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游园表达了什么(牡丹亭游园的春之思)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全称为《牡丹亭还魂记》。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聪明美丽的少女杜丽娘整日被禁锁在太守府的深闺内院,生活十分寂寞、烦闷。一天,老书生给他讲《诗经-关雎》,优美的爱情诗篇,深深地拨动了他的心弦:”关了的雎鸠尚然有州渚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启发了他青春的萌芽。为了消愁解闷,他和丫头春香去书房后面游园。可是明媚的春光,反而触动了杜丽娘爱情上的满怀愁绪,使她更加抑郁伤感。回房后困倦入眠,梦中与一个手持柳枝的书生幽会,恩爱缠绵,情意缱绻,不想美梦被她的母亲撞醒。这就是有名的“游园惊梦”。
游园后,杜丽娘情思难舍,终因爱情不能如愿,抑郁而死,葬在园中。后来,梦中的书生柳梦梅来此游园,同杜丽娘阴魂相遇,诚挚的爱情使杜丽娘起死回生。经过一番波折,终于夫妻团圆。作者在题词中说:如丽娘者,乃可谓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牡丹亭》全剧共55出(场),《游园》是第10出《惊梦》中的前半部分,由6支曲子组成,主要是刻画杜丽娘的内心世界。第一曲[绕地游]: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年光”,就是春光。”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是说:莺鸟的歌声,把我从梦中唤醒。啊!到处都是撩乱人心的春光!莺鸟叫是春天最鲜明的象征,所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里作者用了”乱煞”一词,隐隐流露出杜丽娘心绪的烦乱,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告诉我们:
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
”小庭深院”,说明她是被禁锢在深闺内院,天地极其狭窄。”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是说:沉水香已经燃尽熄灭了,针线活没做完就被抛在一边。这里概括地描写了杜丽娘生活的典型环境,说明她的生活单调乏味:除了绣花就是闷睡。”炷尽沉香,抛残绣线”一个”尽“,一个”抛”,一个〞残“,就把他对针绣的厌烦以及长睡后慵懒无聊的心情表露无遗。
但是,笼中的小鸟羡慕广阔的天空,深闺中的少女更关心春天的到来。“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这就是说:怎么今年对春天的关心和向往,还同去年一样殷切啊。原来,杜丽娘心中有一颗压抑不住的青春的心在隐隐跳动!这样看来,”莺啭“不但惊醒了她的春梦,也唤醒了她的春情;“乱煞“不但写出春光热闹,也含有春意撩乱、春情难遣的味道了。
这只曲子揭开了游园的序幕,为整个游园奠定了感情的基调。第二支曲子[步步娇]是写杜丽娘游园前精心梳妆准备的情状: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这只曲子写得极其新颖别致,把杜丽娘细腻复杂的内心活动,描绘得具体入微,淋漓尽致。
“晴丝“是春天晴空中的游丝,据说是虫鸟所吐。”袅晴丝吹来闲庭,摇漾春如线”,是说:春天的晴丝颤颤悠悠地吹到了寂寞的小庭深院,飘摇荡漾如同细线一般。
写春光、春意,一般人总离不开桃红柳绿,蝶舞蜂喧。作者在这里偏偏选取了不被人注意的晴丝,可谓别出心裁,恰到好处。晴丝只有春天天朗气清时才能见到,这就自然交代出春光明媚的背景。其次,晴丝袅袅,极细极微,只有像杜丽娘这样细心闲适的闺房小姐才会发现,也只有对春天十分“关情”的人才会专注地观察它。所以,这从侧面反映了杜丽娘的身份和性格。而且,在这幽深寂寞的小院里,只能吹进像晴丝这样一点点可怜的春光,也说明深闺少女的寂寞可悲。这是我们从”实指“方面去理解,如果从”虚拟”方面联系,那么这一句又可当做杜丽娘微妙心理的写照。
“晴丝“同”情思”是谐语双关。空中的“情丝〞正象杜丽娘心中的“情思”,这缕”情思”是受了《诗经》中爱情诗篇的启示而开始萌生,又遇到春光的诱引、触发而逐渐苏醒;但它尚未有明确的目标和意识,也并不强烈,恰如空中的晴丝,纤细朦胧,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所以,“摇漾春如线“这“春“字,既是指春光,也可以喻春情;既可说空中的晴丝摇漾如线,也可说是杜丽娘心中的春情象细线般颤动。春景与春情融合的如此紧密巧妙,曲折含蓄,真可谓达到了水乳交融,天衣无缝的地步。下面正式开始梳妆: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花钿”,古代女子鬓发两边的装饰品。彩云,形容女子美丽的头发。这两句说:隔一会儿,整理一番头上的装饰,没想到镜子忽然把我的半边面容偷偷照了进去,惹得我急忙躲闪,把美丽的卷发都偏斜到一边去了。不说人照镜子,却说”菱花偷人半面“,把镜子拟人化,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作者还用了两个当时的口语,”没揣“是不意,没料到;迤逗“,是引惹,挑逗。用在这里,不但增添了生活气息,而且把杜丽娘天真娇羞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镜子照着面容就不好意思起来,反映了封建礼教对闺中女子束缚的严重,所谓”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是说闺阁小姐是不能轻易出门的。明代的所谓《闺范》就明文规定:”女子深藏简出,无与人靦面相观之理”。另一方面,恐怕是杜丽娘在镜中窥探到自己春情荡漾的内心隐秘,才羞答答,不好意思吧!所以当春香夸她打扮得好时,她顺势把自己的穿着夸饰一番。我们看第三支曲子[醉扶归]: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翠生生“,形容色彩鲜艳;“艳晶晶”,指光彩夺目。”翠生生出落的裙衫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是说身上穿着绛红色的裙衫艳丽挺括,头上带着宝石镶嵌的花簪流光溢彩。这两句把一个美丽华贵的少女顾影自怜,沾沾自喜的得意神态,刻画得活龙活现。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是说杜丽娘天生的本性就爱美。这是作者发掘她内在的心灵美,是画龙点睛之笔。这种爱美的本性虽然不排除贵族少女讲究穿戴的传统心理,但从全剧看,主要是对青春的珍惜和对爱情的向往。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三春“,原指春天三个月,这里比喻人的青春。杜丽娘纵然有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可是她那青春之美又有谁来赏识呢?
以上三只曲子是描写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处处呈现出贵族少女矜持和自我欣赏的特点,但也透露了春情难遣的寂寞和对环境的隐隐不满,为下面心绪突变埋下了伏笔。
杜丽娘来到园中,见到满园春色,不禁感慨万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心中激起了巨大波澜。第四支曲子[皂罗袍]情调为之一变: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一一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这是《牡丹亭》中最负盛名的一支曲子。
”姹紫嫣红”极写春色之娇艳;”断井颓垣”说尽园子的破败。这是何等鲜明突出的对照啊!这里作者只用8个字囊括了园中全部景色。这种以虚代实的笔法,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充分想象和回味的余地,而且为主人公急剧的心理变化做了充分的铺垫。”原来”、”似这般“、“都付与“这几个副词饱含着主人公无限惊讶、感叹和惋惜,带有极强烈的感情色彩。春光这样迷人,庭院竟如此荒废,怎不叫“爱好天然”的杜丽娘触景伤情,百感交集呢。终于她迸发出深心的苦闷: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如果说前两句还只是委婉地寓情于景,这两句则是直率地直抒胸臆了。
”奈何”,这里有消遣、打发的意思。这两句是说:这么宝贵的春光,这样优美的景色,天哪,叫我如何度过呢!使人舒心愉快的事究竟哪家才有呢?
显然,这里杜丽娘是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境遇,把郁积胸中的万斛愁绪,对周围环境的满腹哀怨都一股脑儿倾泻出来了。古人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是的,这”姹紫嫣红“的”良辰美景“不正是她美丽青春的象征吗?而那全无”赏心乐事”的”断井颓垣“,不又正是她那冷漠无情的贵族家庭的写照吗?封建家长不但对自然美景无动于衷,而且对子女的青春年华也漠不关心。想到自己”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良辰美景虚度,赏心乐事乌有,怎能不使她伤感备至呢?所以,”奈何天”、”谁家院“这两句,确是凝聚着杜丽娘心中的无限哀怨,蕴含着对封建家庭的强烈不满,道出了千千万万不幸少女的痛苦心声。
下面,作者笔锋一转,用合唱形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广阔的画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王勃有《滕王阁》
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这里的”朝飞暮卷“就是“画栋朱帘〞的代称。这两句十六字里,有浓笔重彩,有淡墨轻染。我们仿佛看到了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看到了云蒸雾蔚,碧瓦亭台;和煦的春风夹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美丽的游艇……这是多么迷人而又略带怅惘色彩的美景啊!它使我们的视野由狭小的园林扩展到寥廓的境界,让我们随同主人公去畅想更广阔的天地,更美好的自然。然而这对杜丽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就更加衬托出她处境的可怜,如同囚笼中的小鸟一般。因此下面这一转折:”锦屏人特看的这韶光贱”,就成了势所必然。韶光,即春光。锦屏人,原指闺房中的人,这里是说那些封建家长,杜丽娘把怨恨的矛头直接指向耽误他青春的父母了。
这只曲子是杜丽娘情绪由喜转悲,由叹转怨的转折点,写得哀婉缠绵,情意深远,十分动人,历来为人称颂不绝。《红楼梦》描写林黛玉听了这只曲子也为之动情不已。
这支曲子同前面几支句式也不大相同。作者用了一系列近似对偶的句型,如”姹紫嫣红”对“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对“赏心乐事“。这一组组对比,既有力地渲染了情和景的矛盾,突出了主人公的复杂微妙心理,而且使句式整齐华美,语言绮丽典雅,富于音乐美。
杜丽娘的感伤情绪,在第5支描写赏花的曲子[好姐姐]中又有所发展。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得圆。
这只曲子提到的三种花,作者是别具深意的。杜鹃历来被当作悲剧的象征,“遍青山啼红了杜鹃”正是借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感伤气氛。荼蘼是晚春开的花,写它主要为突出尚未开花的牡丹。”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得先,”才是作者笔意所在。牡丹具有国色天香,被人们誉为百花之王,可是等它开花,春天就要过去了。杜丽娘以牡丹自比,想到自己“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自然分外伤心了。所谓“烟丝(即晴丝)醉软“,也衬托出杜丽娘幽怨缠绵,如痴如醉的情状。上面是以花喻人,下面作者又以鸟衬人。成对的莺燕快活欢唱,更反衬杜丽娘的孤独寂寞。这只曲子处处见景抒情,一花一鸟都扣紧了杜丽娘的心里活动。颇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至此,杜丽娘的伤感情绪再也无法排解了,最后一曲[隔尾]:
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
天真的春香不理解杜丽娘的心事,还嫌“观之不足”,这更反映出杜丽娘的孤独、苦闷,身边连个像红娘那样的知心姐妹都没有。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提出过好诗应做到:“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游园》中的曲文,确实达到了这些要求,使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游园》中。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写景,抒情和人物的心理刻画,浑然一体,景中情和情中景很难加以区分。短短6只曲子使我们仿佛跟随杜丽娘游了一次花园,不但领略到鸟语花香,满园春光,而且感受到女主人公细微复杂的心理脉搏,听到了如怨如诉的内心独白,这也是这出戏至今生命不衰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