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祛湿热(梅雨季学祛湿)

窗外下着雨,阳台上晾满了未干的衣服,感觉自己快要发霉了。

梅雨季节祛湿热(梅雨季学祛湿)(1)

图片来自网络

手上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小水泡,舌苔发白还有齿痕,疲乏打盹。

湿气就这样不知不觉在体内生根发芽,为各种病症打开了通道。

翻开黄历, 2019年五行属土,也就意味着今年湿气特别重,而湿气最猖獗的季节就是夏季,尤其是6、7月份的梅雨季。

这时,你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祛湿网红:红豆薏仁。

早上煮起了红豆薏仁粥,下午泡起了红豆薏仁水,你以为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好了。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为什么呢?

因为使用红豆薏仁要看体质,更要讲究方法。

先来看薏仁,能祛湿、健脾、养心,功效看起来很让人心动,但别忘了,薏仁是寒性的!十女九寒,尤其是冬天还爱穿裙子的年轻女性和夏天吹着空调的上班族,要特别注意了。

梅雨季节祛湿热(梅雨季学祛湿)(2)

薏仁

很多人在去年冬天就累积了不少寒气,到了来年夏天,天气炎热,因为贪凉,空调、冷饮使得体寒愈发严重,这个时候再天天吃薏仁,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首先得去寒,怎么去?

在春季的时候可以吃荠菜,最好选用整株,带根和花的荠菜,放水里煮十几分钟,荠菜水自带鲜味,可以直接喝或是用来煮汤,也可以用来煮鸡蛋,某些地方就有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荠菜是天赐的神菜,可以去寒也可以去热,适合各种体质的人群作为保健的第一步来食用。就连产后滋补前也适合来一碗荠菜水。正因为如此,它顺时生长在了第一个季节:春。

梅雨季节祛湿热(梅雨季学祛湿)(3)

荠菜

如果你已经错过了春季去寒的机会,来到了夏季,那么可以吃生姜,尤其是从立夏到入伏前这段时间。

姜枣茶,带皮的老姜3、4片,红枣5、6颗,切片,加水煮半个小时以上,一款最适宜夏天早晨的养生茶品就完成了。

但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担心农药问题,可以先用小苏打粉搓生姜和红枣表面,冲干净后,放在面粉水中浸泡十几分钟。

二、姜枣茶要趁热喝,不能喝冷的。

三、因为红枣容易生湿,所以这里建议只喝水,不吃枣。

四、最好在11点前饮用。

梅雨季节祛湿热(梅雨季学祛湿)(4)

姜枣茶

夏天还有大量的新鲜嫩姜上市,我们可以好好享用,仔姜炒五花肉,醋泡嫩姜,都是非常健康美味的选择。

寒气去除后可以适量吃些薏仁,但不是直接放水里煮,而是把洗净的薏仁先放锅里小火干炒,炒至变黄即可。这样既可以加强薏仁的祛湿功效,又减弱其寒性,可谓一举二得。

红豆,性平,健脾益气、利水除湿。可以放心吃,但也要注意二点:

一、用于祛湿的红豆是指赤小豆,呈圆柱形,细长,而非椭圆形的红豆。

梅雨季节祛湿热(梅雨季学祛湿)(5)

红豆

二、红豆属于感光食物,可增加黑色素的生成,容易令肌肤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侵害,所以食用后避免日晒,或选择在晚上食用。

其实,除了众所周知的红豆薏仁外,以下三样食物才更适合各种体质的人来祛湿:

一、茯苓,最好是云南的土茯苓。

茯苓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品,利水渗湿的药效很平和,不会对脾胃造成伤害。对心脏、肺部、脾肾等都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真的茯苓粉是不溶于水的,可以拌在粥里或者烙饼。

梅雨季节祛湿热(梅雨季学祛湿)(6)

茯苓

二、花椒

花椒有祛湿、通气的功效,非常适合不爱运动,湿气重的人食用。花椒籽在祛湿这方面的功效更强。直接服用花椒还能杀虫,但建议每日在7粒以内,多了会导致便秘。

花椒分为红花椒和青花椒,红花椒可以高温久煮,但青花椒不耐高温。

花椒除了食用外,还可以用来泡脚。不仅能够去除湿气,活血通络,还有杀菌的功效。

梅雨季节祛湿热(梅雨季学祛湿)(7)

花椒

三、芡实,也叫鸡头米。

芡实,别称 “水中人参”,其性能与莲子相似,性平,涩而不滞,祛湿兼补脾肾,任何时节都适合食用。但芡实不太好消化,所以消化功能差的人容易出现腹胀等不适症状,不建议多食。

梅雨季节祛湿热(梅雨季学祛湿)(8)

芡实

除了以上这些食疗方法外,想要彻底去除湿气,还有二个好方法:

一、运动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加速湿气排出体外。但运动不是出汗越多越好,因为汗血同源,紧记“过犹不及”这四个字。

梅雨季节祛湿热(梅雨季学祛湿)(9)

二、泡脚

睡前泡脚,既助眠又祛湿。但不可水温过高,时间过长,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年朋友。

窗外继续下着雨,衣服还是没有晾干,但你我都已一身轻松。顺时饮食、作息、运动,身体会给你最好的回馈。


文/赛小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