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1)

继本月12日薛宅桥举行圆桥仪式之后,昨天上午,泰顺县文兴桥在第七届中国·泰顺廊桥氡泉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也顺利举行了圆桥仪式。

这意味着去年中秋在“莫兰蒂”台风中被洪水冲垮的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三座泰顺国保廊桥的修复工程正式完工并全部投入使用,其中文重桥于今年8月14日率先修缮完工,直接投入使用,不再举行圆桥仪式。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2)

圆桥仪式上,文兴桥的木匠主事曾家快在桥板上钉上最后一块桥板。(翁卿仑、刘伟/摄)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经一年修复,“中国廊桥之乡”泰顺被洪水冲毁的三座古廊桥又重立于浙南大地。廊桥不再是遗梦,文物亦融于生活,这些优美的廊桥弧线勾勒出古人的智慧,更映照出我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上的决心和努力。

廊桥的美名可以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茅以升组织的一次考察开始。建筑专家深入浙南山区,在那些偏僻的村落旁,居然见到了酷似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但近千年来,人们一直以为这种造桥技术已经失传了。之后,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记载了泰顺的4座木拱桥,从此,廊桥重为世人所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3)

2009年,由浙江泰顺、福建屏南、寿宁等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2012年,浙江泰顺与景宁、庆元,福建寿宁、周宁、屏南、政和等县联合申报的“闽浙木拱廊桥”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泰顺是“中国廊桥之乡”,境内存有古廊桥33座,其中15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廊桥,早已融入到泰顺人的日常生活中,像空气不可或缺,也像空气那般平常。但,对于当地人,廊桥绝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制桥技艺。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4)

对于泰顺人来说,

廊桥,是每日上学都会踏过的木板,

是夏日纳凉不可或缺的凉亭,

是邻里交换农产品时常倚借的自选市场,

是风雨侵袭时得以安顿的庇佑所,

更是每个人眼前那抹最美的云霞,

心中那份最暖的寄托……

此次,重现的不仅是廊桥,

更是植根于传统的荣光。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5)

廊桥之美,

在乎精美古朴的风情,

在乎一梁一木都诉说着蕴藏其中,

无穷而不朽的劳动智慧……

在“中国廊桥之乡”泰顺,

还有许许多多恬静美丽的廊桥,

有的远近皆知,

有的默默无闻,

今天,小布带你走进这些已列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廊桥……

北涧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6)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7)

北涧桥

北涧桥又称“下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1),嘉庆八年(1803)重建,道光廿九年(1849)重修,为编梁木拱廊桥。全长51.7米,宽6.1米,离常水位高11米,净跨29米,廊屋20间,84柱,中间有重檐楼阁。桥旁有枝繁叶茂的千年樟树和乌桕树,枝叶交错相衬,与桥互相辉映,被誉为“世界最美廊桥”。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溪东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8)

溪东桥

溪东桥俗称“上桥”,位于泗溪镇白粉墙村与下桥村交界之东溪上,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54)重建,道光七年(1827)重修,为编梁木拱廊桥。长41.7米,宽4.86米,距水面高10.35米,净跨25.7米,桥屋15间,64柱,明次间高起为楼阁,两头翼角飞挑,造型优美,古朴典雅。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水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9)

城水桥

城水桥位于龟湖镇后章岗村,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八字撑木拱廊桥。全长15.02米,宽4.61米,桥屋高4.83米,净跨11.16米,距水面高5米。廊屋七间,双落翼式悬山顶。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宅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10)

刘宅桥

刘宅桥古称“仙洞虹桥”,位于三魁镇刘宅村,明永乐三年(1405)始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修,系木平梁廊桥。全长24.8米,宽6.15米,跨径9.2米,离水面高3.5米。桥屋两层八开间,两侧尽间为重檐楼阁,歇山顶。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宾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11)

普宾桥

普宾桥位于雅阳镇雅里村雅阳溪自然村,建于清嘉庆廿五年(1820年),为单孔木平廊桥。全长13.6米,宽4.25米,高3.74米,跨径8.54米。桥屋七开间,三十二柱,悬山顶,明间东面设神龛。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条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12)

三条桥(周如妙/摄)

三条桥位于西旸镇富家垟村北侧与洲岭交界之小溪上,始建年代不详,现桥清道光廿三年(1843年)重建,为编梁木拱廊桥。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桥屋11间,单檐悬山顶。据古籍记载,此桥最古,道光年间修建时发现唐“贞观”旧瓦。二十世纪末,县文博馆工作人员曾在桥上发现有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九月十三日”的瓦片。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庆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13)

永庆桥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戬州村,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为单墩双孔伸臂梁式木平廊桥。全长33米,宽4.5米,建廊屋12间,离水面高8米,桥墩由规整条石筑砌而成。桥屋十二间,明次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式,设有神龛,屋面四翼角高翘。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毓文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14)

毓文桥

毓文桥位于罗阳镇洲滨村,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为单孔石拱木廊桥。全长23米,宽4米,单跨7.6米,拱卷青石筑砌,呈半月状,横跨两山之中。上建廊屋七间,二十八柱,明次间为三层楼阁式,屋脊正中四角攒尖葫芦顶,四翼角高翘,造型别致。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池源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15)

池源桥(李永在/摄)

池源桥位于泗溪镇池源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三年(1853)此桥曾被洪水冲毁,咸丰七年(1857)当地乡民发起重建,为八字撑木拱廊桥。桥身长21.03米,桥面宽4.27米,离水平面4.40米,桥屋高4.11米,跨度9.50米。桥屋八间,三十六柱,二重檐。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16)

南阳桥(李永在/摄)

南阳桥位于泗溪镇玉岩村,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为一墩两孔伸臂式木平廊桥。全长41.7米,宽4.6米,桥屋高5.9米,桥墩和两岸桥台用规整条石砌筑而成。桥面上起桥屋15间,屋面翼角飞挑,明次间屋面为重檐式。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霞光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17)

霞光桥(林上兆/摄)

霞光桥位于泗溪镇华垟村,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咸丰二年(1852)重修,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为单孔石拱木廊桥。全长17.26米,宽4.42米,桥屋高4.25米。拱券纵联砌置,净跨13.3米,矢高7.3米。桥屋七间,三十二柱,双落翼式屋顶。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居桥

泰顺各廊桥名字及美图(终于明白泰顺为什么是)(18)

仙居桥

仙居桥位于罗阳镇仙居村,始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成化十九年(1483)六月毁于洪水,宏治四年(1491)知县范勉重建,嘉靖三十九年(1560)崩圮,四十二年(1563)知县区益复重建,现桥为清康熙十二年(1673)正月里人张友云、张时燀为首重建,系编梁木拱廊桥。全长42.83米,宽4.89米,离水面高12.6米,净跨34.14米,桥屋18间,80柱,单檐悬山顶。2000年,县委书记尚清主持全面维修。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提供:泰顺县委宣传部

编辑/版式:胡学翀

大家都在看

周江勇:从“红船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续写好温州创业创新史

关于市场化选聘温州银行正职领导人选公告

2017年度“浙江骄傲”微信投票已正式启动,请为温州提名人陈莹丽、“兰小草”王珏、姚玉峰投上您宝贵的一票!

温州新建改扩建94所幼儿园,每所都貌美如画,你家边上肯定有!

@温州市民,锦绣农贸市场12月19日搬迁!接下来,你可以去这两个地方买到最赞的鲜肉、果蔬和海鲜!都在哪里呢?

为泰顺廊桥的美丽和家乡文化的传承点个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