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眼鉴赏技巧和方法 喜欢写诗的你知道

一、 中国古代的诗话家论诗,是很讲究“眼”的,称为“诗眼”有“眼”则活,无“眼”则死,因而评家重视,诗家更重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诗眼鉴赏技巧和方法 喜欢写诗的你知道?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诗眼鉴赏技巧和方法 喜欢写诗的你知道

诗眼鉴赏技巧和方法 喜欢写诗的你知道

一、

中国古代的诗话家论诗,是很讲究“眼”的,称为“诗眼”。有“眼”则活,无“眼”则死,因而评家重视,诗家更重视。

诗眼有两指:一指句中之眼,一指篇中之眼。 说的是诗句、诗篇中最为传神,最为灵妙,最让鉴赏者赏心悦目、拊髀称奇之处,因而也往往是诗人用力最勤之处。

先看句中之眼。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是流传颇广的名句,其“淡”字和“滴”字,便是“眼”之所在。“淡”写视觉形象,“滴”状听觉体验,均极有味道,活现出微云将散未散之时,夜雨欲住未住之际的诗意境界。读者只要闭上眼睛,这个极富动感的优美画面,便会立时清晰地浮现出来。

也还是孟浩然的名句,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的“低”和“近”,那“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均属句中之眼。从词性上看,这些眼之所在,多为动词,它们如果选择得当,便会提起整句诗的神采,使之空灵飞动,活龙活现起来;相反,如果选择不当,则会大煞风景,流于平庸,败人胃口。因此,历来诗家都十分留意于“做眼”,为了“吟安一个字”,不惜“拈断几茎须”。所谓“炼字”、“炼句”、“苦吟”、“推敲”、“日锻月炼”等,都与此有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