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难得糊涂:扬州八怪郑板桥最为出名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难得糊涂:扬州八怪郑板桥最为出名(1)

郑板桥像

“扬州八怪”中以郑燮(郑板桥)最为出名,诗文书画俱佳,恣情山水,多与骚人游;最爱画兰竹石,凛凛有生气,书法自创“六分半书”,隶楷参半,在画史和后世的影响都是首屈一指。相比起“四王”摹古的笔墨情趣,郑燮的艺术当中讲究“删繁就简“,他更加看重笔墨与思想精神层面的联系,他认为只有豪放旷达的笔墨才能表现出他心中的高傲不逊之气。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难得糊涂:扬州八怪郑板桥最为出名(2)

郑燮 竹石兰蕙图

郑燮独爱“石”、“竹”、“兰”,笔下的石主要取法倪瓒,以简劲线条勾轮廓而不加渲染;又用斧劈皴简单皴擦,且“石不点苔”,与兰竹相得益彰,凭添雅气。他笔下的竹,用笔简介、旷达,多瘦削孤劲,树稀叶少,蕴含一种豪放凌云的不驯之气。而他笔下的兰,花疏叶秀,刚中带柔,动中有静,给人以洁净幽柔之感。在郑燮众多存世画作中,竹石兰是永远的主角,这张《芝兰峭壁》即为其中的扛鼎力作。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难得糊涂:扬州八怪郑板桥最为出名(3)

郑燮 芝兰峭壁

赏析:《芝兰峭壁》采用的是板桥经典的边角式构图,悬崖峭壁之上,几株芝兰生机勃勃盎然其间。峭壁之石虽以简单的几笔皴擦出来,却给人坚挺的感觉,“秉得坚刚性”。石中芝兰虽寥寥数笔,却独具精神,“有数里之香”。兰叶作钉头鼠尾描,洒脱中见其秀气。兰叶之妙以墨挥毫,借草书笔法运之,多而不乱,少而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既添画面之美,又增胸次之香,在峭壁当中独独绽放的芝兰,不正是画家那“不因循苟且”的性格的写照!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难得糊涂:扬州八怪郑板桥最为出名(4)

《芝兰峭壁》 局部

世人皆知板桥郑燮以诗书画闻名于世,却不知他对于禅学也颇有研究,郑燮喜爱禅林,他与和尚道士交游广泛,他的许多题画诗对于这一点都有体现,被他写进诗中的僧人据统计多达二十余位,其中包括当时的大禅师无方、博也、松风、弘量等。《芝兰峭壁》中的题画诗是板桥常用的题画诗之一,也是比较有名的一首禅诗。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难得糊涂:扬州八怪郑板桥最为出名(5)

《芝兰峭壁》 局部

此轴诗曰:“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忘其香。夫芝兰入室,室则美矣,芝兰弗乐也。我愿居深山密树中,有芝不采,有兰不折。各全其天,各适其性。乃为诗曰:高山绝壁见芝兰,竹影遮斜几片寒。便以乾坤为巨室,老夫高枕卧其间。”此诗颇具禅意,画家以此诗赠与友人夏玉,而此作尺寸之巨大,尤可见上款人的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此轴题字为典型的“六分半书”,蒋宝龄《墨林今话》评价为“书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极瘦硬之致,亦间以画法行之”,此轴书法用笔凝重,乃以《瘗鹤铭》而兼黄庭坚笔意,又能化入分书中,结体或疏或密、或正或斜,都一任自然,而墨色章法错落有致,恰如其画法,可谓炉火纯青,的为合作!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难得糊涂:扬州八怪郑板桥最为出名(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