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俗语故事全集 强龙敢压地头蛇

丁日昌(1823至1882年)字禹生、再生,号持静,丰顺汤坑人,早年是惠潮嘉兵备道署中文职人员,咸丰四(1854)年陈阿十农民起义军进攻潮州时他募集家乡勇士三百人死守湘子桥东宁波寺有功,得到清政府的破格提升,镇压吴忠恕起义后调任江西万安和庐陵等县知事,继续与太平军作战,先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和提携,后来又得到李鸿章看重,同治元(1862)年主持上海机器局(今江南造船厂),后升直隶州知州(五品),同治四年任两淮盐运使(四品),两年后升为江苏巡抚(省长,三品)当时才四十五岁,光绪元(1875)年任船政大臣兼福建巡抚(从一品),四年后回揭阳养病,两年后被任为直隶总督(正一品),任命书到时他已去世两天了,时年六十岁。

自上海开埠后,潮州藉商人就在县城小东门大境路天后宫东侧设立有潮州会馆(该会馆在清政府镇压小刀会起义后十年找到会馆赞助起义证据而被毁,上海的潮州路也被改名为肇周路,今上海有广东路和汕头路而无潮州路。)当时上海青帮和红帮势力很强,潮州人自成一帮,故被他们仇视,大境路当年至今是菜鱼肉市场,他们就把垃圾都倒在潮州会馆门口,后来垃圾堆积如山,又脏又臭,会馆出入只有一条垃圾中的小路,因当时清政府刚镇压小刀会起义,而小刀会首领刘丽川是广东人,有四成小刀会员是潮州人,起义失败后抬不起头,只好请江苏巡抚丁日昌设法,请这条强龙来压地头蛇。

丁日昌为了给乡亲撑腰,便想了一计,他指示上海县说因梦见马祖指示:每三天巡抚衙门要到大境路天后宫进香,这可急坏上海县,马上叫青帮和红帮的头目来,交代他们要把大境路打扫干净,今后也不可在天后宫前堆垃圾,以免得罪天后和巡抚衙门,丁日昌届时也没有去,叫上海道道台代他去,从此大境路潮州会馆前一直干干净净,当地潮州人至今还流传这个“强龙巧压地头蛇”的故事。

同治四(1865)年即天京陷落后隔年,太平天国最后一支部队:康王汪海洋部进逼饶平三饶,潮州副总兵方耀从大埔带兵阻击,后与湘军鲍超部在五通庙全歼汪海洋部队,结束长达十四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垂帘听政的慈禧决定召见方耀,传说当时慈禧认为洪秀全在广西桂林平县金田村起义,方耀可能是广西人,便问:你可是广西方耀?方耀不识好歹,就说:不对,臣是广东方耀。慈禧最恨人家指出她的错误,本要把方耀斩首,但念他有功和无心顶撞,便励声喝道:无礼!吩咐太监带他去习礼亭习礼三月,再来朝见。

方耀虽是一介武夫,但“牛皮灯笼——肚内光”心里明白,如果是广西方耀,也难免一死,因为明摆着就是欺君,真是“猫鼠入竹筒——双头死”,他坐卧不宁,当时正好丁日昌任直隶州(北京市区)知州便找他设法,丁日昌教他一计,方耀便眉开眼笑,慈禧再召见方耀时又问:你岂是广西方耀?方耀马上答道:是,臣正是广西毗邻的广东方耀。慈禧很高兴,认为他很聪明,任命他为南(雄)韶(关)连(州)镇总兵。这就是“丁日昌计保方耀头”故事。

清末时台湾为福建的一府,丁日昌任福建巡抚时于光绪二(1876)年十一月十八日到台湾视察,次年三月二十七日离开台湾,四个多月间走遍全岛各地,对开发台湾矿业,兴办轮船和火车等交通设施,减免渔业税,设立少数民族学校等都有全面规划和实施,给台湾人民很大鼓舞。

丁日昌也富有军事才能,在训练部队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独创性,编辑有《百将图传》作为教育士卒的教科书并在当江苏巡抚时实施,强调“鼓其智勇,运其器法。”还编有《炮火图说》和《西法兵略七种》以研究外国军事理论及实用。还编《地球政要通考》成为外交基础资料。在病危时还口授奏书,请政府注意英、俄、法和日本瓜分中国的野心。可见其对外观点是爱国和积极的。

今在揭阳市榕城区西马路居民区有人民会堂是丁日昌的府第,建于光绪初年,总面积为四千一百平方米,是四直巷、三进厅和两天井即四马拖车式布局的中轴线对衬建筑,府门为石库门,大门担柱为八棱二字础,中厅和后厅都为三进间,明间主柱是呈棱形鼓座复盆础,其余都是方柱矮瓜座工字础,顶为七架梁的瓜形挂顶横架穿插板结构,由于是晚清建筑而少装饰。

在榕城区东门南侧的百兰公馆也是丁日昌的公馆,现保存有两层楼房结构的藏书楼,他藏书达四万卷,有宋元本达百余种,是粤东最大的藏书家。在榕城东门南面有他的花园,他也重视教育,当时曾支持揭阳县建有二厅二楼三十二教室的读书场所,在重修关帝庙时还奏慈禧请她题匾,这些都是弘扬地方文化而做出的贡献。

作者:蔡绍彬先生

潮汕俗语故事全集 强龙敢压地头蛇(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