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友尽(这声友尽)

有位大学同学曾说过:「朋友这种事,没有绝交,就不会有深交。」

当时觉得这姑娘只是一味地标题党,想出几句别出心裁的话,语不惊人死不休。

或者她也是从哪篇「鸡汤文」里面看来的吧!

在社会上经历了几年,看到过一些狗血的剧码。

猛然间想起这位同学当年说的这句话,还真是不无道理。

这声友尽(这声友尽)(1)

1

胖胖是本地城市户口,家里的独生女,是全家的人的「掌上明珠」。

从小到大,胖胖想要什么,家人就给她买什么;想吃什么,家人就给做什么。

于是胖胖真的变成了「胖胖」。

就连读大学,也是父母想办法让分数不理想的她上了本地的重本。

原因也简单:离家近,想吃家里的菜能马上回家。

寿寿来自安徽农村,家里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

从小努力读书,赢得父母的赞许,才没有像两个姐姐一样早早辍学,嫁作他人妇。

一张来自某211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寿寿成为整个村里的骄傲。

一个是自傲的城市女孩,看谁都不顺眼;

一个是自卑的城市姑娘,看谁都不好惹。

孤独使得她们成了所谓的「闺蜜」。

那个时候「道德绑架」这个词还不时兴,

但是胖胖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诠释了它的概念。

去食堂、回宿舍、看电影、上厕所……

胖胖几乎所有事情都要拉上寿寿。

起初,寿寿觉得胖胖对自己很好,「难得一个城里人能看得起我」。

可是渐渐地,寿寿有点觉得「丧失自我」了。

在强势的胖胖面前,她就像个空气。

吃饭的时候,胖胖点的是自己喜欢吃的菜;

在图书馆学习,回宿舍的时间看胖胖的心情;

看电影,选的是胖胖喜欢的电影;

哪怕是自己没尿意,却还是被胖胖拉去厕所。

一晃,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胖胖和寿寿也从「大一菜鸟」变成了「大二学姐」。

胖胖的「绑架」还在继续,甚至变成了「我不想去上课了,寿寿你也别去了」。

寿寿选择的还是「顺从」,专业课不去上,陪着胖胖在宿舍里看韩剧。

很快,三次「迟到机会」用光了,老师让其他同学告知胖胖和寿寿「这门课等着补考」。

寿寿知道后,立马急哭了,从小在学习上不用人操心的她怎么会变成这样?

胖胖却不以为意,「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补考吗?接着看剧。」

那一刹,寿寿知道自己和胖胖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寿寿找到了老师,认真地道歉,还写了检查。

「那好,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以后不准缺席,」老师还是决定网开一面。

从此寿寿像是换了一个人,早出晚归。

她每天忙着上课,忙着到图书馆自习。

胖胖每次跑到寿寿的宿舍,都见不到她的身影。

发过去的信息总是到晚上才得到回复:「对不起啊,我今天在图书馆待了一天,没带手机。」

一个人颓废着总是无趣的。

胖胖找到了寿寿,说自己要好好学习,让寿寿每天去叫她起床。

寿寿听了很高兴。

第二天,寿寿跑去叫胖胖。

「你先去吧,帮我占个座,我起来之后去找你。」

午饭时间,胖胖发来消息:「寿寿,出来吃饭吧!」

吃完午饭,胖胖说:「我们去看电影吧!」

「我下午还有两本书要看的,就不去了。」寿寿有点儿为难。

「你怎么这样啊?」胖胖负气走开了。

下午寿寿还是一个人在图书馆泡到了闭馆时间。

晚上,寿寿跑到胖胖的宿舍,问她明天要不要来叫她,一起去上早自习。

「哼,不用你喊,」胖胖一句话让场面陷入尴尬。

一大早,寿寿还是去跑去叫胖胖起床。

胖胖只是装作听不见,寿寿觉得无趣,也就独自一人去上早自习了。

之后,寿寿还是忙着学英语、学二外、专业课,完全没有时间理会胖胖了。

胖胖仍旧自顾自地逃课、煲剧、吃零嘴。

很快,考试周到了。

寿寿一如既往地学习,没有刻意地刷夜复习。

胖胖也没有刷夜,而是找到了寿寿。

「你复习的怎么样,考试的时候借我抄抄吧?」

「这个不太好吧?」

「这有什么的?不作弊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还是不要了吧!」

「寿寿,你什么意思?没想到你是这种人,我们友尽了。」

「哦!!!」

寿寿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胖胖远去的背影。

胖胖自己准备了小抄,在考场被抓住了,要重修。

她还是怨恨寿寿,「给我抄,我哪里会要重修?」

每一次见到寿寿,她就翻白眼,并且大声地「哼」一声走过去。

寿寿也只是摇头、叹气……

2

自从「男闺蜜」这个词火起来之后,晓云就开始把A君叫做「男闺蜜」。

虽然A君一点也不喜欢「男闺蜜」这个称呼,但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反感。

晓云和A君同窗了很多年,属于知道彼此很多糗事的那种。

高中毕业后,晓云和A君去了不同的大学,毕业之后又去了不同的城市工作,但彼此的联系还算密切。

晓云一直觉得A君是「男闺蜜」,A君一直觉得小云就是「同学」。

晓云经常给A君打电话,常聊的话题基本都是晓云的「情感分析」。

「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女生?」

「你觉得我男朋友怎么样?」

「你们男生怎么都这么无情?」

「你说你们男生喜欢什么样的女生?」

……

A君觉得这样的问题就跟「你是谁,你来自哪里,去往何处」一样,没法说清楚。

但是晓云就是喜欢给他抛出这样的难题,不管A君此刻是在为论文发愁,还是为工作烦忧。

前一段时间,晓云和男友总是吵架。

男友想结婚,让晓云把两人结婚的事情告诉晓云的爸妈。

晓云不同意,说要等到诸事办妥了之后,再通知父母。

所谓的诸事办妥,其实就是让男方在他们工作的这座城市买房。

但是男方的家境一般,实在无力在这座房价高得离谱的城市买房。

为了此事,两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但是最倒霉却不是晓云和男友,而是A君。

晓云:「你要帮我铭记这一天。」

A君:「怎么了?」

晓云:「我和我对象吵架了。」

晓云:「我遇到事了。」

A君:「什么情况?你不要吓我。」

晓云:「我对象凶我。」

晓云:「我不想活了。」

A君:「发生什么事了」

晓云:「我对象不听我的,好难过。」

诸如此类的对话,总是搞得A君苦笑不得。

而此时的A君刚刚离职,忙着找工作,还患上了重感冒。

晓云似乎全然没有觉察到这些,仍然在电话那头问:「好烦啊,我该怎么办啊?」

A君对晓云讲了一通道理。

「遇到一个相互喜欢的人不容易。」

「钱以后都会有的。」

「你男朋友对你不错呀,认认真真生活,以后会很美满的。」

……

A君巴拉巴拉说了一大推,说到喉咙沙哑。

对方回了一句「哦,我困了,先睡了」。

A君无语地望着微信界面。

A君也曾向晓云诉说过自己遭遇的「困难」。

「我现在这份工作干得好没劲,想换一份工作,你说我换什么好呢?」

「我不知道啊,我也觉得我的工作没有意思,你说我能做什么呢?」

……

A君每次想问晓云的建议,晓云总是能让自己变成咨询者。

后来,A君就不再询问晓云任何问题了。

他们之间的聊天终于变成了晓云的「情感分析」座谈会。

失业、生病,A君在家静静地休息了好几天,实在没有精力去回复每一条微信和电话。

等到身体好的差不多了,A君看到微信里有几条晓云的未接语音电话。

翻开朋友圈,A君发现晓云在朋友圈写着「失意的时候才能看清人情世故。朋友、闺蜜都不靠谱,友尽……」。

A君估计这条状态里面包可能含了自己,但是并没有回复过去。

「该过去的过去吧,该友尽的就友尽吧!」

3

小孙在一所地方院校读了大学,大学里最好的朋友就是同系的学长。

学长临毕业那一阵在北京实习,小孙帮他跑腿找论文导师,帮他寄证书、材料,倒也热心。

学长看上去在北京混得不错,至少在朋友圈里看是这样的。

受到学长的影响,小孙毕业之后也想去北京发展。

「学长,我七月份可以去北京投奔你吗?」小孙在微信里问。

良久,学长回了过来:「好呀」。

七月,小孙来到了北京,借住在学长那儿。

为了不给学长增添更多的麻烦,小孙到北京的第二天就开始面试找工作。

火热的夏天,小孙和所有的毕业生一样,奔波在火热的城市当中。

第一个星期过去了,小孙觉得面试的十几个工作,没有特别中意的,还想着再面试一周。

学长对小孙说:「其实都一样的,赶快找个工作先做着。」

小孙不置可否。

第二个周,小孙依然马不停蹄地奔波在面试的路上。

周二,小孙回来之后,看见学长的脸色阴沉着。

学长对小孙说:「我有一个朋友这个周末要过来,你这周能找好工作吗?」

小孙猛然一惊,心想:「学长这是要赶我吗?」

「应该可以的,」小孙笑嘻嘻地答应着。

周三,又一个奔波的日子过去了。

有两三家打电话来通知小孙入职,但是小孙还是有些犹豫。

晚上回到家,小孙刚出电梯,就听到学长在屋里用安徽乡音在通电话。

「好烦啊,那个学弟还没有搬走呢,都住了十天了……」

小孙站在门外,像是吃了一记闷棍,心里难受极了。

为了避免尴尬,小孙默默地下了楼,在小区花园的石凳上坐着。

「原本以为关系最铁的哥们,原来早就不待见自己了。自己也没想赖着不走,不过只想好好地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然后再搬出去。」

小孙从书包里拿出了那本用来记录这些天面试情况的本子。

借着手机的灯光,小孙比对了给自己Offer的几家公司,然后给拨打了其中一家的电话。

「您好,请问是**公司的人事吗?不好意思啊,这么晚打扰你,我决定去你们那边了。我后天,就是周五入职可以吗?」

对方给了肯定的答复。

又坐了十几分钟,小孙重新上楼,敲门。

学长依旧阴沉着脸,「您回来啦?工作找好了吗?」

「找好了,」小孙还是满脸堆笑。

「哦,那住处找了吗?」学长又问。

「我明天把行李带过去,刚好我有一朋友住的地方离公司不远。」

「哦,那蛮好的。」

「要不你算一下,我这些天住的房租水电啥的,我转给你」

「嗯,好的,一共是***。」

第二天,小孙拉着行李往将要入职的新公司所在地赶去。

刚毕业,小孙的身上没有什么积蓄,打算先住集体宿舍,省点开支。

等到发第一个工资了,再去租一个单间。

索性小孙找到了招租的集体宿舍,之后工作和租房还算顺利。

后来,小孙又找过一次学长,请学长吃了一顿饭,感谢当初的「收留」。

学长也不见外,「没事的,以后有事尽管找我」。

但小孙此后再没敢「麻烦」学长。

偶然有一天,小孙发现看不了学长朋友圈了,后来听别人说,学长可能回安徽了。

小孙没有听到学长对他说「友尽」之类的话。

但在小孙的心里,当初听到那番话的时候,两人的关系已经「友尽」了。

也许在学长的心里,那声「友尽」是在更早的时候吧!


很多时候,我们在友谊这件事情上,都在默默地忍受一些莫名其妙的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道德绑架」;可能来自于「自私自利」;可能来自于「关系疏远」……

你也不知道在哪里一天,「友尽」这个词就冒出来了,让你措手不及。

但也许在你心你,其实早就明白,友情这事和爱情也有共通之处:强扭的瓜不甜。

也许你自己也在等那声「友尽」,只是不愿意承认。

其实顺其自然就好……

<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