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兹的校园故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

弗朗兹的校园故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1)

译林君办公室的楼下,开着两家全国知名的辅导机构。

每每到放学时间,总能看见学生在前面飞、家长在后面追的“壮观”场景。

但是教育真的就是白天去学校,晚上上辅导班吗?

当然不是。任何一本有关教育的书都会说教育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最重要的是后面往往还会有一句:三者缺一不可

学校教育在现在是不缺的,家庭教育大部分也是足够的,社会教育却往往被人忽视。

其实社会教育作用很大,甚至能挽救学校教育中所谓的“失败者”。

比如约翰·契弗

这位美国短篇小说巨匠、被誉为“美国城郊契诃夫”的文学大师,早在16岁就被学校开除了。

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契弗,最终能成为美国短篇小说巨匠?

在著名出版人佘江涛看来,社会化教育和独一无二的约翰·契弗都功不可没。

弗朗兹的校园故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2)

社会化教育的功能

社会化教育的功能有四

(1)在基因和童年人格的基础上(这些都是遗传、父母的事情,不要让老师们背锅)培养人格和精神形成内在和外在自我,但实际上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花力气,因为这是未来才能看得清的事情。很少有人愿意为当下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花功夫。其实此功能最重要。

(2)建立基本的认知框架和体系,种植知识树,形成知识融合和迁移的能力,获取求得知识、真理需要的客观中立、放弃自我的精神和方法,去解决未来均衡关系、复杂结构、混沌结构的问题。但实际上人们没有在这方面花力气,因为这是费神而当下收效甚微的事情。凡是和考试、考试结果无关的认知、能力、精神、方法很少有人愿意下功夫。知识学习中,考试很重要,但有比考试更重要的东西。可惜最重要的不是首要的。

(3)激发学习者想象、创造的能力,这不仅对艺术至关重要,对科学和技术也至关重要。但实际上更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花力气,这种没有度量衡的能力需要太大的勇气相伴,只会加大人生的风险成本,无助于稳定的衣食住行的供给。大家学艺术基本上都是学习硬技术,往考试上靠,是上名校的附加分,与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内外人格的培养没有关联。

(4)形成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挑战和解构现有的知识、艺术、科学、技术体系,做保守主义的或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建构。实际上没有制度的支撑,这一功能是很难发育起来,成长出来和持续下去的。

弗朗兹的校园故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3)

应试教育只是完成了以上功能的冰山一角,只是完成第二类功能的极小部分,其他功能需要素质教育(西方叫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文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课程教育、创新教育来完成。

但多数人限于先天禀赋、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物质等资源的稀缺,个人社会选择能力有限,都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中驯服行进,在应试教育中基本完成对自己的所有培养,在人群分类的二八定律中生存下来。这是必须接受的现实。在一个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现代化刚刚起飞,现代社会还是雏形,现代性尚未形成的国家,这是必须接受的现实。

弗朗兹的校园故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4)

独一无二的约翰·契弗

只有少数人接受过比较完整的教育,成长起来,但是他们也并非一定能成功,因为成功不能缺少个人强大的意志和反抗精神、个人天赋和勤奋,以及运气。而约翰·契弗恰恰拥有这些。约翰·契弗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

独一无二的辍学者契弗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文学大师契弗。

约翰·契弗的成功佐证了强大的意志和反抗精神、个人天赋和勤奋,以及运气对成功的重要性

1)反叛无聊的只为考上名校、或在名校学习无聊东西的教育,这是起点。应试教育、课程教育、素质教育可能都很无聊。这个选择非常冒险,是向教育的结构性社会需求和评价体系挑战。约翰·契弗冒险成本巨大,需要巨大的意志力和反抗意志。

2)个人天赋,这是突破口。个人与社会结构是一个矛盾体,一般的选择是同化和顺应。天赋使突破成为可能,勤奋使得天赋落地,他成功突破了。

3)杰出编辑的发现,这是运气。

弗朗兹的校园故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5)

16岁那年,契弗拒绝背诵希腊剧作家的名字,这确实无聊透顶。校方很快开除了他。他就此写了一篇小说《被开除》,描述他对机械教育的失望,寄给《新共和杂志》。当时文艺批评家、诗人和翻译家马尔科姆·考利正在《新共和杂志》当编辑。考利给契弗写了一封回信,从此契弗与考利展开了持续一生的“父子和师生”的关系。考利又把契弗介绍给《纽约客》编辑凯瑟琳·安吉尔·怀特。契弗就此成了《纽约客》的主要投稿人,经过怀特的手,他发表了120篇短篇小说,成了美国当代短篇小说的大人物。

强大的意志和反抗精神、个人天赋和勤奋,以及运气三合一真的很难得,是一场冒险或者赌博。成功难得、好的文学很难得,一般人还是好好选择生存和成长之路。

弗朗兹的校园故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6)

约翰·契弗雷蒙德·卡佛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他们两人都不是社会认可的生存人士,也不是成长人士,而是自我认可的成功人士。

弗朗兹的校园故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7)

契弗、卡佛和海明威一样,善于用极简、普通、客观、准确的手法,描写普通的人与事,背后藏着巨大的冰山、凌厉的寒风、痛彻心扉的呐喊、宽阔深厚的力量,应该说背后隐约有一把可以刺入心脏的刀子。而如果契诃夫藏着的是隐忍和诗意,那么契弗和卡佛则是利刃。

利刃给生活切开一道缝隙,于是光照了进来。

弗朗兹的校园故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8)

相关图书

本期编辑 | 明明

弗朗兹的校园故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9)

弗朗兹的校园故事讲的是什么(为什么16岁就被学校开除的约翰)(10)

让朋友知道你在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