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史话64京西南的创新发展(丰台史话64京西南的创新发展)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与丰台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共同推出有声栏目《丰台史话》,

为您讲述

发生在丰台的红色故事……

丰台史话京西南的创新发展

本期《丰台史话》我们来讲述《京西南的创新发展:架车机撑起中国高铁脊梁(上)》

说到中国高铁,我们能想到的是它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安全可靠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一些人或许不了解,在这些“闪电侠”背后,有很多设备在检修服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就像汽车跑到一定里程数要定期保养维修,高铁列车跑够一定里程数,也需要检修。把汽车架起来需要千斤顶,而面对高铁列车这样的庞然大物,则必须使出“杀手锏”——地坑式同步架车机。这种被称为“擎起中国高铁脊梁”的重大设备,不仅为高铁检修提供了可能,也为高铁列车长时间安全行驶提供了保障,延长了服役年限,保障了旅客的乘车安全。这样一台重要设备,并不来自国外,其研发部门就是位于丰台科技园内的北京铁道所。

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铁道所”,创建于 1989 年,是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民营科技创新百强企业,已通过 IRIS 认证、信息系统集成贰级资质、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防工程企业和铁路运输安全设备生产企业等资质认证。2002 年,正式入驻万众瞩目的丰台科技园,成为园区的先锋企业。2008 年成为北京市专利试点企业,2009 年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试点企业,2010年 10 月,评为北京市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被列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试点企业。2016 年 12 月,评为全国博士后工作站。研发项目主要包括高铁动车组、和谐型交流大功率机车及城市轨道交通等专用设备及环保节能产品、电子信息工程和机车配件。经历一次次成长的磨砺,北京铁道所通过自主研发,诞生出一个个高精尖技术和产品,早已领跑国内外轨道交通重大装备。仅“地坑式同步架车机”一项就创下了国际上兼容车型最多(CRH1、CRH2、CRH3、CRH5)、举升长度最长(十六编组)、同步控制精度最高(±1 毫米)三项“世界之最”,擎起中国高铁的脊梁走向世界。

2007 年 4 月 18 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发展主要干线开行时速 200 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大面积开行 5000 吨级货物列车。这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路提速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四种动车组已成为国家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主要牵引动力。然而,多种型号的动车组一旦检修,均会出现由于“底盘低”,工人无法进入到车体下方检修的问题。这意味着,日后每个阶段的检测维修,都要拆解进行,费时费工,研制先进的动车检修设备成为当务之急。一切从零起步自主研发!北京铁道所一方面与中国航天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二七机车厂等组建产学研合作团队,另一方面到国外学习取经。整整三年,研发团队经历了一次次挫折与一个个不眠之夜,最终,北京铁道所研制出国际上兼容车型最多、举升长度最长、同步控制精度最高的地坑式同步架车机。2009 年 10 月 22 日,北京动车段内,北京铁道所研发的中国首例八编组高铁动车组地坑式同步架车机一次架车成功。第二年 10 月 15 日,在湖北武汉动车检修基地,重达 2000 多吨、由 32 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弯臂式地坑同步架车机将重近千吨、长达 400 多米的十六编组和谐号动车组一次成功举起。

丰台史话64京西南的创新发展(丰台史话64京西南的创新发展)(1)

预知后事如何?

请持续关注我们哦!

丰台史话64京西南的创新发展(丰台史话64京西南的创新发展)(2)


来源:北京丰台

丰台史话64京西南的创新发展(丰台史话64京西南的创新发展)(3)

北京市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