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人为什么叫蛤蟆头(刘上洋点赞抚州蛤蟆头)

  一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抚州蛤蟆头”是一句骂人的话,是对抚州人的丑化和矮化,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抚州人为什么叫蛤蟆头?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抚州人为什么叫蛤蟆头(刘上洋点赞抚州蛤蟆头)

抚州人为什么叫蛤蟆头

  一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抚州蛤蟆头”是一句骂人的话,是对抚州人的丑化和矮化。

  岂不是么?在许多场合,只要一说起抚州人,有的人就会脱口冒出一句“蛤蟆头”。在同抚州朋友见面时,有的人也会开玩笑似的说一句“蛤蟆头”。特别是在与抚州人争辩或吵架时,有的人更是会把“蛤蟆头”叫得震天价响,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今年5月,我和几个朋友到了抚州市金溪县,使我对“抚州蛤蟆头”的看法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原来,“抚州蛤蟆头”根本就不是一个贬损语,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褒义词,是对抚州人的一种特殊赞美!

  去金溪的那天,天气十分难得,微风和煦,阴雨相间,太阳偶尔也会探出云层撒下几许灼热。我们行走在县里的大道小路上,在感慨到处旧貌变新颜特别是古村保护亮点迭出之时,竟意外地发现在县城的老城区里有一座水门庙,里面供奉的竟是活生生的“蛤蟆菩萨”!在一个特制的神龛里,四只蛤蟆静静地蹲坐着,幽暗的光线里透着一股神秘。神龛上分别写着“万明降福”“有求必应”“威灵赫赫”“感应昭昭”“一神通天下”“雨化敕良明”字样。神龛前,亮着两支蜡烛,摆放着四杯酒和两杯茶,烛光映着酒香和茶香,还有那两旁或明或暗的燃香,混合成一股浓烈的香味弥漫在庙里。这种专门为蛤蟆立的庙,于我是第一次所见。听说在抚州其他地方也有不少蛤蟆庙。抚州市区东门外正觉寺的千佛楼西边就建有一座将军殿,里面供奉着三尊青蛙将军的神像,俗称“蛤蟆菩萨”。有关人员告诉我们,每到过年和春耕时节,老百姓们就会成群结队地到蛤蟆庙里烧香叩头,朝拜祭祀,祈求蛤蟆菩萨的保佑。

  把蛤蟆当菩萨祭拜,而且把活生生的蛤蟆当做菩萨祭拜,由此可以看出蛤蟆在抚州人的心中有着多么崇高而又神圣的地位。

  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因为抚州人有着“蛤蟆崇拜”情结,所以外地人就称他们为“蛤蟆头”。其实不然,“抚州蛤蟆头”这个称呼是抚州人自己叫出来的,而且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历史名人叫出来的,这个人就是王安石。

  据传北宋年间,临川学子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与他一块参加考试的邻居王安平,当场竖起大拇指对王安石连连称赞道:“你不愧是我们临川呱呱叫的角色!”然而有个没有考上的书生却在旁边以讥讽的口气说:“呱呱叫是蛤蟆的叫声,像蛤蟆头一样,有什么了不起?”王安石听了马上反驳道:“蛤蟆头有什么不好?我就愿做蛤蟆头。”在场的人都说王安石讲得有理,于是这话很快就传开了。从此以后,在赣鄱大地上,又多了一个颇具特色的称呼:“抚州蛤蟆头”。

  二

  “抚州蛤蟆头”这个称呼,散发着浓浓的田野味和乡村味,听起来有些土气,也有些卑微。但唯其土气,才接地气;唯其卑微,才显高大,才值得大大的点赞。

  我们点赞“抚州蛤蟆头”,是因为这个称呼展示了古代抚州人一种最原始的科学智慧,一种最原始的图腾崇拜。在人类的早期,由于对世界处于一种朦胧混沌的状态,人们认为某些动物、植物或非生物有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会保护自己,于是便把它们人格化或者神化,从而形成某种图腾崇拜。抚州地处宽广富饶的赣抚平原,自古以来就盛产水稻,是著名的粮仓。但是由于常常受到虫害的侵袭,致使这里的水稻严重歉收,乡亲们也因此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在长期的稻作实践中,抚州人发现蛤蟆能够吃掉水稻的害虫,凡是蛤蟆多的年份,害虫就少,水稻就长势良好获得丰收;凡是蛤蟆少的年份,害虫就多,水稻就长得枯黄严重歉收。由此抚州人得出了一个结论,蛤蟆不仅是水稻的保护神,也是我们众生百姓的保护神,更是为民除害的活菩萨!所以他们就把蛤蟆作为图腾来崇拜。现代科学也充分证明,蛤蟆是水稻害虫的天敌,是捕捉水稻害虫的高手。有人曾做过统计,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捕食一万五千多只水稻害虫。试想,千千万万只青蛙聚在一起,那可要捕食掉多少水稻害虫啊!这不就是一支浩浩荡荡的水稻除害大军吗?所以,蛤蟆就是丰年,蛤蟆就是富足。同时,蛤蟆还是天气预报的能手。“地上蛤蟆叫,天上雨水到”,“田里蛙不叫,大旱逃不掉”。密集的蛙声总是预示着风调雨顺,伴随着五谷丰登。怪不得金溪人把那座祭祀蛤蟆的庙叫做水门庙。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农耕时代初期,抚州人就能够对蛤蟆的益处有了某种科学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自然拜物教,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们点赞“抚州蛤蟆头”,是因为这个称呼叫响了人类繁衍生息的最强音。我们知道,“蛙”和“娲”同音。而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所有炎黄子孙都是她的后代。正如《说文》所说,“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无独有偶,人们把小孩也称作“娃”,把生孩子叫做“生娃娃”。这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青蛙的某些特性十分符合人类的生殖繁衍愿望。你看刚刚出生的小孩肚子鼓鼓的,很像青蛙也就是蛤蟆的腹部,而蛤蟆的繁殖能力又很强。每当春天来临,无论河沟还是湖汊,到处都是蛤蟆产的卵子,它们像一串串黑色的珍珠浮在水中。每只青蛙一次可产卵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大约一个星期左右,这些卵子就变成小蝌蚪,经过一些时候又变成一只只小青蛙。这时,我的眼前不由地浮现出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那幅著名水墨画。画面是一条山涧,急湍的山泉在涧中流淌,水中游着六只小蝌蚪,上方用石青点了两个远山头。奇怪的是,画中却没有青蛙。就像小学课本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一样。十里都是蛙声,十里不都是青蛙妈妈和它们千千万万的子女小蝌蚪么?齐白石不愧是画坛大师,他用“画外音”告诉人们,青蛙是一个生生不息非常兴旺的庞大家族。这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多子多福传统的形象写照么?还有就是青蛙是一种很“贱”的动物,只要有少许的食物,水里陆上都能成活。而且一到寒冷季节它们还会钻到土里冬眠,来年春天又破土而出,“死而复生”。在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古代社会,养大一个小孩不容易,时刻都有夭折的危险,大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像青蛙那样贱生贱养,长大成人。古时的抚州河湖密布,水草丰茂,十分适宜蛙类的生长,可谓是一个蛙类的世界和天堂。因而蛤蟆又成为抚州人心中的生育神。他们都期盼自己的家庭能像青蛙那样生育多多,子孙满堂,一代一代繁衍不息,一代一代兴旺下去。可见对蛤蟆的崇拜就是对生命的崇拜。所以,“抚州蛤蟆头”这个称呼,既体现了抚州人古老质朴的自然生育观,又折射了抚州人的人类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朴素天人合一生态观。

  我们点赞“抚州蛤蟆头”,是因为这个称呼体现了抚州人勇争第一的“呱呱叫”精神。蛤蟆的叫声,从来就是雄壮的、嘹亮的、威武的、鼓舞人心的。我住的地方在一个湖边,每当春天来临,湖里就传出蛙鸣声,开始是一声两声、三声四声,接着是五声六声、七声八声,渐渐地,蛙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最后汇成了一股摄人心魄的巨大声浪。我曾听说在世界一些地方,甚至会出现成千上万只蛤蟆聚集的景象。1983年6月的一天,湖南醴陵县大障乡石冲村就出现十几万只蛤蟆聚会的奇观。这天清晨,村民们突然被一片高亢的蛙声所惊醒。他们出去一看,发现在四个村庄连片种植的杂交稻制种秧田里全是蛤蟆。它们三只一堆,五只一群,叫声连天,震耳欲聋,像战鼓擂动,像军号齐鸣,像惊雷炸响,回荡在田野山头,激扬在天上云间。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写过一首“独坐池塘似虎踞,绿树底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咏蛙》诗,更是把青蛙的霸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蛤蟆发出的“呱呱叫”声音,也是抚州人敢于力压群雄、勇当第一的铿锵表达。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才有临川才子,才有抚州文章,才有心学创立,才有“临川四梦”,才有金溪雕版书,才有流坑“千古第一村”,才有抚河两岸许许多多流光溢彩冠盖华夏的“呱呱叫”篇章。我们点赞“抚州蛤蟆头”,是因为这个称呼蕴含着抚州人追求富贵的难得品格。在抚州文化中,蛤蟆是水神,而水又是主财的,所以蛤蟆就是抚州人的财神。正因如此,抚州人在江西老表中是最会做生意的,无论在东海之滨还是西南边陲,无论在繁华闹市还是偏僻山村,都留下了他们在商海艰难跋涉的足迹和奋力打拼的身影,其中还涌现了数量众多的富商大贾。举世闻名的茅台酒,其创始人之一就是被誉为清代贵州首富的江右抚州商人华联辉。清代广西的首富李宜民也是江西抚州人。据明代万历年间任云南澜沧兵备副使的王士性记载,在云南各地经商的人,抚州人居什之五六,他们不仅在城镇做买卖,而且把生意做到了山高林密的少数民族部落,许多人还融入其中,担任了部落的酋长头目。抚州人不仅尊普通的蛤蟆为财神,就是对颜值相对较低的癞蛤蟆即蟾蜍亦被他们看作是富贵的化身。因为蟾蜍身上有着许多疙瘩状的突起物,因而老百姓把这看成是金钱,所以癞蛤蟆又称金蟾。直至今天,抚州等地的不少商家还把后背驮着金钱、口中衔着金币的蟾蜍摆放在柜台上,以表达自己对富贵的美好追求。不仅如此,在中国古代民间,蟾蜍还是镇凶邪、主富贵的象征,以至羽化成了天上的神仙。在嫦娥居住的月宫里,就有一只可爱的蟾蜍,所以月亮亦被称为“蟾宫”。据说在武则天所建的洛阳城上阳宫遗址里,竟出土了一只石蟾蜍。蛤蟆受到嫦娥和皇家的青睐,可见它们是多么的高贵!

  三

  春夏之交的赣抚大地充满生机,富有诗意,也是蛤蟆最活跃的季节。在我们参观的路上,不时可以听到稻田、小溪、湿地和草丛里发出的一阵阵蛙鸣。在一些古村的池塘边,也不时可以看到有些蛤蟆跳入水中,先是溅起一朵朵水花,然后伸着两腿急速游着,在泛起的一圈圈涟漪中忽地无踪无影了。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中华民族文学海洋中那些描写蛙声的诗文。韩愈的“一夜青蛙鸣到晓”、赵师秀的“青草池塘处处蛙”、陆游的“草深无处不蛙鸣”、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刘基的“一池草色万蛙鸣”……这些佳句不仅写尽了蛙声的悦耳动听,也生动地表达了自古以来人们对蛤蟆的深深喜爱。

  其实,不仅仅是抚州地区,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着蛤蟆崇拜的习俗。广西壮族地区的图腾崇拜就是青蛙,广大的壮族同胞不仅把青蛙视为丰饶神的化身,而且是生育神的化身。直至今天壮族地区的不少器物和石壁上都刻有青蛙的图案,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青蛙保护庄稼、青蛙和人类婚媾的神话故事。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蛙婆节”,从农历新年开始一直要举行到正月底。大年初一那天清晨,村寨里的男青年都要争先恐后地到田野里找青蛙。第一个找到青蛙的是运气最好的人,并要当众宣布同青蛙“结婚”,大家都称他为“青蛙郎”。通过这一系列的盛大祭祀活动,既展现了青蛙巨大神奇的力量,又把壮族人民对青蛙的崇拜表现得酣畅淋漓。

  德国作家格林写过一个著名的童话,叫做《青蛙王子》,说的是有个长得光艳照人的小公主,有一天在水井旁边的台子上玩她最喜爱的金球,不小心却把金球滚进了井里。小公主急得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有只小青蛙来了,问她为什么哭泣?小公主说,我的金球掉到水井里了。小青蛙说,你不要难过,我来帮帮你。说完跳进水井把金球捞了起来。从此以后小青蛙和小公主成了好朋友。当小公主得知小青蛙原来是个英俊帅气的小王子,是因为得罪了一个坏巫婆而把他变成了小青蛙,于是小公主就想方设法把小青蛙变回了王子,以后两个人结了婚,过上了美满幸福的新生活。这虽然是个童话,但我们可以由此看出青蛙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善良之心。好人终有贵人助,好心终归有好报。如果说格林童话里的小青蛙原本就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王子,那么,“抚州蛤蟆头”就是我们赣鄱大地一支出类拔萃的精英!小小蛤蟆,寄托着人类幸福吉祥的情感。“抚州蛤蟆头”,更是饱含着丰富美好的寓意。让我们为“抚州蛤蟆头”点赞祝福!让我们把“抚州蛤蟆头”叫得更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