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哥生活日记(勇哥创业日记乐观构想)

2022年9月23日 星期五 苏州 晴从业者要格守职业本份,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创业哥生活日记?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创业哥生活日记(勇哥创业日记乐观构想)

创业哥生活日记

2022年9月23日 星期五 苏州 晴

从业者要格守职业本份

昨天下午到苏州某大学去送样分析一个样品。

打开工作微信才发现,联系对接样品分析的那个老师给我留了个言。

问我分析的样品货多不多,他想给我介绍回收商。

我心里有些不快,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客户先开口问做分析的老师有没有认识的回收商的。

客户不开口,做为分析方是不能主动开口去问客户这种问题的。

这个学校原先接外面样品的老师退休了,原先的那个老师从来也没有问过我这样的问题。

现在的这个老师很年轻,所以,问出这样的问题也不奇怪。

年轻人嘛,总想多赚点钱养家!只是这样一来,就不是一个本份的分析者了。

任何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规范,僭越了职业规范,就不是一个本份的从业者。

不过,从学校送样回来,我想了想,还是在微信里回复了他的这条信息。

说这批货我不急着处理,有需要回头再联系,想敷衍过去算了。

谁知,这个老师又给我来了一条信息,说会给我好的性价比。

我回了两个字“嗯嗯”。

不格守职业本份的从业者,早晚会捅娄子出问题的!

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稻盛和夫写的《活法》一书里有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的许多成事心法,很值得创业者一看、再看、反复看。

我现在不正在准备自己生产提银机么?这几天看稻盛和夫写的这本《活法》,里面讲了很多稻盛和夫通过自己创业过程的亲身经历悟出的道理,给我这个创业中的人很大的启发。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的一篇文章一开篇就写道:

“要向史无前例的、谁也没涉足过的事业发起挑战,不可避免地会遇遭到周围人的反对或抵制。

但是,如果在自己的心中具备”能够成功“的坚定信念,而且能够描绘理想实现时的景象,那么就应该大胆地将你的构想展开。

构想这东西不妨大胆得过点头,基于这样的“乐观论“,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时将周围的乐观派集结起来,他们会让你的主意、点子产生飞跃。

以前,我在冒出新想法、新点子时会召集干部征求意见,’我闪过这样的念头,你们以为如何?’

每当此时,那些一流大学出来的优秀人才总是反应冷淡,他们总是告诉我,我的想法是多么脱离实际,多么缺少根据。

他们的意见自有一面之理,他们的分析也相当敏锐,然而他们列举的全是“不能成功“的消极理由。

再美好的想象之花,经他们冷水一浇,也难免萎缩凋零。

本来可以做成的事情也做不成了。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训以后,我就更换了商量的对象。

每当要开展新的、难度大的工作时,就不找那些头脑聪明、却将聪明头脑用于悲观分析的人商量,而是找一些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人,这些人对我的提案总是很有兴趣,总是赞同:“很有意思,一定要试试。”

我就将他们集合起来商讨大事。或许有人认为我这种做法太荒唐。但是在事情的构思、构想的阶段,恰好需要这种由乐观派营造的乐观气氛。

但是将构想转到具体计划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时应基于“悲观论”,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仔细、慎重的分析,制定周密的计划。

大胆和乐观归根结底只是在构想的阶段有效。然而,到了计划付诸实行的阶段,就要再次强调“乐观论”,坚定地采取行动。

就是说“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是成就事业、变理想为现实时必须的态度。

。。。。。。

不管什么事业,能成为成功者必然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手中握有真理。缺乏以小心、谨慎、周密为基础的所谓勇气,不过是蛮勇而已”。(稻盛和夫《活法》之《成功需要缜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准备》)

这就是稻盛和夫的一条成事心法,细品之,就是做事要胆大心细,构想和构思新项目时用绿灯思维,做具体计划时用红灯、黄灯思维,将计计划付诸执行时又用绿灯思维。

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经常要碰到类似稻盛和夫的这种情况,可以借鉴他的这个心法。

在一个行业里持续专注十年和把自己重复干10年的区别是什么?

2022年9月24日 星期六 苏州 晴

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讲到,有很多优秀聪明的人投奔到京瓷的门下,但偏偏就是这些人,据说因为看不到公司的前途而辞职。

结果留下来的,不少是头脑不够灵活平凡连跳槽也缺乏自信的“庸才”。

但是,过了十年二十年,这些“庸才”居然成了各部门的骨干力量乃至领导。

勇哥注:这种现象是有普遍性的,我自己的经历也和稻盛和夫讲的这种现象类似。以前我写过,当年和我应聘到大连的公司有四个业务员,那其他的另三个人都在进公司不久后就辞职离开了。

结果最后就我一个人留下来了,在大连的这家公司里做了十年的销售,开辟出了华东的一片市场。

十年后,甚至连大连的那家公司老板都离开了原先的这个贵金属回收行业,而我依然持续专注在这个行业里做。

继续讲回稻盛和夫,他写道,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这些“庸才”)从平凡变成非凡的呢?

是不厌其烦默默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力量,是拼命过好“今天”的力量,是将“今天”不断持续的力量。

换言之,将平凡变为非凡的就是这个“持续”。

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梦想变为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

但是,说“持续”重要,并不是说“反复做相同的事情”。

“持续”与“重复”是两回事。

不是漫不经心地去重复与昨天一样的事情。而是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哪怕是微不足道,必须不断地改良、改善。这样的钻研创新是加速成功的催化剂。

勇哥注:这就是持续专注和重复的不同之处,持续专注需要用专研创新的态度去做同一件事,让这件事越做越好,而非漫不经心地一直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稻盛和夫继续写道,可能因为我是技术出身,养成了一种习性,总是不断地自问自答:“这样做真的好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用这种眼光去审视,哪怕干一件杂差也有无限的改进空间。

。。。。。。

无论做什么事,动脑筋改进的人与漫不经心的人相比,时间一长两者之间就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以打扫卫生为例,每天琢磨改进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开起保洁公司,当上老板,承接大楼清洁工作。而不肯动脑筋,只求完成任务的人,只能永远当清扫工,天天扫地。

在昨天努力的基础上再下工夫改进,今天比昨天稍稍前进一步。想把事情越做越好,这种态度持之以恒,就能产生巨大的进步。

不走老路,这就是走近成功的秘决。

勇哥注:为什么同在一家公司里打工,几年后,有的人出来自己创业成功,而有的人却一直在做打工仔赚那点辛苦钱呢?

可以好好看看稻盛和夫的这本《活法》,也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