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韩信被杀的原因(陇东人的短与淮阴侯韩信之死)

陇东人的“短”,囊括了太多道德期盼和人情世故

今天全社会在努力地推广普通话,但又有学者认为必须对地方性语言实施保护。个人观点认为这是必要的。

相比起文字、发音规范统一,方便交流的普通话,方言的确存在普适度低的缺陷,常常导致“鸡同鸭讲”的尴尬。但方言的价值绝不能因为这个缺陷而一棒子打死。

首先,方言是文化语言宝库里的重要遗产,对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研究语言的进化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其二,方言中常常有一些独一无二的词汇或者语法存在,这些特殊的词汇或者语法所表达的微妙含义,很难在其他地方语种或者普通话词库里找到可以实现“完全置换”的同义词。

淮阴侯韩信被杀的原因(陇东人的短与淮阴侯韩信之死)(1)

例如在陇东地区的方言里,就有“短”这个用法、含义非常特殊的词汇。按照标准的语法体系,“短”是与“长”相对的、表示物体、时间、空间长度的形容词。但在陇东地区的方言里,当“短”被用来形容物品、时间的时候,含义是与普通话语言体系一致的。而说出某个人“短”的时候,问题就相当严重了。

当陇东人的话语里,因为评价某人而用到“短”的时候,是不用搭配其他比较元素的,至多就是在前面加一个“太”字,例如说某人太“短”了。对一个人最恶毒愤恨的诅咒,莫过于说这个人会“短死”。

这个时候的“短”既是一种具有鲜明独特性的地方语言特色,也蕴藏着陇东人对伦理道德、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因为说到一个人“短”的时候,并不是在描述这个人的身高、肢体长度等物理特征,而是在言简意赅地评价一个人的人品、道德、心肠、为人。

淮阴侯韩信被杀的原因(陇东人的短与淮阴侯韩信之死)(2)

陇东人夸赞一个人心底善良、做人厚道,既懂得感念、心怀别人施与自己的恩惠,也会与人为善,积极地给别人便利和恩惠的时候,就会说某个人“义长”。义就含有情义、道义、义气的意思,“义长”的人,往往是人们感觉可靠、有德,乐于亲近和结交的人。

说一个人短的时候,前面就没有了“义”字,不会有“义短”这样的说法。因为在陇东人看来,一个到了“短”的地步的人,“义”已经远离他很远路程了。显然“短”是一种与“义长”完全相反的人格结构、道德倾向和处世风格。

陇东人说起“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的时候,多半会忽略他统帅三军、决机两阵的韬略和才干,也会忽略他曾经对汉王朝建立所创造的卓越战绩,只是会特别强调韩信的为人处世,用一句“短死的韩信”为这位古代名将的盖棺定论。

淮阴侯韩信被杀的原因(陇东人的短与淮阴侯韩信之死)(3)

据传,韩信曾经在某次逃亡的时,为了防范自己的行踪泄露,挥刀杀掉了为他指路的牧童。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这在坚守传统道德的陇东人看来,这是极为不义的行为。韩信一生的经历极为丰富,才干极为卓越,功勋极为显赫,地位极为尊崇,作为一个领兵打仗的将军,也杀过无数的人。但仅仅就因为极为不义地杀死了一个放牧的孩童,他一生所有的显赫、耀眼、精彩都给一笔带过了,而一个飘飘的“短”字,就顷刻具备了摧枯拉朽的威力,让他所有的人生价值一文不值、灰飞烟灭。

我们常常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功过分明、是非清楚,不能笼而统之,不能以偏概全。陇东人对韩信的这种简短但致命的评价,显然不符合历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显得太过偏执和极端。或许,这种有失公允的评价方式也并不仅仅是陇东人独有,而是中国文化里的一个重要特点。

赵高精通秦国法典,但我们没有人称他为法学家;秦桧书法精湛,对于书体创新作出过重大贡献,但所有谈及书法史的著作都不会对他多半句赞美;严世籓记忆力超群,能过目不忘,刀笔娴熟,能下笔成文,但贤臣、良臣的名录里挤不下他的名字……这种“偏颇”是有理由的:在中国的文化里,德永远大于才,立德的境界远远高于立功。

淮阴侯韩信被杀的原因(陇东人的短与淮阴侯韩信之死)(4)

所以,陇东人的方言就可以用一个“短”否定那些显赫无比但却德行缺失的人。韩信的“短”是因为刻薄寡恩、以怨报德。人们又相信常常做缺德事,会折损人的福分和寿元。例如韩信之死,人们不会去探析汉初王室巩固皇权、政治斗争这些原因,也不会去追究吕后的阴险歹毒,而认为韩信曾经做过杀害指路孩童等十大“短”事,而折损了寿命,年仅35岁就一命归了西。

韩信之“短”和韩信的“短死”是陇东方言“短”的内涵的典型例证,对于那些缺德到极致的人,陇东人就会说这个人“短”得像韩信一样。当然,陇东方言里的“短”并不仅仅包含刻薄寡恩、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损人利己等缺德行为,在处理人情来往、社会关系的时候,也是非常鄙夷“短”的。不过后者的“短”不至“短死”,人们的愤恨程度相对低一些。

人情世故领域的“短”是与“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走的路走三回,不见的人见三次”、“喝酒剩一点,做事留三分”等等类似的俗语、俚语、古训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短”的根源是缺乏远见,缺乏对未来情形的预判和准备,用普通话说就是“短视”,陇东人则称之为“短见”。

淮阴侯韩信被杀的原因(陇东人的短与淮阴侯韩信之死)(5)

“短见”主要表现为,为了蝇头小利不惜机关算尽、使尽手段,为了些小利益不惜亲朋反目、众叛亲离,眼里、心里只有目前利益,对长远没有打算,“眼睛只盯着自己的脚面”。对于一个立身处世在这个天地间的人来说,不论是道德缺乏导致的“短”,还是智慧缺乏导致的“短见”,都是既不利于生存和发展的。

所以,陇东人训诫教育自己的子孙的时候,就常常会用到“船大好载物,土厚能成粮”的比喻,引导子孙注重德行,厚道处世。这样的训诫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一脉相承的,不过是更加口语化,更加浅显易懂。至于做事的智慧,则更强调“低头拉犁,抬头看路”,鼓励子孙们做人不但要挺起胸,更要抬起头,尽可能看到更长远的路途。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