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春秋的民间故事(春秋故事会190)

大家好,我是“正一天授”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管理或者交际的手段,先狠狠地批你一顿或者损害你的一些利益,然后又悄悄安抚你或者给你一些好处,也就是俗话说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一代春秋的民间故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一代春秋的民间故事(春秋故事会190)

一代春秋的民间故事

大家好,我是“正一天授”。

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管理或者交际的手段,先狠狠地批你一顿或者损害你的一些利益,然后又悄悄安抚你或者给你一些好处,也就是俗话说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这种手段呢,在心理学上又叫“阿伦森效应”,整体的意思就是你不能一直压着一个人,也要适当地安抚一个人。成熟的领导或者高明的谈判专家其实都是玩这一套手段的高手,因为这套组合拳下来,百分之八九十的效果都很不错。

但是,也有例外。有时候也会有只打巴掌不给甜枣的情况,一般这么对待的对象,都是那种可有可无或者权重极低的角色,甚至是那种可以要剔除的角色。咱们今天,就来说这么一个“打两巴掌,不给甜枣”故事。

春秋大鲁成公八年,鲁国在这一年的一头一尾,接待了两次来自霸主大哥晋国的特使。但是这两次接待,让鲁国受了一肚子窝囊气。

这一年春天的时候,晋景公先派晋国新上军副司令韩穿来访问鲁国。韩穿这次访问,只带了一个使命,那就是让鲁国把汶阳土田还给齐国。

关于汶阳之田,咱们在之前第180期《叛乱与围城》里曾经详细地解释过。汶阳之田本来是鲁国的土地,后来被齐国给强霸占了去,也没谁给鲁国主持公道,这事儿就这么拖了八十多年。后来,齐顷公作妖,跟霸主晋国干了场“鞌之战”,把自己搞得差点家破人亡。于是鲁国趁机让晋国主持公道,把这块地给要了回来。

鲁国要回汶阳之田,也就是成公二年的事,到成公八年,也不过才五六年,那是正儿八经捂在手心里还没暖热、垫屁股下头还没压实,结果,现在晋国一纸文书又要让鲁国把这块地割让回齐国,您说,鲁国人这心里能不气吗?

但是气归气,鲁国人其实心里也很明白,这肯定是齐国给晋国送了好处了呗,晋国收了人家的好处,手软嘴短,就帮着人家说话呗。再说了,晋国大哥是鲁国能惹得起的吗?当初这块地就是晋国帮他们要回来的,现在人家说当时搞错了,让他们再还回去,搞得像是鲁国白占了这几年便宜似的,他们还能说啥呢?

所以,忍着心里的腻味和气愤,鲁国明面儿上还是跟个小媳妇儿似的乖乖巧巧把汶阳之田这一大块肥沃的农田给了齐国。要说心里最难受的鲁国人,那肯定是鲁国执政季文子了。

为啥?因为这汶阳之田,就是他季氏的封田!晋国这么干,其实割的是他季文子大腿上的肉!

所以,季文子心里“妈卖批”不知道骂了多少遍,但是作为执政官,他脸上还得笑嘻嘻地招待韩穿,好就好肉伺候着,然后也只敢在酒局上趁着酒劲,说了几句“晋国没信用、霸主不道义、联盟必瓦解、诸侯要倒霉”之类的牢骚话,末了怕得罪人家,还得补上两句“我是担心霸主哥哥的地位不保,我是一片好心”之类的话。

年初这事儿,也就这么疙疙瘩瘩地了结了,晋国人这等于是结结实实打了鲁国一巴掌,结果齐国人很开心,晋国人霸道惯了跟没事儿人似的,就剩下了鲁国人暗自心伤。

鲁成公就盼着这一年能平平安安过了算了,可千万别再出事儿了。结果怕啥来啥,到了年尾,晋景公又派上军副司令士燮来访问鲁国来了。

士燮这次访问,也带了一个使命,就是晋国想带领联盟这些小弟们发兵攻打和南方新崛起的吴国交好的郯国,让鲁国也赶紧整备军队,然后筹集军粮,到日子准时集合。

因为年初的事,鲁国人心里的气都还没消完呢,所以,对于这次军事行动,他们打心眼儿里是不想去。但是他们又不敢直接拒绝,于是鲁成公就派人偷偷给士燮送了好多礼,求他回去帮鲁国说个情,请求能多给鲁国点时间,慢慢地出兵,其实就是磨洋工,等这边他们出兵了那边仗都打完了最好。

士燮那是多聪明的一个人啊,鲁国这套小算盘他立马就看得透透的。他倒也不贪财,按规矩之外的礼物一点都不多收,但是他也完全没给鲁成公面子。

士燮直接跑到鲁国朝堂上,当着鲁国六卿的面对鲁成公说:“鲁候,您的心思我可是门儿清,所以您这点钱,我是不会收的。您可得考虑好了,我们晋国大王作为霸主,说话向来是说一不二。要不要出兵您自己看着办,但是我可说明一点,回去之后我会如实上奏。如果您到时候没有准时带兵集合,只怕我们晋国以后就不太好罩着你们鲁国了,你们自己决定吧!”

士燮硬邦邦地说完了这些话,一甩袖子,走了!

朝堂上的鲁国君臣面面相觑,得,这尼玛又是响响亮亮地一耳光,扇得人眼冒金星!

鲁成公和季文子一合计,这晋国大哥不讲规矩啊!当大哥不都要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吗?这丫的咋只打巴掌不给甜枣呢?唉,没辙啊,晋国还是惹不起啊,这两巴掌挨就挨了吧,赶紧的,派宣伯率兵跟晋国会合去进攻郯国吧!整麻溜点儿啊!迟到了可又是一巴掌!

这叫啥?这就叫“实力不够,拿脸来凑!”

凑上去干啥?

挨耳刮子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