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礼仪都有什么讲究(丧事礼仪在左)

丧事礼仪都有什么讲究(丧事礼仪在左)(1)

我国古代,每逢改朝换代,出于除旧布新的缘故,总要对前朝的东西进行调整,这里面就包括历法和礼仪等等。比如历法,夏朝以正月(一月)为岁首,商朝调整为腊月(十二月)为岁首,周朝又调整为冬月(十一月),秦统一中国后,改十月为岁首。可能历法调整对社会生活影响较大,所以汉以后不再调整历法首月。所以,看先秦的典籍资料,一定要知道历法上的“建正”问题,如“七月流火”,绝不是天气热得像下火一样,而是天气转凉的意思,这就是历法差异。

而在礼仪的左右尊卑上,各朝代调来调去,具体细节上很难理清。一般说来,大致情况是:夏商周时期,包括春秋战国时期,文官尊左,武将尊右;秦代尊左,汉代尊右;南北朝时期文官尊左,武将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民国和新中国,以左为尊。总体上看,尊左是个大趋势。目前的社会生活中,一般礼仪习俗,也是以左为尊。

在礼仪中,左右尊卑的设置十分重要。司马迁在《史记》关于“鸿门宴”的描述中,通过座次的安排来展现项羽的性格,非常精彩。“鸿门宴”的座次是:项羽、项伯东向坐,刘邦北向坐,范增南向坐,张良西向坐。楚汉时期仍属于秦代,以左为尊。即以面南的大门为参照,从门外往门内看,东面为右,西面为左。正常的待客座次是:客人坐左面,即西面,也就是东向坐,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主人坐在客人的右面,即北面,也就是南向坐,以示谦恭;客人的陪客坐在主人的右面即客人的对面,即西向坐,也是表示尊敬;主人的陪客坐在客人陪客的右面即主人的对面,即客人陪客的下面,也是表示谦恭。《鸿门宴》中,项羽自己东向西坐即客人的位置,而客人刘邦却被安排在张良下面屁股对门主人陪客的座次上,从礼仪的角度来说是最贱的座位,其内涵意义十分明显:其一,你刘邦是我项羽的部属,是一家子的本家小弟弟,你要尊敬我;其二,老子就不把你刘邦放在眼里,你能怎么样。从司马迁的描述可以看出项羽骄横自大、刚愎狂妄、蔑视刘邦的心里心态。

在礼仪设置上,丧礼和军礼非常特殊,一律以右为尊也一直以右为尊,没有尊左的要求。 就礼仪礼节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来说,军事和丧事尊右是一般要求,直至现在,军校步兵操典的队列还是要求“立正,向右看齐”。日常生活中,一般列队都是“立正,向右看齐”。

丧事活动中,涉及左右关系事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灵堂主家人员丧位,动柩朝祖(上庙)、出殡、路奠、下葬时主家人员丧位,男在右,女在左。即以灵位或灵柩头向朝南为参照,男性人员丧位在右面即东面,女性人员丧位在左面即西面。

(2)孝子站位,老大站在中间时,右边是老二,左边是老三,再右边是老四,再左边是老五,依次排列。

注意,丧事仪礼以右为尊,但祭祀仪礼是吉礼,以左为尊。如“昭穆”制度,先左后右,即祠堂牌位的摆放以及家族坟墓次序的安排,是始祖或宗祖在中间,按辈分“左昭右穆”,即以始祖或宗祖为参照,儿子在左面,孙子在右边,重孙在左面,玄孙再右边,以此类推。

(3)丧事行礼时,需要行拜跪礼的,习惯上以先下右膝为礼为尊,即丧礼下跪先跪右膝。

(4)各种丧事对联和丧事语录,均标注在祭品祭物的右面偏上,左面偏下落款。

注意,实际生活中,有“男左女右“的习俗讲究,但在丧事礼仪和军事礼仪中,没有男女分别,均以右为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