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文镇横庄村(隆文横庄亮餘莊)

  前几天跟堂兄一起早茶,他诧异的告诉我在网上无意中发现了一篇关于隆文亮餘莊介绍的文章,大为赞赏,今天闲来无事(其实我都很闲)从网上把那篇文章挖了出来,看了3遍,很有意思,想着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写点什么东西。

我的文笔真的很差,从小到大的作文只有一篇给老师在课堂上念了,并张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记得很清楚是小学四年级学校组织去雁洋灵光寺旅游后要求写的游后感,我一直没告诉老师其实那地方我去了2次,哈哈,所以印象深刻一点。最近几年都没写过超过1000字以上的文章,现在想想还真是有够懒的,难得今天能静下心来把一些快要忘记的事情写下来。

隆文镇横庄村(隆文横庄亮餘莊)(1)

↑ 隆文横庄东衙田(周逸帆拍摄)

我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三位姐姐,大姐在1岁的时候抱养给姑姑了,后来姑姑一家去了香港。二姐三姐分别大我11、8岁,母亲经常说我是忘了出生的那位。小的时候家境不好,双亲都是农民,都要出门干活,所以是二姐、三姐带大我的,因为还有家务活,所以分工二姐干家务,三姐带小弟(个人感觉是三姐脾气好点,带小孩比较有耐心,哈哈),时至今日二姐还后悔当年太傻,应该去带小弟的。

上面说的三姐脾气好,经常被我去母亲那告“御状”。想起件事情,我是记不清了,是母亲告诉我的。那正是包青天在电视上热播的时候,我在傍晚时分举着张白纸跪在母亲回家的路上,高喊:“母亲大人,怨枉啊”并诬陷三姐用扁担抽我,结果母亲用扁担追着三姐打,而我则在后面跟着笑,现在想想还真是个欠抽的小P孩,是我的话绝对忍不住,抽他,呵呵。

隆文镇横庄村(隆文横庄亮餘莊)(2)

↑ 隆文横庄东衙田(周逸帆拍摄)

到三年级的两位姐姐都因为进学离家到了外地,家中只我这么个小孩,附近邻居的小孩也大多出门打工或外地进学了,母亲当时是不准我去找村子里的小孩玩的,怕我学坏,除了亮余庄的那俩兄弟,就是上文的儿时玩伴。

亮餘莊是祖父的堂兄所建的庄园名字,其中横庄村亮餘莊距离东衙田大概150米左右,那俩兄弟是曾孙辈,所以做哥哥的尽管比我大2岁,却还是要管我喊叔的。俩兄弟哥哥叫阿灯,弟弟叫阿湘(后来知道这两字都是错的,汗!!)。当年的亮餘莊是我儿时的迪士尼乐园,偌大的亮餘莊只有阿灯他们一家(据说有好多个亮餘莊,这个和镇上那个都是三房黄三伯姆的,黄三伯姆身边就一个孙即阿灯的爸,其他都在南洋)。

隆文镇横庄村(隆文横庄亮餘莊)(3)

↑ 隆文横庄亮餘莊一角(周逸帆拍摄)

亮餘莊空了一排横屋是没人住的,横屋里堆放的木尺和瓦片就成了我们派兵布阵、攻城夺地的道具。木尺堆起的是一个个城池,瓦片是一个个士兵,外面捡来的石头是带队的将军,我们仨在里面大战,各领各的兵将做起了大王,在连小霸王学习机都还没有的年代,木尺瓦片石头就是我们少年时期的玩具。

另外,亮餘莊附近的萧氏私塾也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那里堆放的的书籍,那里陈列的照片,那里的毛笔,都是我们年少时期最美好的回忆。

隆文镇横庄村(隆文横庄亮餘莊)(4)

隆文镇横庄村(隆文横庄亮餘莊)(5)

↑ 隆文横庄萧氏私塾废墟(周逸帆拍摄)

阿灯是一个想象力很丰富的小子,那些玩具都是他开发出来的吧,而且画画特别好,画出的士兵、将军甚至毛主席之类什么的惟妙惟肖,就是少时性子软点,经常被人欺负,有件事记得特别清楚,我为他打过架,哈哈,阿灯的同学欺负他,我看不过去,跟他同学干上了,额,貌似最后没打赢,悲剧了。

阿湘是个狂战士,一变身天皇老子都得闪,曾拿着把剪刀从亮餘莊追杀我到东衙田,写到这里,我低头看了下,还好,二哥在家的~。

隆文镇横庄村(隆文横庄亮餘莊)(6)

↑ 隆文横庄萧氏私塾废墟一角(周逸帆拍摄)

大概六年级时阿灯一家搬离了亮餘莊,到了镇上住,我们的往来就少了很多。

我也就开始了在家宅的生活,电视和武侠小说成了我的最爱。我的大伯,曾是国军的一名军官,后在四川的一矿场退休回了老家,终身未娶。他喜欢看武侠小说,房间里放了一壁橱子的小说,大概有百来本吧,都是些金庸、梁羽生、古龙的作品,第一部小说是在6年级时看的天龙八部,江湖世界真是好玩啊,我要会武功该多好啊……—— 完

隆文镇横庄村(隆文横庄亮餘莊)(7)

隆文镇横庄村(隆文横庄亮餘莊)(8)

【作者简介】萧畅,常用笔名:心安。广东梅县区人,中共党员,现居深圳。文学爱好者,梅州文学网(嘉应文学网)特邀编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