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

诗人纪伯伦说过: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

他们陪伴你,却并不属于你。

曾经年少,对这些语言不甚理解。

但为人父母后,却深深地懂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而最近,一档大热的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很快赢得了好口碑。它的阵容强大,很多老戏骨参与其中。

而更令人欢喜的是,电影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道理细细密密地铺陈了出来。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1)

自以为是的爱,其实最伤人

身为父母,我们常常不自觉地为孩子安排一切。

大到人生的重大选择,小到生活的细节,都恨不得为他们铺设好。

“我是他的父亲,我能害他吗?”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怎么他就是不领情呢?”

这些戳心的对话,常常出现在中国式家庭关系中。

就像《外太空的莫扎特》中,黄渤饰演的那个父亲任大望。

年轻时候,他玩音乐。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2)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3)

但“地下音乐”根本不挣钱,为了养家糊口,他被迫成了一名保险业务员。

人到中年,别人都飞黄腾达的时候,他却离异带娃,住回迁房,为了在前妻面前挣面子,不得不胡诌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牛皮。

他的生活是不如意的。

于是,他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玩“高雅音乐”,能有一门养活自己的本领。

为此,他花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台钢琴。

他以为,他在用最好的方式爱着孩子,却没想到,孩子要的,根本不是这样的“爱”。

为了逃避学钢琴,荣梓杉饰演的孩子任小天,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坐在钢琴面前,各种借口用尽。

喝水,上厕所……能拖多一点时间就尽量拖延。

他几乎把对钢琴的厌恶,写在了脸上。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4)

钢琴,音乐,都不是他的热爱。

他喜欢干什么呢?

他喜欢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奥秘,他希望自己长大了,能当一名天文学家。

对他来说,外太空的一切未知的事物,远比眼前这台钢琴更有吸引力。

但,这个梦想,却在萌芽时期,就被黄渤饰演的父亲任大望狠狠地踩在脚下。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5)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6)

他对孩子步步紧逼,忽视了孩子在说起自己梦想时的心潮澎湃;

他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在音乐上有高超的成就,却看不到孩子在逼迫中不断地后退让步;

更看不到孩子即使坐在钢琴面前,也心事重重,不够热爱。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7)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8)

于是,原本应该是最亲密的两个人,却互相怨怼,对彼此无限失望。

任大望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当然不是。

但他总用“为你好”的方式,去操控孩子的人生。

他自以为是的爱太过热烈,灼伤了那个孩子稚嫩的梦想。

而影片中另外几对父母,也同样如此。

比如那个叫“薛喜昊”的男孩,名字谐音“学习好”,从名字都看得出,父母对他寄予了无限期望。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9)

为了要他上进,父母时常拿他的成绩跟别的孩子做比较。

可是,他们并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去问他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他们爱他,但却一点也不了解他。

他乐观开朗,总是能逗得别人哈哈大笑;

他慷慨仗义,在老师批评任小天的时候,和他一起承担。

他喜欢相声,开设了相声社……

但这些,父母根本不知道。

还有丁洁灵一家。

丁洁灵的爸爸以为,好好工作就可以带给女儿更好的生活。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10)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11)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丁洁灵常常要面临的一个困境:

在一个城市刚刚交了新朋友,就要离开。

她一直在忍让,一直在适应,一直在学着告别。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12)

她哭着对父亲说:为什么一直是我在适应?为什么只有我要习惯这一切?

父亲用自己的方式在爱她,却从未走进她的内心。

甚至,来北京这么久,他连孩子想去长城都不知道。

我们的父母,总以为自己在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

但殊不知,我们从未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探寻他们的内心。

还有让人震撼的是,在影片的开头,罗列了太多的“牛娃”。

有学习厉害的,有精通乐器的……

这真的都是他们自己热爱的吗?

还是他们为了完成父母的期待,才不得不学的呢?

为人父母,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

我是为了你好。

于是,我们打着爱的名义,去束缚,去绑架,去控制。

到最后,家,成了孩子最大的禁锢,原本最亲密的人,却成了伤害最深的人。

这些亲子关系,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

有些路,注定只能让孩子一个人去走。

有些关,必须让孩子一个人去闯。

他们的人生,你无法安排。

不要以爱之名,去控制他们的人生。

别让爱的印记,成为他们身上最深的伤痕。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13)

父母和孩子,其实是相爱相杀的一生

有人说,中国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

父母在等待孩子道谢,孩子在等父母道歉。

深以为然。

在《外太空的莫扎特》这部影片中,也深刻地揭示了这个观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14)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15)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16)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17)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18)

黄渤饰演的任大望,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似乎时刻在发脾气。

他逼迫自己的孩子练琴,总是各种命令式的语气去要求他,甚至因为孩子没有顺从而大发脾气。

可是,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当然不是。

他知道孩子喜欢天文,在他的房间里摆满了天文类的挂件。

在任小天钢琴获奖之后,他送上的,是孩子梦寐以求的《天文百科书》。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19)

他为了孩子,可以放弃自己当摇滚歌手的梦想。

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为孩子做出的牺牲。

这一切,如果不是有强大的爱做支撑,我想他不可能心甘情愿。

而影片中的任小天,对父亲的态度,只是一味的“反感”和“厌恶”吗?

并不。

外星人“莫扎特”为了完成计划,受命“暗杀”任大望。

但几次三番都被任小天阻止了下来。

甚至,因为这件事,他罕见地对“莫扎特”发了脾气。

外星人“莫扎特”很不理解。

它问:你不是很讨厌他吗?为什么不让他消失?

他回答道:我们是亲人。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20)

人类的感情,是如此复杂,难以解释。

我们明明相爱,却又互相伤害。

明明应该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却总是在拥抱的时候,会刺到对方。

但,亲人二字,似乎能消融一切。

亲人之间,会彼此怨怼,会无法沟通,但最后,还是会被强大的爱包围,学会去接纳。

就像两只刺猬一样,总会找到合适的距离。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21)

俯下身去,听孩子的声音

影片中,黄渤饰演的父亲,是一个很复杂的角色。

他是父亲,同时也是别人的儿子。

他喜欢摇滚,却逼着孩子学习高雅音乐,因为“高雅”音乐,才能挣口饭吃。

他固执,喜欢替孩子安排一切,到最后却发现,孩子健康平安的一生,比什么都重要。

影片的最后,范伟饰演的“无厘头”爷爷骂任大望:

不务正业,当年要你考文工团,找个好饭碗,偏不听。

我能害你吗?我是你爸啊!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22)

那一刻,任大望成了一个被训斥的儿子。

而眼前,那个面目可憎的父亲,不就是他自己吗?

曾经搞摇滚的自己,在父亲眼里是不务正业。

而立志学天文的儿子,在他眼里也成了不入流。

彼时彼刻的悲剧,正在此时此刻重又上演。

一代又一代的人,以爱之名,成了那个霸凌者,成了那个“讨厌”的自己。

他们都把孩子看成了实现梦想的大人,却完全忽视了,要俯下身来,去听听他们自己的声音。

那一刻,他也终于幡然醒悟:

孩子的人生,应该由他自己去做选择,而不是靠父母一手安排。

他终于愿意俯下身去,去关注孩子的想法,走进他的内心,探寻他的世界。

这是任大望的自我和解,更是影片想要告诉观众的答案:

相比让孩子服从,听孩子说完话,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影片的最后,让我感动不已。

那个从来只逼孩子学钢琴的任大望,终于带着任小天,来到了他渴望已久的上海天文馆。

还有薛喜昊成立了相声社,马元学习有了进步,以后想走体育生路线……

这部影片,用喜剧的外壳,包裹着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内核。

它让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完整的个体。

他们有大胆表达的需求,都有自由追梦的权利。

在成人世界里逗留得太久,别忘了我们都曾是那个敢爱敢造的孩子。

这个暑期,带上孩子,一起去电影院,看看这部《外太空的莫扎特》吧。

电影中那些浪漫,绮丽的场景,梦幻般的画面,让人如身临其境般震撼。

当然,还有可爱的外星人“莫扎特”最真诚的陪伴,令人捧腹大笑。

黄渤关于儿子的(黄渤和儿子吵架刺痛无数人)(23)

这是这个暑期,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也给他们的未来,种下了想象的种子。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