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苍溪县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漓江高跷新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名录,苍溪根雕、岳东手工挂面制作技艺分别入选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扩展名录。

漓江高跷

据传,漓江高跷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是随湖广填四川时带入当地的一种传统文化事象,又据《苍溪县志》和《苍溪文化志》记载,民国时期,每逢节会与庙会活动时,当地民众都要举行“踩高跷”比赛。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

高跷由幼年柏树主干自制加工而成,可高可矮,以表演者年龄大小而定:幼儿园孩子、一二年级学生为低跷(高度,易拉罐);三四年级学生为中跷(高度60厘米);五六年级学生为高跷(高度70至100厘米);成人高跷可达3米。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

近年来,“漓江高跷”已经从单一的“踩高跷”发展为高跷腰鼓表演、高跷舞扇扭秧歌、高跷转呼拉圈、高跷跳绳、高跷拍传篮球、高跷玩车灯……表演者身着古色古韵的彩服,脚踩高跷,手持各色各样道具伴随着音乐,踩着十字和其他舞步进行表演,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观赏性和艺术性。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

苍溪根雕

苍溪根雕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心灵手巧的农民“就地取材,尽物之美,得物之趣”,于做手工木工手艺之余,将其打磨修饰,作摆件及茶几、凳子、支架等物,进而发展成艺术品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

经数百年碳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死根作材料,经过近十道工序纯手工精制而成。不经如此,在做工上吸收了民间传统技法和西方学院派风格相结合,大漆工艺作表面处理,既有雕塑的风格,又有民间美术的味道;既有大胆的夸张,又有写意的神韵。把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用根的形象艺术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带着浓郁梨乡土气息。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

岳东挂面

岳东手工挂面制作技艺是清代至现在流传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当地民间俗称“扯面”。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

岳东席氏手工面的制作过程分磨面、和面、做条、下盆、发汗、出面、拉条、上柱、分杆、晾干等环节。其中和面最为关键。因为岳东挂面制作过程中要加适量的盐促使蛋白质与淀粉分子的结合,以此来影响面筋的形成。如果比例把握不好,自然只会做出次等的手工面。 正宗的岳东席氏手工挂面下锅不腻,入口柔软有劲。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0)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1)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2)

如今的岳东手工面更是品种繁多,以粗细论,有银丝面、龙须面、玉带面之分,以制作添加成分论,有鲜蛋面、玉米面、蔬菜面之别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3)

苍溪文化遗产 苍溪三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4)

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告,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申报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要求,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共收到申报项目427项。经形式审核、专家小组初评、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提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334项(新列入207项,扩展127项)。(张文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