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有多少个院士(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

9月底,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正式开工,这一天南通人特别高兴,按照计划,7年后,南通将更好向南通,通往苏南、通往上海近代以来,南通与上海“往来”的速度在不断提升——从舟楫到轮船,再从汽车到动车,但时速仍不过200公里,南通人觉得慢,他们盼望着与上海往来速度提到时速350公里,而快起来的关键就是最近动工的北沿江高铁据测算,未来北沿江高铁开通后,南通到上海有望缩短至40分钟,至南京缩短至54分钟,届时我国高铁沿江大通道与沿海大通道将在南通纵横牵手,实现“高铁建枢纽,客运通四方”的目标,彼时南通的“一小时高铁圈”阵容将非常华丽围绕南通与上海的同城发展、同频共振、共享共赢,记者采访了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南通有多少个院士?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南通有多少个院士(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

南通有多少个院士

9月底,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正式开工,这一天南通人特别高兴,按照计划,7年后,南通将更好向南通,通往苏南、通往上海。近代以来,南通与上海“往来”的速度在不断提升——从舟楫到轮船,再从汽车到动车,但时速仍不过200公里,南通人觉得慢,他们盼望着与上海往来速度提到时速350公里,而快起来的关键就是最近动工的北沿江高铁。据测算,未来北沿江高铁开通后,南通到上海有望缩短至40分钟,至南京缩短至54分钟,届时我国高铁沿江大通道与沿海大通道将在南通纵横牵手,实现“高铁建枢纽,客运通四方”的目标,彼时南通的“一小时高铁圈”阵容将非常华丽。围绕南通与上海的同城发展、同频共振、共享共赢,记者采访了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何建华。

问:多年来,上海与南通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答:20世纪90年代,浦东迎来开发开放,上海这张“王牌”被打了出来,一定程度上这是制造业的对外开放。当时,上海是工业化城市,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其中苏州、无锡、南通都是明星城市,苏州与南通的工业化程度差不多,而在改革开放之初,南通的经济总量曾领先无锡,比苏州也只差2亿多元。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启动,国外汽车、家电等制造业相关的资本、技术、人才开始被吸引到上海浦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断外溢到以昆山为代表的苏州等苏南地区,当地以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承载了工业化,其中无疑苏州受益最大,昆山也迅速登顶并蝉联中国百强县榜首。随着苏州等地持续接纳上海资源外溢,城市成长迅速,如今看来城市范围已经扩大了几倍乃至十几倍,同时南通被拉开了差距,也让外界觉得南通“难通”上海。

以往,南通与上海“难通”,这是受限于长江天堑,如今南通“向南通”的机遇已经来临,还记得以前在黄浦江造桥全市振奋,现在在黄浦江上造桥就像搭积木一样,随着我国的桥梁建造技术的突飞猛进,这才有了南通“八龙过江”的宏伟蓝图,随着承担不同功能的过江通道的完善,未来南通将与上海实现同城化,与苏州区位“拉平”。

再看上海,在浦东开发开放前,上海发展重心在浦西,那时被称为“苏州河时代”;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发展重心东移,来到了“黄浦江时代”;现在的上海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长三角龙头城市,正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并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与周边城市进行空间和产业的协同发展与资源共享,目前上海正逐步在长江口布局产业,与南通进行联动,迎来“长江时代”,与此同时,上海也正积极打造临港区域,与宁波、舟山两座“阿拉”城市联动,迎接“海洋时代”。

多年来,南通接轨上海不仅是两城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优势叠加、合作共赢的必经之路。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曾在上海大厦,与一位从合肥途经上海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交谈,对方建议浦东开发开放的同时一并开发建设南通,他当时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万里长江的“龙头”中,上海是“上颚”,南通是“下颚”,如果只有一边发达,那么咬合力不够,就难以很好发挥“龙头”昂扬腾飞、牵引带动作用。

问:最近正式动工的北沿江高铁对于南通究竟有何意义?

答:首先,北沿江高铁对于我国至关重要。一方面,已经通车的沪苏通铁路是我国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沿海地区,这条沿海大通道沿线主要为沿海工业城市;而包括北沿江高铁在内的整个沪渝蓉高铁作为服务和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大致沿长江北岸呈现东西走向,串联起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不少沿线城市工业相比沿海地区较弱,将以交通流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成为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的重要一“横”。

对于南通而言,北沿江高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东西方向贯穿了整个南通,更在于其与沪苏通铁路一同建构起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让南通实现从交通末梢到交通枢纽。其中,北沿江高铁就是提升南通枢纽能级的关键工程,有了这条高铁,南通实现时速350km快速通达上海、南京乃至更远地方,真正激活了南通的交通网络布局。与此同时,北沿江高铁还将在南通新机场附近设置海门北站,该机场建成后将与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共同构成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北沿江高铁无疑将是打造“南通新机场 北沿江高铁”空铁枢纽的关键性工程,同样是建设“轨道上的机场群”的重要一环。

过去常说南通“靠江靠海靠上海”,如今要改成“通江通海通上海”了。未来的南通随着交通跨越式发展,将会快速实现与上海的同城化发展。

问:南通提出打造“北上海”“新苏南”,有何深意?

答:近年来,南通迎来一系列巨变:跻身GDP“万亿俱乐部”,进入“大城时代”,对接上海、跨江融合,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北沿江高铁及过江通道“八龙过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逐步落地......南通于今年初正式提出打造“北上海”“新苏南”,可谓正逢其时。

作为一名南通人,我一直认为,南通人是真的爱上海,早在民国时期南通人就乘坐大达轮船的船只前往上海十六铺码头,在上海做生意,挣了钱再回到南通置地置业,促进了南通与上海之间的交流互动与资源流动,真正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赢局面。这正是南通提出打造“北上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看来,其传递的是“南北一家人”的含义,并希望与上海实现资源等要素共建共享的高度同城化发展。从省内发展看,南通提出打造“北上海”,也是要努力成为江苏沿海的龙头城市,打造成苏中、苏北入海口的集聚性功能型城市。此外,“新苏南”并非地域上的概念,更多是追赶超越“苏南”的品质化,即南通将苏州为代表的苏南视为坐标,关注到与苏州在发展品质上的差距,包括了城市品质、生活质量、产业品质以及民众素养等方面。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下,上海、苏州与南通三座城市的同城化融合发展趋势将日益增强,可以深度融合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的“金三角”,成为万里长江巨龙的“龙头”。

问:在上海大都市圈“1+8”协同发展规划中,南通应当如何发展?

答:近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实施推进会举行,事实上,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是上海与周边八个城市的“大合唱”,并与南京、杭州、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等互为腹地、相互促进。其中,南通作为定位为“北上海”的城市,应当主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就是长三角、上海大都市圈内的先发城市,如上海、苏州、无锡等,南通不能够简单克隆、复制这些城市的发展道路,而应当主动吸收成功经验,而规避失败教训,寻找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如今的苏州与上海,似乎已成为“闹哄哄”的城市,南通谋求经济社会发展就要破解这些“大城市病”,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人才集聚、产业创新等新的发展方式谋求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通已成为一匹“黑马”,经济发展备受关注,如今的南通已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到了“南通时刻”。得益于独特的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沿海发展等战略性布局在南通交汇,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与科创产业布局落地南通,在“十四五”期间将极大激发这片江海大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潜力,这样的南通前程不可限量,龙头的“下颚”也将更加有力。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IC photo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任俊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