新建二层官邸一座,采用传统歇山顶样式,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寝门内寝殿五间,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两侧各接顺山房三间,院内另有东西配殿各三间。
学生楼位于淳亲王府东路建筑的西北侧,2004年迁建至今址。此楼坐北朝南,二层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拱券等处可见红砖装饰,属西方古典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南立面上下层均采用连拱形式,一层拱券由砖砌方柱承托,二层拱券用石质短柱承托,柱头为爱奥尼变体,柱间还采用花瓶式栏杆装饰。立面中央由直通三角山花顶部的壁柱划分为三开间,采用一大两小的构图布局,顶部山花中间也采用壁柱分割,两侧置圆窗。东、西两端也采用直通顶部半圆形山花的壁柱等距划分为三开间,山花中央设圆窗装饰。
英国使馆旧址作为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由梁公府(淳亲王府)改建而成,至今仍较好保留了清代早期主路建筑的布局、结构和装饰,1860年王府改建英国使馆后又新建了大量西式建筑。这里不仅留下了清代王公的生活印记,也与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存在直接联系,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实物遗存,见证了一百多年前旧中国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的历史,也见证了英勇的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壮举。
(作者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