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1)

五老峰是驴友的天堂。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

户外活动,现代人喜欢,古代人也喜欢。玩法上,古代人和现代人既有共性,也有差别。相同的是,都是用双脚来丈量山川河岳,都喜欢险且远的地方,都喜欢写写画画,分享朋友圈。不同的是,古人是用笔来书写,且惜墨如金,三言两语,大漠孤烟,烟雨江南,跃然纸上,意象可感,形象直观;现代人是用手机相机记录,硬件很硬,软件更软,数字化传递,适时便捷,画面清晰,呼之欲出,视频动态,如身临其境。对比古今,感慨万千,时代发展,国家进步,人民幸福。古老的中国,户外活动叫游山玩水,只有少数有钱有闲人家才能实现得了,寻常百姓,生存尚且不易,何来休闲?!如今的中国,一般人家,普通民众,只要身康体健,只要时间允许,随时可以自由出行,游山逛水。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2)

五老峰位于庐山东南部,面朝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然席地而坐的五位仙翁,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它起底于鄱阳湖,峰尖触天,其中的第五峰最高,海拔1436米,高度略低于海拔1474.47米的庐山第一峰汉阳峰,但其雄奇险峻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清气朗,站在山脚海会镇仰望庐山,五老峰高耸入云,气吞山湖;站在五老峰顶俯瞰鄱阳湖,百舸争流,气象万千。

五老峰山形嵯峨,山势磅礴,山色耀眼,自古以来,吸引着无数爱山人的脚步。唐代诗仙李白和北宋文豪苏轼都曾数次游历庐山,两人在庐山都留下了不凡的传世诗篇。李白诗赞: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东坡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3)

特别是李白,对庐山可谓情有独钟。他生性浪漫豪放,一生云游四方,只有庐山令他魂牵梦绕,一访再访。据史料记载,李白先后五次造访庐山。公元760年,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首诗。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声,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诗人登高远眺,想象丰富,用如椽大笔,把庐山的瑰玮秀丽、长江的雄伟气势,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诗中的金阙、二峰、三石梁、九叠屏、香炉峰等都是庐山绝景。我猜想,李白肯定是个身强体健的户外驴友,而且是骨灰级的。因为诗中所提到的景致散落在庐山东南西北的崇山峻岭之中,若非他亲自爬过,亲眼见过,仅凭想象是写不出来的。三石梁挂在二峰三峰的悬崖绝壁上数以万年,古称也是今名,名字至少也在千年以上,起码在李白之前就已命名。

我很早就听说五老峰下有个叫三石梁的地方,很是神往,因为危险,需要借助绳索才能攀爬,一直没能去成。现在,风吹雨打日晒,三石梁山体被侵蚀风化得厉害,驴友基本不敢爬了。我也曾两次路过而没敢上去,与之擦肩,这可能成为永远的遗憾。

我十二分的好奇,李白当年是怎么爬上去的?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4)

五老峰方向户外线路多达二十余条,为庐山各方向户外线路之最,没有之一。

户外二十一年来,我走过五老峰方向几乎所有的线路,印象最深的当属天门天坑。因为太过喜欢,周末,我们又去了天门天坑。这是我第四次去天门天坑。爬了一天,累了一天,开心了一天。总的感觉,上天门比下天坑容易些。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5)

天门天坑在四峰和五峰的下面,两个断裂又独立的山体天然合围,形成一个几乎闭环的数百米的深坑,裂隙豁口在西北面与三叠泉景区尾端相望,是天坑的出口,也是进口。

石头是坑里最早的原居民。它们都姓石,区别只在于:四围整片崖壁是最大的石头、巨块石头、大石头、小石头和石头渣子之分。土是坑里的第一波移民,也是坑里最稀缺的资源。其实那不叫土,空气中飘落的尘埃没被雨水冲走,堆积在岩石缝隙和石头旮旯里,便形成了最珍贵的土。矮小的灌木和杂草成了坑里的第二波移民。它们稀疏的生长在崖壁裂缝和岩石缝隙里,根向下艰难的扎进岩石裂缝,以获取生存必须的稀缺的养分和水,枝向上努力伸展,让叶得以获取稍纵即逝的阳光。它们的祖先可能来自遥远的高原和草原,风和鸟作为使者,将它们的种子带到庐山,带进了天坑。它们落地生根,随遇而安,它们坚强平和,豁达开朗,不埋怨,不抱怨,努力活好自己,活好每一天。

驴友则是坑里的过客。他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灌木既是坑里的移民,也是坑里的主人,它们热情好客,舍己为人,迎来送往天南地北的驴友,关键时候总能”搭把手”,宁愿自己伤枝,也不让驴友伤足。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6)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7)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8)

天门和天坑是两位一体的关系,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两个组合体的景致不错,名气不小。

天门天坑,山高谷深路险。

线路长。无论怎么走,山里的行程,全天最少十小时以上。所以,新驴、弱驴、病驴,千万别跟随,自己受罪,团队受累。

坡度陡。上下山的坡度多数时候在四五十度以上,特别是下天坑,有时直接垂直。下天坑时一般都是手脚并用,有时还得借用屁股。

坑底滑。坑里阳光十分的稀罕,中午12点阳光还迟迟未进,下午两点不到太阳早早就溜。石头上长满了青苔,一不留神就跌跤崴脚。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9)

到天门天坑玩,可以有多样选择,无论怎么选择,一个字:累。

可以先上天门,下天坑,再上五峰;可以先上天门,下天坑,经乱石岗出;也可以倒过来走,经乱石岗爬上天坑,从天门出;如果不怕累,还可以经乱石岗进入天坑,先上天门观景,再下天坑,从五峰出。

其实,天门和天坑既难上,又难下,难易差别是相对的。偏偏,九江户外人特别偏爱这条线路。他们就像驴一样倔犟,认准的方向,向往的生活,永往直前,永不疲倦,永不停歇。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10)

巍峨五峰,灿若芙蓉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11)

靓妹帅哥,钢躯铁脚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12)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13)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14)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15)

一身汗水,两眼美丽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16)

头上天门,脚下天坑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17)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18)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19)

打开天窗,清风自来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20)

跃上天台 笑逐颜开

武隆天坑怎么走下去(天门易上天坑难下)(21)

谢谢阅读!谢谢欣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