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粮食(散文玉米)

玉米街道旁边,有许多买玉米的,有烤玉米的,有煮熟的玉米棒子老远,就能嗅到玉米那特有的香味来,让人忍不住要买了吃,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散文粮食?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散文粮食(散文玉米)

散文粮食

玉米

街道旁边,有许多买玉米的,有烤玉米的,有煮熟的玉米棒子。老远,就能嗅到玉米那特有的香味来,让人忍不住要买了吃。

边吃着喷香的玉米,脑子里就浮现出家乡的那个小院来。家乡小院外的田地里,种了许多的玉米,在这个时节里,玉米长出了高高的顶花,叶子伸的老长,在玉米秸秆上,挂着玉米棒子,有的一个,有的好几个,都鼓囊囊的。

我就想,如果在家乡,现在正是烧玉米,煮玉米吃的好时节了。

玉米,与家乡人是有着很深厚的情感的。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玉米,家乡人在小院外自己的田地里种玉米。

每年的春天里,家乡人把地耕了,平整了后,就往地里背粪。先种下去的是洋芋,用绳子拉了线,洋芋种的是一行一行的,过些日子,就开始在一行行的洋芋间种了玉米。洋芋长,玉米也长。玉米和洋芋就像孪生的兄弟一样,各自生长,却互不干扰,最后,洋芋获得了好的收成,玉米也能丰收。

玉米刚破土的时候,是嫩嫩的芽儿,有的是卷着的,像个小笔筒,有的是两片嫩绿的叶子。破土之后,在几场春雨之后,玉米就迅速的生长着,不多久,就能长到小孩子高,还没有开出顶花来,秸秆上也没有结出玉米,但是,那叶子却长的很旺盛,伸的老长,老长,很快,玉米的叶子,就让枯黄的田地里,充满了绿色的生机。

人们就要给玉米除草了。草锄了后,玉米长的就更是快了。入了夏后,就开始陆续的出顶花,结出了玉米棒子。人们又要给玉米锄第二遍的草。锄第一遍草,天气并不热,玉米的叶子还并不繁密。而到锄第二遍草的时候,天气就热了,玉米的叶子繁密的让地里有密不透风的感觉。头顶是热辣辣的太阳,蝉在鸣叫,玉米地里就热烘烘的,玉米的叶子,也时时的拉伤了人的手。汗水就从人的脸上往下流,这场景,真的让人深刻的体味到了《锄禾》那首诗的真正的意境。

小孩子的我们,并不懂得大人的辛苦,只是一心盼望玉米赶快长,盼望玉米棒子下来。玉米棒子下来后,就掰了玉米烧了吃,嫩一些的就煮了吃。尤其是烧玉米,再就着新鲜的核桃,香的就醉人了。

大概是因为玉米好吃,在春天里,玉米刚钻出地面的时候,心里就对玉米的嫩芽儿打心里喜欢,并做一脑子的梦,盼望玉米赶快长大,脑子里就出下了长出了顶花,长出了玉米棒子的玉米。

家乡小院外的田地,仅仅山脚下,小河边的一绺儿,如果仅仅靠这些田地种庄稼,家家都吃不饱。为了吃一口饱饭,家乡的人就在四面的山上开荒种地。种麦子,黄豆,也种玉米。往往都是玉米,黄豆,麦子连着种。上年种玉米,黄豆套种在玉米间。下年在玉米快成熟的时候,给玉米薅第三遍草的时候,就把麦子撒在玉米间,给玉米草也薅了,麦子也种了。到了第二年就收获小麦,玉米就只能隔一年再种。

在山上开了荒地,坡地不能用牛耕,也不能背粪去,地就靠人用板锄挖,肥全靠烧的草木灰。

春天里,人们在山上的荒地里就要种玉米了。家乡人把这叫挖籽,看的很浓重,就像嫁女子,娶媳妇一样。种玉米的上山去种玉米,在家的女人,就忙着弄菜了。在下午,玉米种结束,人们从山上回来,是要喝酒的。

那时,家乡院子的人互相换工干活。每家都定好了日期,到哪一家了,就都去给这家干活。在那山坡上人字形的山路上,就走着抗着板锄,吸着烟,边走边说笑的种玉米的人。

到了地里后,坐在地脚,歇息一会儿,抽一遍烟的功夫,撒籽的把籽撒了,挖地的就开始挖。板锄在挥动,地里就升腾起草木灰的灰尘,人们就在灰尘里,播散着希望。

好的是,虽然灰大,天气并不热,人们干活的劲头很高,边挖地,还边说笑。一家的地,一天就能干完,干不完的,少歇会儿,放工晚点的,都要给干完。

下午回来后,洗了之后,种地的这家人,堂屋里的桌子早就摆上了,菜也端上了。人们就围坐在桌子边,,吃菜,划拳喝酒,好不热闹,完全看不到一点儿种地时的辛苦来。

玉米种下了,要薅几遍的草。也是互相换工干活薅的。边干活,边说笑,在说笑中,是那么的亲热。

玉米顶子上开了顶花,秸秆上结出了玉米棒子,籽粒开始饱满,灌浆的时候,就有牲口下地糟蹋玉米,尤其是野猪。这时的玉米甜,如果没有人看守,一块地的庄稼,会让野猪一夜给糟蹋干净。

辛苦了一年,眼看到手的庄稼,如果被野兽吃掉了,谁都不忍心。玉米,也是家里的口粮。

家乡的人,就在自己的地里找了合适的位置,搭了人字形的草棚。草棚里边用木棒支了床铺,草棚前边,有火堆。天在暮色里,人们就去草棚里,把火堆里火烧着了,驱赶蚊虫,也让人在山坡上的夜晚,不感到害怕。过一些时间,就吆喝一阵,或者吹号筒,敲打一些铁器,惊吓野兽,不让他们下地糟蹋庄稼。

在这个季节里的夜晚,家乡四面的山上,星星点点都是火,时不时就有人的吆喝声,那声音开始是清脆的,最后是沙哑的,在这夜晚里,显得疲惫而苍凉。

直山上的玉米成熟了,收回了家,人们才不去山上看棚子,心才安了下来。

我家在山坡上也种的有玉米,这个时节,父亲就去地边的草棚里,我也时常跟了去。到了草棚后,父亲就掰了玉米烧了吃,开始的时候,我兴致很高,又是吆喝,又是吹号筒,又是敲铁器。后来,渐渐的就困倦,瞌睡了,倒在草棚里的床上,再也不愿动,醒来就是第二天的早晨了,父亲喊我一道回家。

小小的心里,就感到,吃一口饱饭的不容易,种玉米的艰难。春天开始播种,要锄几遍的草,最后,还要在草棚里看守。

但是,秋天里,玉米收回来了,堆在堂屋里,剥了谷壳,挂在屋檐下,金灿灿的,好一道丰收的图画。看着这样诱人的景象,所有的付出劳累都不觉得了,毕竟,有了这样好的收成,就有了希望,家里的日子,就有了奔头。

小院里,家家的屋檐下都挂玉米,行走在小院里,真的,这金灿灿的景象,让人陶醉了。

现在,虽然山坡上的地退耕了,给的有退耕还林的粮食,人们不缺吃的了,顿顿都是白米细面,不再吃糊汤。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人们虽然不种小麦了,却在小院的田地里,每年必种的是玉米。

我想,是因为玉米的产量高。也因为,细粮上边给的有,粗粮自己就得种,种出的玉米,一些是细粮吃厌了后吃个新鲜,一些如果有人买,价钱合适就卖一些,最主要的是用来喂猪。

时间在流逝,时代在变化。但是,让我感到没有变化的,是家乡人对玉米的情感没有变。玉米,曾经是家乡人的主粮,让家乡人吃饱肚子,这怎能让家乡人忘却呢!

回到家乡,吃着母亲用玉米做出的各种饭食,我感到,这是最好吃的饭。我就是吃着这样的饭食长大的,吃着这样的饭食,总让人回首往日的岁月,心里暖融融的。在这饭食里,有我浓浓的记忆。

玉米,给了家乡人温饱,家乡人给了玉米汗水。就是这种相依相惜的依靠,玉米和家乡人一直走到了今天。我想,还会走向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