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先辈恩吾辈当自强的作文(以文传情共克时艰)

新学期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仍在,我们的学习却未曾停止。近日,日照一中在扎实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的同时,利用网络手段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组织学生学习战“疫”先进事迹、榜样人物,加强安全健康教育、感恩责任教育、爱国励志教育,积极组织开展抗击疫情主题征文活动,引导、鼓励学生以文战“疫”,以笔传情,用文字抒写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

文以载道,辞以焕采。日照一中官方微信将分多期选登部分一中学子写的精彩文章,分享给大家:

山河纵有恙,愿与子同袍

日照一中2019级学生 陈薪冰

所谓希望,无非是千万萤火汇成星河长明;所谓光明,无非是满腔热忱凝成雄晖万里。

——题记

2020年,本该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美好的愿景。一种闻所未闻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悄无声息地在中华大地上肆虐横行,让人猝不及防。人们在恐慌中度过了岁末,又迎来了年初,而这场瘟疫却迟迟不肯褪去。整个国家都被笼罩在阴霾之下。

值得庆幸的是,爱与希望,比病毒传播速度更快!

武汉疫情爆发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都积极行动,不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驰援湖北,不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疗物资送到湖北,那一箱箱口罩、一个个名字和身影,汇成了在黯淡疫情中珍贵的温暖和力量,触动着所有人的心弦。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不乏拼命硬干、为民请命的勇士。当疫情来袭时,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奔赴抗击病毒的最前线。“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的铮铮誓言,让人肃然起敬。他们在请愿书上留下一个个指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逆风而行。除了他们,更有千万医护人员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都化身为身着白色战袍的战士,冲锋在前,为你我驱散不安与疾恙。与此同时,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拔地而起,“基建狂魔”的背后,其实是无数平凡的建筑工人不分日夜地辛苦劳动。他们来自四面八方,讲着不同的方言,却同样奋不顾身、挑战极限,创造出新的中国速度!

灾难面前从无国界。“岂曰无衣,与子同裳”,1月25日,日本捐来第一批物资。1月31日,俄罗斯派出首个来华开展疫情防治合作的外国专家团。2月1日,巴基斯坦调用全国库存援助中国......疫情面前,无旁观者,更无局外人,世界同心协力,你我皆风雨同舟、命运相关。

而今,纵然山河有恙,但青山一道共云雨,愿与子同袍,共赏一场樱花的浪漫,初阳已透过雾霭,照暖了阒无一人的堤岸,眼前的一切无不荧光四射。 很快,当阴霾散尽 ,在这片被病毒践踏过的土地,终是破土而出的春天。

铭记先辈恩吾辈当自强的作文(以文传情共克时艰)(1)

与子同裳,共克时艰

日照一中2019级学生 殷佳蕊

乙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举国防,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幸医无畏,警不惧,民齐心。医者、民者、兵者,抗鼎逆行,勇战哉。

——题记

她叫江城。

黄鹤楼上流淌着赭红朱华,历经岁月打磨仍鲜亮如初。白云千载,悠悠荡荡飘至远方;黄鹤唳鸣,振翅翱翔归入长天。十里长堤,临江照水,漫天红粉灿烂,和着绵绵清韵,仿佛一夜梦回,六百年前南国隔岸的春风扑面而来,春水初升,春林初盛。

寂寂黑夜掩不住她起义的灯火,脉脉柔情挡不住她求真的初心。在这一场举国的战斗中,她却伤痕累累,几度沉浮。

二零二零年初春,考验袭来,干部的水平、商人的良知、专家的素养、民众的认知,皆需考量。

二零二零年初春,我们选择逆行而上。

潘多拉的魔匣悄然打开,一位又一位白衣天使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阻挡地狱的大门。他们中有的是德高望重、成就斐然的专家,第一时刻赶赴武汉,研究方案,稳定人心;有的是年轻的小姑娘,割掉长发义无反顾,披上白大褂,学着前辈们的样子从死神手中抢人;还有的,是丈夫,是妻子,是儿女,是兄长,他们挥手告别亲人,带着未知的恐惧独身上路。初入行业的那一刻,他们神圣、庄严宣誓——

“我将要尽可能地维护人的生命,自从受胎时起……”

白衣天使们的背后,是一双双手在支撑着他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运送物资的车辆从全国各地赶来,载着新鲜蔬果,医疗器械,承着祝福与希望。各族儿女们,用他们或幼小或粗糙的手掌,为武汉撑起一片天空,那一句“不要钱,我们捐”,那一行“东港环卫”,黑眼睛黄皮肤,中华民族血脉相传的团结心、凝聚力,历千年而不改,经岁月而不衰。涓涓细流,以汇江海,所有为战疫贡献力量的普通人,无论是商户、工人还是学生,他们从来没想过被铭记,但他们也不该被忘记。

甚至,世界的力量也汇集于此。一衣带水的东瀛,送来成箱的口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曾经无私的援助,时至今日光华流转,触手生温。全世界都亮起了中国红,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我们同住地球村,命运共同体,我们同为人类。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天。

当今青年,身处时代潮头,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灾难面前,我们既有势必穿越漫长黑夜的决心,也在为早日见到曙光而默默蓄力。没有不拂晓的夜晚,在狂风骤雨中,我们要始终保持坚定的希望,理性地认识,不造谣,不传谣,以批判的眼光面对流言,以高度的自律要求自己。毕竟,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莞尔韶华,大任始承;弱冠既加,如之栋梁。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抵达。与子同裳,共克时艰,待到春花遍野,武大漫步,樱园重逢。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铭记先辈恩吾辈当自强的作文(以文传情共克时艰)(2)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字的书我们要读,没字的书我们也要读,而生活无疑就是那本包罗万象、蕴藉丰富的无字之书。这次疫情中涌现出的许多的人和事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启示和思考,唯有将此与手中书本并重来读,我们才能够读出书外之意,读懂生活之理,成为完全之人。

铭记先辈恩吾辈当自强的作文(以文传情共克时艰)(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迟鑫 记者 郑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