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从哪来的(什么叫对牛弹琴)
文/肥猪满圈
话说宋有一禅师,也就是和尚,僧名叫惟白,俗姓冉,具体生卒年份不详。惟白写的《续灯录·汝能禅师》里有一句话叫:“对牛弹琴,不入牛耳”。
其实是,你给牛弹一个《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也许牛听了也牛心愉快,但是,这不影响牛继续低头吃草。所谓的入不入牛耳,我觉得这不是牛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不一定准确,据称啊,《对牛弹琴》这个故事来源于东汉学者牟融,他的代表作之一《牟子理惑论》里,讲述了战国时期一个叫公明仪的人,为牛演奏音乐的事儿。其原文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大概意思是: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人,给牛弹了一首叫《清角》的曲子,牛没咋地,低着头继续吃草,就和没听见一样。于是公明仪又换了一首曲子,音乐不再那么美妙,而是换成了蚊子苍蝇甚至是牛虻的声音,牛立刻停止吃草,摇着尾巴,竖起耳朵,防止有牛虻来侵袭自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牛弹琴,不是牛能不能听得懂,而是看你弹的是不是牛能听懂的曲子。
牛虻对于人来说无所谓,但是对于牛,那几乎是致命的,牛,最怕的就是牛虻。我小的时候家里就有牛,我深知牛虻的厉害。我们小的时候把牛虻叫瞎眼虻,和蜜蜂那么大,它的嘴可以穿透厚厚的牛皮,然后把卵产在牛皮和肉之间。
过不了多长时间,瞎眼虻的卵就变成虫子蛹,把牛的皮咬一个窟窿钻出来。那个窟窿眼儿得有直径大约0.3-0.4厘米吧,也就是虫子在牛皮上咬的眼儿,三四毫米那么粗,你觉得那得多疼啊,牛能不怕吗?
而一头牛,整个夏天,估计得有几十到几百个这样的虫蛹钻出,你想想牛遭的罪得多么痛苦。因此,您觉得牛,怕不怕牛虻?
所以说我小的时候,牛每到夏天经常“跑疯子”。所谓跑疯子就是牛突然受惊了,不管不顾了。牛跑疯子的后果非常严重,一个是人完全控制不了牛,而牛也控制不了自己,牛有可能自己撞死,也可能撞死大人孩子,也可能撞树 撞山 撞石头撞房子。因此牛跑疯子以后阶段时间内完全是失控状态,其危险程度10颗星,所到之处,没有生物。
而牛跑疯子的最重要原因,就一个,突然遭遇瞎眼虻的集团式作战,遭遇瞎眼虻的围攻,比如说突然来了10个8个的瞎眼虻,牛被吓坏了,惊慌失措,落荒而逃。
所以说,以上故事,那个叫公明仪的中国古代音乐人如果对牛弹奏牛虻的声音,您琢磨琢磨牛还能安心吃草吗?不得吓死啊?
你给牛演奏《高山流水》什么《梁祝》或者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小城故事》《禅院钟声》等等,我肯定牛听了会很愉悦,但是完全愉悦不到抬头听音乐而不吃草的程度。
其实以后,人们常用“对牛弹琴”来形容那些听不懂的人或者是不相干的事儿。
比如某地一女孩儿,高考高得720分,上清华北大全都绰绰有余对吧?但是,当地在发通稿的时候,本想是自夸,但是夸过分了,就成笑话了。
其实谁考了高分,就是谁自身努力的结果。和这个女孩高考考出好成绩有关系的只有三方,第一是女孩子自己;第二是女孩家庭父母家人;第三是女孩学校和老师,你说和市县教育局教委市县里几套班子领导有啥关系?
你们给女孩补过课还是给女孩上过课?还是指导过女孩儿的学习?这都根本扯不上。因此你的表彰通告里说谁谁谁高考考的好成绩得益于谁谁谁和谁谁谁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得益于县某局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什么倾注等等。什么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如果搁30年前,我差点就信了。
但是现在想想,这都哪儿和哪儿啊?什么烂七八糟的,女孩考高分和这些乱七八糟的烂人有关系吗?我算“社会各界”吧,女孩考720分,和我这个“社会各界”有关系吗?
所以说我看了这个新闻通告,觉得太可笑了。女孩考高分,你当地领导还得要分一杯羹吗?你帮她替考的咋地?这得多么荒唐,不是无知,而是无耻了。
当然了,我得自罚三杯,我这也属于对牛弹琴,听不懂也不是牛的问题。
而最让我难以接受的还不是这些,我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即使你有再多的证据,你也说服不了一个白痴》。
我们天天喊自豪感,其实啥是自豪感?啥叫民族主义?那些你引以为骄傲的事情,比如造纸 印刷 火药 郑和下西洋 汉武帝征匈奴 地震仪 浑天仪 《本草纲目》 孔圣人等等,哪个你做过?还是你见过?
而与此相反的是,我们又对一些我们从没见过的人恨之入骨,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大家都懂。
这就奇怪了,让你骄傲的事儿你一件没做过,而让你恨之入骨的人你一个没见过。问一下那些人,你有脑子吗?
所以说什么叫对牛弹琴?以前我们被人误解,我们恨不得揪住对方的衣领,和人家解释三天三夜,但是,解释的通吗?人家信吗?
这不就叫对牛弹琴吗?
而现在,我们不再解释,而是转身就走,我们不再“换曲子”期待牛能听得懂,因为,我不想为你耽误时间。
其实时间是什么?不就是生命吗?
包括这几天很火的山东让自己女儿替苟女士读了大学的那个80岁的老老师,很多人骂他无耻卑鄙,其实这也是对牛弹琴。这个80岁的老老师,他已经80岁,可以说他为女儿,不惜牺牲生命,这不用任何怀疑。80岁老人经此之一战,这可能是他此生最后的一次战斗了。
谴责他,其实也是对牛弹琴。是什么原因让高考这种好的制度产生了罅隙,这才是我们该思考的。
这几天,内蒙一个女干部叫许爱莲违法违纪,已经被立案调查。通稿是这么写的,我觉得太有新意了:“经查,许爱莲身为……干部,丧失理想信念,禁不住诱惑,甘于被“围猎”,严重违规什么什么……”。
这里有一个词儿,简直是太有意思了,那就是许爱莲甘于被“围猎”,我深深地感叹中文的伟大!也许是她的名字出了问题,许爱莲,允许爱连续,我的理解对吗?
关键是,你觉得她想被“围猎”啊?问一下全天下,有一个女的愿意被多人“围猎”吗?您这不也是对牛弹琴吗?
“牛”,有办法吗?
北京作家编剧老李
29062020於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