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

关于彰武路,曾经写过ABC三篇文章,但那都是从“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如今彰武路已是一条集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航空力学学院、同济设计创意学院、同济创意工场、研究生、留学生楼、上海建筑设计院、同济联合广场等产学研商住为一体的现代化马路。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1)

今彰武路西头

但是,彰武路上还有我许多的个人记忆。 我相信,每个人的记忆都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时候的记忆,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幻觉,离真实发生的一切有距离。但是记忆毕竟又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对过去的记忆,是一种经过取舍、重新构建的个人印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2)

今彰武路景

所有的记忆均由空间承载。马路是城市最主要的空间,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往往就蕴含着某种意义和精神。城市文化的底蕴,仍然在大多数人沉默不语的集体行为和意识之中,在缓缓变化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梳理一下私人记忆,让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模糊和脆弱的记忆有新的起点,也是有意义的,它既是“集体记忆”的补充,也是个体生命的再体验,人在回忆中感受到时间的长度与深度。没有私人记忆,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当我们敢于捡回自己的私人记忆时,生命只会变得更强大富有。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3)

今彰武路景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4)

今彰武路景

1979年9月7日,在历史上可能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好像没什么国家大事发生;但是对于我却是一生的一个新起点。因为这一天是我到上海航空工业学校上学报到的第一天。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5)

昔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园景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6)

今上海同济大学航空力学学院大门(原上海航校)

上海航空工业学校位于上海市东北角的杨浦区彰武路100号。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彰武路。彰武路东起杨树浦港,经铁岭路、鞍山支路、鞍山路、阜新路,至四平路。全长757米,呈弧形走向。路址原系村庄、田野和河浜。因1954年这里建造同济新村、鞍山新村等工房而建筑,又因这里地处上海东北角,对应中国地图上的东北辽宁省,所以几条交错的马路名都取之辽宁省地名。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7)

今彰武路景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8)

1980年代彰武路周边地图

说实在的,彰武路既没有奇观也没有惊艳,只是一条商店零星、人烟稀少的马路。记得当时路过阜新路口的同济外国留学生宿舍区,没见一个外国留学生,以后也没见过。但是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我的脑中忽然就产生了一个概念,从此彰武路将是我除了家以外的另一个“据点”了,也是我少年和成人的“分界点”。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9)

今彰武路景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10)

今彰武路景(原留学生住处)

之前的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小学、中学基本上一直在方圆几百平方米的区域里打转。考上了上海航校,每周一次从闸北的家需由13路电车换55路公交车,横穿大半个上海,才来到彰武路上的学校,空间和时间上的转换,尤其是住校生活,使我有一种被“独立放飞”的感觉。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11)

原上海航校楼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12)

今彰武路景

其实,校园生活总是大同小异,但是很快我们就进入1980年代,这个年代在如今史学家的眼中是一个“一切都在蓬勃向上”的年代,对我们而言则是“以前不让看的书可以看了,不让看的电影可以看了,不让穿的衣服可以穿了”。年轻的心似乎憧憬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激情中。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13)

原航校校园(架在杨树浦港上的桥)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14)

今四平路上的同济大学

我清晰地记得1980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当时的中国足球队经过激烈艰苦的赛场拼搏,反败为胜,最后以四比二的比分大胜西亚某国足球队之后,同济大学和我们学校的一些学生兴奋得冲出校园,因为在这一瞬间,真的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很自豪。所以大家不约而同地在“丁”字路口相聚欢呼,似乎要宣泄心中的兴奋。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15)

今四平路景

当时我也跟班上两个要好同学夹在人流中,涌到同济大学校门前,但是大家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后来有些激情难耐的同学就拦住行驶的55路共交车,硬是挤上车,预想着外滩一定有场狂欢……尽管后来事实证明,当晚外滩并没有“事件”发生,但这一刻的欢腾景象却让我领教了什么是青春的激情。这也许算是我记忆中彰武路最“火”的一个夜晚了,以后再也没有过。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16)

今四平路、彰武路口景

一切在于现在。随着岁月的更迭,许多不起眼的往事像底片显影一样清晰起来,让人感觉亲切温馨;隔着岁月的沧桑,我仿佛看见了那个稚气青葱、外表沉静内心躁动的自己,总是在彰武路上步履轻松却行色匆匆。那时候乘55路公共汽车从四平路站下来之后,总是要从彰武路头走到彰武路尾才能到学校大门。正是考虑到彰武路地偏人少,唯恐夜晚出治安问题,学校允许我们将本应周日晚上的返校推迟到周一早晨,所以每到周一早晨,大多数同学总是匆匆而归。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17)

学校对门的同济新村专家楼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18)

学校对门的同济新村专家楼

记得当时从校大门出来,对面就是红砖围墙,围墙内也是一些红砖三层楼房,听说那是同济大学的专家楼,著名建筑学家、现代园林之父陈从周先生等就住在里面。但当时四周很安静,从来也没有听见围墙内有什么动静。我也从来没有产生去围墙内看看的想法。因为每周一早晨总是要踩着点进教室,而周六中午放学回家又是归心似箭。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19)

陈从周故居现貌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20)

陈从周故居现貌

然而润物细无声,在两年半的时光里,彰武路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渗入在我记忆的深处,因而彰武路一直有让我怀念的地方。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21)

今铁岭路景

那是金秋时节,下午课结束之后,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同学们大都回寝室去了,我却时常喜欢一个人走出校门,沿着彰武路,迎着渐渐变幻光泽的夕阳,一路向西漫步。但我一般也就走到四平路口即止步了。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22)

今同济新村处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23)

今同济新村处

当时四平路、彰武路东北角上有一个小小的邮局。我先在邮局门前的报栏里浏览一会儿当天的报纸,偶尔会向门口的信筒里投一两封写给已经考入他方学校同学的信,那时候没有手机网络,只有手工“通信”。然后在隔壁的小商店里买一包柿饼或其他零食,就原路返回了。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24)

今彰武路上的邮局

当时的彰武路上几乎没什么商业网点,车辆也很少,有些路段好像还有农田,所以周遭很安静。一路上,我一边嚼着甜糯的柿饼,一边目送着夕阳的余辉……心境是悠闲轻松的。一来晚餐前的这一段时间本身就是自己安排的“自由时间”,二来年轻还不知道愁是什么,每月拿着十几元的“助学金”,好像也够在学校的食堂里对付一月的伙食了,这不竟然还能再从牙缝里“挤”下零钱买柿饼吃呢!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25)

今彰武路、阜新路口景

而有时走到鞍山支路口我会向南拐,沿着鞍山支路走进鞍山文化站,直奔图书馆阅览室,花一分钱看一本最新的杂志,什么《八小时之外》、《大众电影》、《文化与生活》、《世界知识》……印象中那个阅览室不大,桌椅普通,但朝西的窗户上挂着花布窗帘,安谧又幽静。当时一本杂志要几毛钱,花一分钱看一本杂志也还划算,因为杂志都是当时最新的热门杂志,品种远比学校图书馆的杂志要多、要全。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26)

今鞍山路景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27)

今鞍山文化馆

因为花了钱,看杂志就特别专心仔细认真,仿佛硬是要把“一分本钱”看回来,真是到了“一目十行、废寝忘食”的地步。往往一边看杂志,一边看着手表,学校食堂开饭的时间快到了,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图书馆。这时候窗外的暮色也渐渐迷离起来,我不由自主地加快步伐向彰武路走去,因为“精神聚餐”之后立即就想回学校食堂来个“饕餮盛宴”!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28)

1980年代出版的杂志

呵,记得每到周六中午放学回家时,我总是与一个平时比较要好的同学走一段彰武路,然后在鞍山支路口分手,因为他家住在浦东,要到大连西路乘车,而我则继续向西到四平路乘55路车。因为明天是星期天,想着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周六这半天心境特别悠闲,竟感觉比星期天要快乐,因而这一段的彰武路在记忆中总是一晃而过。

还记得有时晚自习前,与一喜欢诗歌的同学在校门前漫步。当时彰武路尽头是一片农田,空旷寂静 ,阒无一人。那同学喜欢对着田野朗诵他刚背熟的一首现代诗。

还有刚住校那会儿,每周一早晨在哈尔滨路换乘55路调头车时,总会碰到高中一个已经考上同济大学的中学学姐。我们经常在车上站着谈论高中的往事和当时大中学校的行情。总是感觉车很快就到了四平路彰武路口。下车后她向西,我则向东,迎着早晨的太阳走向学校。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29)

今彰武路景

到了1981年深秋,所有的考试已经完成,我们进入毕业设计阶段,课业的压力一下子没有了,我就花6元钱,买了一张月票,天天早上来学校,傍晚放学回家,像“上班族”那样,一天两次穿越彰武路。这时候的彰武路在感觉里真的变得像空气一样熟悉亲切而须臾不离。

不久,我就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在上海正北部的一家工厂工作,从此远离了彰武路。

上海有几个兴业路(个人记忆中的上海东北角上的彰武路)(30)

今彰武路、铁岭路口景

40年一晃而过。其实,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人生之路总是大同小异,套用一句张爱玲的话,人之一生所经历过的街衢也许就那么几条,不思量,自难忘。每个人的生命总是在具体而特定的空间里流逝,彰武路就是我青春记忆的空间背景,这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人生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于时间的感觉难免有点伤感虚无和不真实。但又正如村上春树所说的,我们是以有血有肉的个人记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假如没有记忆的温煦,太阳系第三行星上的我们的人生难免成为寒冷得难以忍受的东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