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具体运用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用有益想法来取代无益想法的一种技能)

“记录成长、分享生活”坚持写作之363/400,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如何具体运用认知策略?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如何具体运用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用有益想法来取代无益想法的一种技能)

如何具体运用认知策略

“记录成长、分享生活”坚持写作之363/400

践行将每天输入信息进行及时性整理并分享出来,一方面是加深记忆印象,另一方面是倒逼自己输入,同时能得到及时反馈,达到调整状态的目的。输入与输出是一个闭环,不断重复打磨,才能受益这个闭环带给我认知与能力上的提升。以下是今天的阅读与思考,分享给大家:

1、对于多重任务,工作效率降低的成本与刺激水平低、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成本相比较低。无聊、缺乏动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如果没有多巴胺的刺激,可能我们能做到的事情更少。

(刺激的强度是关键因素,奖励闭环刺激更多的多巴胺,让自我感觉收获很大。)

2、几个概念:

情绪调节技巧就是能够让你认识到自己的情绪,然后尽可能将其调整,让情绪帮助你而不是左右你的技巧。

情绪调节的第一步是认识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调节,留下有益情绪帮助自己的目的的过程,属于动态的一个概念。

认知策略是用有益想法来取代无益想法的一种技能,而有益想法则可以使有益情绪取代无益的情绪。

认知策略是留下好的替代不好的,达到情绪平静的目的。

丹尼尔·戈尔曼曾指出:“自我意识也就是认识的自我感觉,也是情商的基石。

自我意识强调第三视角,看待自己的感觉,包括自己的观察后的想法,感受等。属于自我观察的一种,加入思考。

自我观察也被称为“正念”——有能力通过自己设定的镜头来观察世界,或者平和公正地看待身边的事情。自我观察应该是客观地展示你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你“本应该的”思考和感觉。

独自反思是观察自己很好的一种手段,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用正念。我的方式是以跑步时间来反思自己的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3、逃避好像是数字化时代的顽症之一,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是司空见惯的。我们必须通过自己要逃避的东西来发现自己的焦虑之处。

正确看待坏事情,当做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手段,不找借口,找到逃避的因素,勇敢面对才能更好地服务我们自己。视焦虑与拖延当做一个好东西。

4、周密计划、定期休息,让多利感受到更多的刺激。

(我也有同感,状态代表着注意力的好坏,通过计划、休息保持状态,当有更好的精力,学习更有效率,能感知到生活上很多事情,是以前根本没有过的体验。)

5、注意力调节方法:

“中断电源”法,必须有启动和停止这种方法的控制力。只有设定一个具体的中断时间,才能让你重新回到工作中来。在中断电源法中,你需要做出一个具体承诺:当你站起来后,一定要在设定的时间内回来。然后,你一定要说话算数,就好像你向一个重要人物许诺何时要给他打电话一样守时守信。

切换环境也属于中断电源法的一种,差别在于我未对切换的情景设置截止时间,这才导致自己无意识的浪费了许多时间花费在刷短视频上。当然正向刺激也符合这条,也需要设置截止时间才行。

6、睡眠知识科普:睡眠的力量

人类每天身体的“昼夜节律”是在下午2点左右,这也是人们在每天24小时中处于低谷的时候。我们感到疲乏,注意力难以集中。这就是为什么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人们都有午休的习惯。睡眠缺乏的症状——注意力减退——通常会在一个成年人睡眠不足七个小时的时候开始显现。

你睡个好觉的小窍门包括:

•减少咖啡因的摄入,而且只在早上饮用咖啡。

•每天在大约同一个时间睡觉和起床。

•睡觉之前不要有过度的刺激,特别是不要看暴力或者恐怖的影视节目。

•养成放松的睡前习惯,譬如听轻音乐或者看激发灵感的读物。

•把卧室布置成毫无压力的环境,没有工作提醒,没有必须要做的事情。

(根据辉哥自己的实践,自己我自己的睡觉时间记录,当睡眠时间高于7小时,自己的状态是可以的。低于7小时,人的状态要萎靡许多。对我来说,第二和第三点是关系比较大的。其它几点关联性不高。)

7、拖延症的理解:种典型的拖延恐惧:

1.害怕失败——如果你失败,你会得到负面评价。

2.害怕成功——如果你成功,你将被赋予更多的期望。

3.害怕被控制——用不作为来表达:“你不能让我这样做。”

害怕失败”包括“害怕犯错误”,大多数拖延者都是完美主义者,而且对自己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拖延者需要三个步骤来打破僵局:建立信心,点燃希望,并重新审视过去。

(自信心不够,我常犯的是第一条与第三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