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12项金像奖提名(少年的你横扫金像奖背后)
悲中带喜,这次的金像奖也许为香港电影指明了出路。我们先说一个令人失落的事实,如果不是因为《少年的你》,还有几个人关注或者记得金像奖呢?
昨天香港电影金像奖疯狂刷屏了,不,准确的说应该是《少年的你》又刷屏了。刷屏的原因,大众关注的点其实更多的是易烊千玺,是周冬雨,是《少年的你》,而非金像奖本身。那两位内地青年演员带火了金像奖,这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呢?
随着多年香港电影的没落,市场凋零,作为香港标杆电影节的金像奖也逐渐受到冷落。作为曾经香港电影中坚力量的导演演员都纷纷选择北上,在内地发展。进一步导致香港电影出现没片可拍,没人可用的局面。电影年产出甚至一度低至个位数,而演员方面只有靠着那几张老面孔撑台面。所以你会看到香港一年十部电影里,可能有八九部都是古天乐或者张家辉。
拿今年计划中的新电影来说,本来就没有几部,其中还有一半是续集电影。如《扫毒3》、《拆弹专家2》、《反贪风暴4》等。而且目前因为疫情影响都陷入了停摆,只有郭富城的《断网》复工了。这样下去可能今年观众看到的“港片”也就只有最近刚在爱奇艺上线的《我们永不言弃》了。(本片为内地与香港合拍片)
香港中青代导演周显扬的作品,还不如一部网大
香港电影摸爬滚打多年,香港电影人似乎也一直在努力,重振香港电影的口号每年也都要喊一喊。电影人以前的北上拍片,现在也开始逐渐的走向“中港合拍”模式。然而中港合拍不应该只是资本合作,也不是简单的“你导我演,我导你演”。而是在故事,题材,演员,甚至类型化叙事上,都要共同摸索出新的东西。但是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中港合拍也一直在践行,却都只是表面工作到位而已,始终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创新。导演还是那几个导演,演员还是那几个演员,类型和题材也终究还是在警匪、枪战、动作里转圈圈,似乎只有这些标签才算是真正的“港味”。所以近年来能打入内地市场的只有《寒战》、《反贪风暴》、《追龙》、《叶问》等同类影片,而其他影片,哪怕是《踏雪寻梅》这样顶着获奖光环的电影,存在感也都微乎其微。
电影《踏雪寻梅》
金像奖是整个香港电影的一个真实缩影,香港电影也如金像奖那样故步自封。八九十年代的“港味情怀”正死死的困住香港电影和电影新生代,如此便无法走出自身的桎梏。所以,变革和创新才是香港电影的出路。
只是变革和创新,其实还不够。香港电影现在面临青黄不接的“断层”危机,老一辈正在加速退出,年轻一代又没有人承接。那么,尽快培养出新一代电影人,是香港电影目前最亟待解决的任务,也是香港电影能否继续走下去的关键。
青年导演曾国祥和父亲曾志伟
但是市场没有,制作量少的可怜,又如何培养得了新人?现在韩国日本,甚至是东南亚都不在消费香港电影了,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内地市场。
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最早是香港电影导演和知名演员纷纷北上拍戏,后来年轻的香港艺人也到大陆拍电视剧或者上综艺,到现在又有一个新趋势,越来越多的老电影人又重新出现在了内地的很多电影电视剧,甚至是网大和网剧中,他们当中很多人早就已经不拍戏或者没戏可拍了。像周海媚、杨恭如、李若彤、苗侨伟、徐少强等等。这恰恰就说明了香港电影在内地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这种合作,一方面是他们的又一次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内地电影电视市场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少年的你》这次在口碑和票房上的成功,可以说为中港合拍进入全新的阶段起了一个好头。易烊千玺和周冬雨都是中国青年演员代表,也是内地的流量明星,他们与中国观众的联系最为紧密。曾国祥也正是通过他们,还有故事的本土化,类型上的突破等,证明了香港新生代导演还是有人的。
香港想要重振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融入祖国发展大计。同样,香港电影的振兴,唯一的方法是搭上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顺风车。香港电影如何借助内地市场,实现重振,香港电影人是需要好好想一想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