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3 3300与2200哪个更值得买(真后浪AMD)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作者:Tiger5G
最近的PC圈热点莫过于一堆新品的曝光及发布,作为价格杀手AMD再次带来了两颗性价比新品R3 3300X跟R3 3100。这篇文章不会再次给你重复说明什么CPU的架构设计、或者反复的理论跑分,而是以实际装机体验的角度告诉你,这两颗性价比型号能给你带来什么体验,具体要怎么玩,玩法有哪些,相信会给你的装机实战带来不少参考。
性能:重获“关注”的i7 7700K
托两颗新品的幅,i7 7700K最近不断被拉出来被鞭尸,不过我也才发现原来7700K现在价格高企到这程度。
那么R3 3300X3100性能表现怎样呢?我简单说下,两者默认情况下基本刚好把i7 7700K夹在中间,另外像3500x、i5 8400、9400 这类6T6C的U也比较危险,稍有不注意可能就会被这两颗入门U给反杀。
至于对比R3 3200G、3400G这两颗APU,当然也不是数字越高性能越强,还要注意区分ZEN 跟ZEN2区别,31003300X性能更好,但无核显,而两颗APU最大的意义主要还是在核显部分。
下面理论成绩测试,为了还原新R3 3300X、3100的全部功能,所以平台配置选了X570 5700XT这样的中高端平台,不过也为了尽可能还原大家实际装机最有可能的性能表现,所以这边理论测试并没有超频,内存设置也仅设置到3200这样比较常规的频率。
除了跑分依旧亮眼以外,还要注意,两者性能差距最主要还是默认频率带来的差距,如果超频同频的话差距会降低,但因为架构设计缘故,3300X同频情况下依旧略强于3100。
实际应用测试,我这边用Pr跟Lr来设置对视频及图片的编辑能力,然后也可以参考下之前测试过其他CPU的成绩。其实Lr的测试来看速度已经非常快,高端U可能也就快十几秒这样(当然也反应了Lr对多线程支持不够的问题),跟高端U拉开差距的主要就是Pr的视频转码时间了,只要软件支持的话,性能确实会随着线程数量同步提升。
总的来说,这两颗4C8T的U,确实把入门级CPU性能明显提升一个等级,包含实际应用,除了剪辑视频这类明显对多核支持更好的应用以外,其它应用都不怂,而剪辑视频这类应用对比6C6T这类U也是有一定优势的。所以确实是入门级整机装机方案比较不错的性能选择。
散热:原装可用,但百元级更佳
这两颗U散热有什么要求?整个测试过程我用了3600原装散热(3500、R3标配基本都是这颗),雅浚ProArtist Gratify3 G3(百元级风冷代表)跟九州风神的堡垒240EX,来分别代表三种级别的散热效果。
3100:原装散热算可用,愿意的话百元级最好,会比较安静;高端散热(比如240以上分体水冷、双塔风冷)适合折腾超频极限,毕竟3100这U超频上限高。
3300X:原装散热勉强可用(但个人不建议)用原装散热最好优化下CPU电压,最好上百元级风冷(比如雅浚ProArtist Gratify3 G3)默认使用跟超频都没问题;折腾超频的话,这两颗U几乎都没散热上限。。。真的。
实际情况就是这两颗U散热虽然丰俭由人,但个人建议你至少买一颗靠谱的百元级风冷(itx那种直吹不算),哪怕不超频也会比较安静,更别说超频(这级别散热也刚好压制这两颗U的超频平均盘)
温度控制:包含这两颗U,其实核心电压对温度的影响几乎是最大的,我这边也测试了下同样频率情况下,不同超频变压带来的烤鸡温度区别,可以看出每升高0.05V,就会导致核心温度升高7、8℃,这个特性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优化电压的好处,这点会影响实际超频作业。
超频:近期最好玩的超频U
超频好玩的点在哪里?肯定是入门级U经过开挂之后虐高一级的U了。而不管是ZEN、ZEN 甚至之前的ZEN2超频的可玩性跟必要性都不算特别高,而这两颗R3就不一样了。比之前的R5R7R9差不多4.3的基本盘不同,这两颗R3目前反馈基本盘都是在4.5,这个提升幅度其实是比较高,而且超频之后3100跟3300X真的都是可以反杀i7 7700K了。
两颗U超频上限:我手上两颗都超过4.5G的基本盘,可以达到4.6G(水冷),4.7甚至4.8也可以点亮,甚至进系统跑测试,只不过可能因为散热条件,过不了稳定。
3100会比3300X上限更高?因为内部架构设计缘故,有人有这样的反馈,实际我手上两颗体质差不多。3300X确实默认情况会比较热,毕竟电压频率不同。
温度、电压对超频的影响:这两颗U超频其实电压上限倒不用特别高,而且高电压很大问题是散热压不住哪怕240水冷也轻松过百。一方面是7nm制程带来的热堆积问题。所以平时一般常规电压4.5G热功耗就很均衡了,超过4.5G散热上付出的代价就会比较高,甚至我也动了采购压缩机制冷的念头。
内存频率:我这边两颗1:1的情况下都是只能到3733 ,测试的金士顿内存本身是B-DIE颗粒极限是没问题的。下面测试是对比分别是3200频率跟3733频率的对比,差别还是挺大。
主板选择:其实也不用特别贵,我这边测试的时候用的也是微星最便宜的X570-A Pro,定位还是商用主板。不管是CPU频率还是内存,超频都很简单。而且这块板挺适合常规装机,供电够用,支持5VRGB,USB3.0插槽也是垂直的。就是不带无线网卡比较可惜。
超频后的性能表现。我这边主要放上R3 3300X超频4.6G之后的测试,而R3 3100其实也可以达到4.6,然后同频性能略低于R3 3300X,差距不大。
不管是玩理性超频(比如到4.5G),还是玩极限,冲击5G,这两颗U都挺好玩,而且性能提升也很明显,也是我最近玩得最开心的U。
这个是R3 3100超到4.7G 的表现,让i7 7700K确实汗。
游戏:搭配中高端卡会不会成为瓶颈
搭配测试的显卡是蓝宝石RX5700XT超白金,就配置来说这个搭配明显有点不对等,但选5700XT也是考虑到搭配中高端卡看下新的ZEN2 R3在游戏上会不会带来配置瓶颈,另外一方面刚好我这边以前有不少高端U搭配5700XT的测试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对比。
测试游戏主要选了极限竞速4、古墓丽影暗影、刺客信条这三款自带测试程序的游戏避免误差。对比的CPU包含自家更高阶的R7 3700X,也包含典型的游戏CPU i7 9700K、i9 9900K(甚至都是超频状态)。测试数据都是我之前装机案例有跑过的测试,有一样画面设置的就来对比下,所以会比较杂,也不保证各个型号都有各个场景的数据。
实际测试对比来看,差距更多是1-3帧以内的误差),毕竟除了显卡都是5700XT以外,测试环境完全不一样,甚至显卡型号都不一样,产生这点误差是很正常。
测试分辨率包含2K跟4K分辨率,最高或者高画质的情况。因为时间有限包含没有之前的对比数据,所以没测试一些极高帧数的表现(之后有装机案例的时候会再测试)。其实总的对比来看,R3 3300X带显卡的游戏性能是不孬的,甜品级或者中阶独显都可以搭配起来,这也是这批4C 8T 特别是R3 3300X升级的意义。
扩展:完整支持PCIe 4.0
这两颗U应该是目前支持PCIe 4.0最便宜的U了吧。虽然搭配X570有点奢侈,不过为了测试完成的功能表现所以我还是用了最近装的一台中高端AMD整机来测试。所以也用了X570 影驰HOF 1T PCIe 4.0 SSD RX5700XT来测试下对PCIe 4.0的支持程度。
首先是SSD速度:速度基本跑满了,另外目前PCIe 4.0对比刚发布的时候的价格,已经便宜许多,跟中高端PCIe 3.0的盘的价格差不多,而未来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从而普及,而R3对这个的支持,也可以一定程度战未来了。
而搭配RX5700XT也正确开启PCIe4.0模式。
同期发布的B550因为对PCIe 4.0跟对应售价,所以也会成为31003300X最佳伙伴。
配置推荐:怎么装性价比高
从新增的B550到老旧的A320,31003300X主板的可选范围可以说的非常之广,整机配置怎么选择比较好?
如果打算战X年的话,目前来看还是B550最值得期待,首先不单是完整支持PCIe4.0,另外还支持AMD下一代CPU,而且考虑到R3普遍不错的体质,搭配一块合适价位的,综合表现均衡的B550是最佳选择了,所以我也现在也在等着B550迫击炮的上市。
散热部分上面测试也说明了,其实R3这两颗U频率目前频率在4.5G,电压在1.3V以上就到了一个分水岭,再往上投资的成本或获益比不高,所以散热部分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就是百元级的侧吹风冷了,比如这次测试使用的雅浚ProArtist Gratify3 G3。
考虑到临近618,所以这边也给大家写了一套整机成本控制在4K左右的配置,方便抄作业。
CPU: AMD R3 31003300X
主板:微星B450、B550迫击炮
内存:金士顿Fury雷电DDR4 3200 16GB(8G×2)套装
SSD:SN750 500G(最近有活动)
显卡:RX 590GME、GTX1660S
机箱:PS15、Q300L
电源:振华 冰山金蝶550战斗版
散热:雅浚ProArtist Gratify3 G3
预计配置不同总价在4K-5K之间。
测试平台介绍:颜值与静音同在
其实这次测试的平台是最近刚帮网友装好的一台AMD平台整机,刚好选用的就是R7 X570的平台组合,用于测试新R3完整功能、性能最适合不过了,而且整机在颜值、方案选择上面也有不错的参考性,所以一起发来给大家抄作业,毕竟618也快到了。
整机用途:图像、视频编辑、吃鸡跟各类单机游戏。
外观喜好:简洁,视觉部分以白色为主,不用刻意加灯光。
预算配置:8-12K(女朋友允许使用白条!!!)
箱体大小:ATX
平台偏好:ZEN2平台,X570
最后配置如下:
CPU: AMD R7 3700X
主板:微星X570 APRO
内存:金士顿Predato DDR4 4000 16G
SSD:名人堂HOF Pro 1TB
显卡: 蓝宝石RX5700XT 8G 超白金极光版
机箱:PURE BASE 500白色
电源:振华750W电源
散热:九州风神堡垒240EX
配件:X-Enlazar电源定制线白色
安装好之后的效果,算上理线的时间大概2-3个小时可以搞定吧,因为不好弄全白配件,所以整体配色以黑白反差 间银的色调。灯光部分也很简单均设置为银白。
背线效果,这箱子很好走背线,如果不是为了给用户预留两个SATA设备数据线,还会更简洁。
PURE BASE 500白色
托网友选中,这次总算有机会实战感受下PURE BASE 500这箱子。这箱子之前就有关注,主要作为一款ATX箱体,体积紧凑,空间利用率高,装机便利程度友好,同时颜值不错,不管白色还是灰色版本都很特别,很适合简约装修的居家环境或者数字创作工作者。最为难得就是这箱子居然同时有完整的静音设计,哪怕是侧透版本的三面静音都有一定的效果,作为一款五六百的箱体甚至附带两种散热设定的顶盖,细节考虑到位。
新手安装也很简单,根据说明书参考就好,我这边甚至不用介绍注意事项,默认附带两枚bq的14cm风扇,风道设计也是没问题的。
整个机箱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前置IO少了Type-C口。
显卡支持长度够大,另外机身支持2.5寸设备跟3.5寸设备的空间也较多。
如果非侧透大概是这个效果,可以算是最好看的静音机箱之一。
电源部分:振华HG750W电源 X-Enlazar电源定制线白色
选了750W的金牌,刚好搞定这台机子的配置,作为1w差不多1块的金牌,加上十年保性价比可以了。
模块线依旧选了X-Enlazar,毕竟品质是最接近原装线的。
散热:九州风神堡垒240EX
一般白色的配件都会更贵,后面才发现白色版本堡垒240EX居然这么便宜,而且不管是灯光效果还是散热都算不错的性价比选择。其实目前只要选了8核或以上规格的CPU个人都建议如果要选一体水冷尽量直接选360一步到位,因为未来军备竞赛只会更严重,也避免重复投资。这次选240EX主要也是用户自己不要求超频,所以不想多投资在感受不到的地方。
这次作业就到这边,下次会更新一台7L大小的ITX小钢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