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


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1)

经常听到“小金库”三个,你知道“小金库”究竟是什么吗 ?小金库有哪些形式?怎么发现小金库……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小金库。

小金库的定义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以及《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规定,“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简单地来讲,违规、应列财务账核算而未列的各项资金资产都是小金库。

小金库形成的原因


一般来讲,小金库的形成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1、单位(部门)领导授意或默许。“小金库”总是能为小集体或个人利益提供某些方便,特别是国有企业,国家对企业业务招待费等各项支出都有严格的限制和规定,企业设置了“小金库”后,很多事情做起来方便了很多。设立小金库往往都是企业管理层授意或默许的,“小金库”与某些领导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

2、花钱办事方便的诱惑。凡是请客送礼、滥发钱物、铺张浪费等问题严重的单位,往往是由于私设了“小金库”。“小金库”对单位(部门)来讲,最根本的吸引力就在于能摆脱上级或同级财务、审计部门的监督约束,花钱办事方便,使集体乃至个人取得经济上的实惠。

3、企业制度不健全。企业的制度往往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再加上有些企业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为“小金库”打开了方便之门

4、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弊端。

小金库主要的表现形式

1、虚列成本、费用,套取资金(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

案例一:虚列开支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案例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江苏省宜兴市委第三专项巡察组进驻徐舍镇,对奖墅村相关财务账目进行突击检查时,在村财务室保险柜发现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装着89份各类票据。经过调查发现,这些票据都是奖墅村小金库的支出凭证。

原来,该村以支付工程款、土地补偿款、防汛支出、危房改造、会议误工费等名目虚列开支,套取资金用于村里烟酒、餐饮、土特产等招待支出,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累计套取并支出资金30余万元。

套取资金原因如下: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村里烟、酒等开支不能入账,于是村党支部书记吴某某和村委会主任、村会计商议采取虚列开支的方法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对上面的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地归纳出套取资金的流程:

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2)

案例启示:突击盘点现金、检查保险柜,这是非常有效的做法,凡是设立“小金库”的企业,很多时候对于“小金库”的资金使用状况一般都会做详细登记,涉及到的相关原始凭证一般也会做保存,登记和保存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管理者需要掌握小金库的资金来龙去脉和结存金额等信息,以便开展各种活动。而单位的保险柜可想而知是保存这些资料的首选地方。

案例二:9个“小金库”换来10年牢灾( 案例来源:检察日报)

莱芜市中级法院以贪污、受贿等6个罪名对山东省莱芜市医药公司原总经理张敬贵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十个月,并处罚金31万元。对二审判决结果,张敬贵表示服从判决,不上诉。张敬贵贪污833万余元,受贿18.3万元,职务侵占42万余元,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6.5万元,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犯罪数额为2572万余元,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犯罪数额为2.57亿余元。

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3)

张敬贵运用手中权力大肆敛财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他把公司当作予取予求的钱袋子,肆意贪腐。譬如,他买车、买房、儿子上学等都使用了公款。   

2007年至2010年期间,其子张某在上海、沈阳读书,所花费的4万多元,就走了公款账目予以报销。当他儿子提出要购买奥迪A6L时,他让下属购买了5万元的卡,变现成4.6万元后支付车款。张某准备买房时,他又如法炮制,多次巧立名目、公款报销。除了为子谋财,张敬贵还用公款为亲属、同学的消费“埋单”。2011年春节前,他去看望姑母,并给姑母1000元,回头就走了公款账目报销;2013年,其母翻盖老宅,张敬贵出了8万元,回头也是走的公款账目;甚至在2015年10月大学同学聚会时,他共花了2.2万元,还是公款报销。此外,他买摄像机花的1万元、在养生会所消费的1082元、买画还信用卡的5万元,也都是变相通过公款报销。

在张敬贵诸多的犯罪事实中,“小金库”是一个绕不开的词。张敬贵在下属公司搞了9个“小金库”,把药品返利、虚高价格入账、虚列费用等产生的钱都纳入其中。5年时间里,这些“小金库”隐匿了4190万余元,而应当归属市医药公司的共2572万余元,使得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实际上,这些“小金库”就是为他服务的,比如说他买了一套房,需要交3.6万元的契税和维修基金,这笔钱正是从“小金库”的公款中报销的。

自2015年10月19日以来,莱芜市纪委对张敬贵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要求其提供市医药公司下属公司完整、真实的账目。为防止问题曝光,张敬贵安排下属采取火烧、粉碎机粉碎的方式,销毁了全部的账目。当调查组要账本时,财务人员上楼得到张敬贵同意后才敢去取,故意磨磨蹭蹭,几个小时拿不来;拿来两本,其中一本还拿错了;调查人员上厕所都有人“陪着”;晚上到公司查账时,房间突然被拉闸断电。   

除了正面阻挠,张敬贵还暗地里对抗,他安排财务人员连夜重新抄账、篡改凭证;与人建立攻守同盟,如果感觉对方顶不住,他就安排其装疯装病住院,使得10余人因此不堪压力称病入院。最终,法院查明:销毁的“小金库”账目,收支合计2.57亿余元。

案例启示:纵观本案例,张敬贵私设小金库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隐匿药品返利、虚高价格入账、虚列费用等手段套取公司资金,而“小金库”的金额又用于个人及家庭、亲属的日常消费等支出。他多次通过报销的形式套取公司资金,通过异常的报销单据即可很明显地查出猫腻……此外,我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两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因此,作为财会人员,也应当妥善保管好会计凭证等资料。

2、违规收费、罚款等收入未列入财务账,形成“小金库”

案例三:单位对内部员工的罚款收入未入账形成“小金库”

小编曾经做过一家公司的审计,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小编注意到制度里面有关于公司对员工的各种罚款规定,制度如下:

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4)


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5)

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6)

正常情况下,有罚款收入时会计入到“营业外收入”,不太规范的企业会计入到“其他业务收入”或者直接冲减成本、费用,该企业为大型设备生产企业,涉及生产线工人几百人。正常情况下,一年下来多多少少肯定会有罚款收入。然而,审计时小编发现企业财务账上“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均没有相应的罚款收入记录,那会不会直接冲减成本费用了?如果没有直接冲减成本费用,会不会没有入账而存在小金库的情形?鉴于如果账务处理直接冲减成本费用,核查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小编从小金库的角度出发,先核查是否存在账外资金。那么,从何查起呢?

我们都知道,任何的业务流程都会留下痕迹,小金库也不例外(除非有人专门销毁或者故意不留痕迹),本案例涉及到的是罚款收入,面对的是单位内部的员工。既然是收入,那么小编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个疑问:这是一项管理工作,应该会有相应的内部控制流程。再结合本案例收取的罚款收入一般面对的是内部的员工,那么有收入时,是否需要相应地开具收据?为了证实这一点,小编找到出纳,证实了该企业有针对个人收入时都会给对方开具收据。那么,既然会开收据,如果开具了收据而财务账面上没有进行账务处理,这部分就有可能是账外资金。接下来的工作,小编抽查了一部分收据,从收据记录的内容,检查到财务账上,看是否存在已经收了现金开了收据而没有做账的情形。

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7)

结果一查,果真存在这样的情况,许多罚款收入财务账上都没有反映,小编又找到财务部负责人,经过一番沟通之后,财务部负责人无法解释,只能实话实说,对这部分罚款收入没有通过财务账进行核算,而是单独存放于保险柜并做相应的记录,还解释说之所以没有通过财务账核算的原因主要是怕自己的罚款制度规定不满足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怕被查出来,所以没有入账。

案例启示:该案例是一个典型的违规罚款收入不入账从而形成小金库的情形。有时候检查小金库,需要先了解企业的收入来源:货款收入、废旧物品收入、罚款收入、增值税返还等收入、赔偿收入……了解了收入来源后,再针对性地看账上是否有反应这部分收入,从而为查找是否存在“小金库”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线索。

案例四:废旧物品收入时未入账形成“小金库”

小编以前做过一家生产型企业的审计,在了解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小编主要到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有关于废旧物品处置的如下规定:

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8)

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9)

然而,小编在账上筛选出了“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也没有见到本期有废旧物品的收入的记录:

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10)

按照案例三的思路,小编一步步顺蔓摸瓜,最终也查出了该企业私设“小金库”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废旧物品销售一般客户是个人,采取的结算方式一般是现金结算。次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了解了收入来源后,再针对性地看账上是否有反应这部分收入,从而为查找是否存在“小金库”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线索。

3、资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产出租等形成的收入不入账,形成“小金库”

小编在做一家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时,通过检查询问财务人员、检查合同发现该企业存在固定资产出租的情形,租赁合同约定如下:

小金库管理的三大技巧(五个案例详解小金库)(11)

出租的固定资产主要原因公是公司由于迁址,之前租赁的场所提前退租时,因公司新的办公地点存放固定资产空间有限且部分存放于原租赁场所的固定资产难以分离,公司将该部分固定资产租赁给新的承租方。

出租固定资产,对企业来说非主营业务收入,正常情况下企业的租金收入应当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然而,小编在检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时,却未发现有租金收入的相关记录。通过询问财务部负责人,最终了解到租金收入对方直接将租金转至公司老板的“私人银行卡”账户里,故账上未体现,转至公司老板私人卡的资金形成“小金库”。

案例启示:资产类的收入未入账也是形成“小金库”的一种方式之一,企业对于闲置的资产出租收入、报废的资产处置收入、对外投资的资产形成的投资收益,有时候并未在账上体现,而私设“小金库”,将这部分收入通过“小金库”用于其他用途。因此,在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小金库时,也应当关注资产的使用状况,对于闲置的资产是否出租、投资,出租和投资的收入是否进行账务处理;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处置的收入是否入账……

还有通过其他更加隐蔽的方法私设小金库……

检查“小金库”方法

以上五个案例已经分析了企业形成“小金库”的方式,同时对每个案例对检查“小金库”有什么启示也做了相应的分析和介绍。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检查“小金库”的主要方法:

1、核实收入法:被审单位哪些业务可能存在收入,这些收入涉及的相关单据、账务处理,有无非法收入,有无截留收入,收入是否及时入账,重点关注罚款收入、赔偿收入、房屋等固定资产出租收入、低值易耗品和废旧物品处置收入


2、突击盘点(检查)法:对库存现金和保险柜突击检查,存在多个保险柜的,同时进行检查,检查的同时关注保险柜物品是否杂乱、有无反常情况、出纳现场情绪是否稳定;有无白条、借条、储蓄存单、私人物品;是否还存在其他账本、出纳个人物品、其他现金、银行卡(公司银行卡或者个人银行卡)、购物券等情况

3、支出检查法:关注白条抵扣现象;关注大额和金额为整数的支出;关注转给个人特别是管理层或者股东个人账户的支出(尤其是整数金额的支出);关注支出当中是否有异常的报销单据或者报销行为;关注超出正常经营范围的报销单据如发票、机票等……

4、挂账调查法:确定往来款是否真实存在,尤其是关联方的往来款;关注往来金额较大的单位和存在上缴款项的下属单位。

5、分析比较法:对各项支出各年度历史数据,各月份的变动分析,以及同同行业大致情形进行比较,对于大额、异常的数据应当进行关注

6、票据抽查法:检查收费票据的购买、领用、使用及注销等情况,看收款对象是否真实,有无虚构的支出,支出的金额是否合理、真实;收入是否及时入账…

还有,其他各种更加难以言语、运用细节、合理性假设及分析的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