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荠菜煮鸡蛋有什么说法(祭日吃春菜)

3月20日,迎来“春分”节气。这天,我国民间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但却流传下来一些颇有意味的习俗,有的保留至今,如“祭日”“吃春菜”“竖蛋”等。

早在三千多年前,周天子就在“春分”时“祭日于坛”。这一典礼延续到清代,且为皇家专享。清代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经朝廷批准建立的祠庙,“春分”时皆由大臣致祭,世家大族宗祠可自行祭祀。

清明节荠菜煮鸡蛋有什么说法(祭日吃春菜)(1)

海报制作:方金洋

“为使人们了解传统礼仪,近年,北京日坛多次在‘春分’时复原清代祭日场景。”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说。

在民间,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特点,人们进行各种特色活动,以丰富日常生活。先说吃,罗澍伟介绍,在岭南地区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俗称“春碧蒿”,与鱼片“滚汤”为“春汤”。民谚说:“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牲畜和鸟类也要“犒劳”一下。进入春天,耕牛开始劳碌“遍地走”,“春分”时要喂食糯米团,同时用糯米喂鸟,藉以粘住鸟嘴,免得其破坏谷穗。

再说喝。江南乡间有在“春分日”酿酒的习俗,“‘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有的地方还要用酒、醋祭祀先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明节荠菜煮鸡蛋有什么说法(祭日吃春菜)(2)

海报制作:方金洋

“春分到,蛋儿俏”。很多地方有“春分竖蛋”的习俗:选一新鲜鸡蛋,在桌上轻轻竖起。据说竖好的话,可十几天不倒。

罗澍伟说,“春分竖蛋”代表这天昼夜平衡,因此“秋分”也有“竖蛋”习俗。经观察,蛋壳本身虽为曲面,实际上凹凸不平,只要耐心找到与桌面接触部分的3个突出点,加上蛋黄下沉后降低鸡蛋的重心,就能把鸡蛋立住。

清明节荠菜煮鸡蛋有什么说法(祭日吃春菜)(3)

海报制作:方金洋

“春分”时节,民间还有放风筝、踏青、斗草、“送春牛图”、屋顶栽种“戒火草”、敲打响器“逐疫气”、拜神祈福等习俗。“有些习俗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已被淘汰,但毕竟也表达了人们在春季来临之时,祈求平安和吉祥的美好心愿,也给我国传统节令增添了斑斓的色彩。”罗澍伟说。

监制:胡清海

统筹:刘心惠、刘元旭

记者:周润健

编辑:李民、唐健辉

新华社国内部、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节令工作室出品

来源: 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