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彦祖电影控制观后感(看电影学心理如梦)

你相信梦境的一切在未来会真实发生吗?

吴彦祖电影控制观后感(看电影学心理如梦)(1)

开篇苍凉的海水,似梦似迷离的基调。

吴彦祖扮演的max带着悲伤无措的独白,展开整个故事。并非想象的油画般的商业片,相反是水墨画般缠绵神秘的文艺片,着实惊艳到了。

电影的小介绍:Max是一位软件公司的IT男,与他相伴的猫死了。这令他的情绪变得焦躁起来。找过神父,看过心理医生。似乎效果并不明显。从猫离开后不停的梦见一位女孩,也就是袁泉饰演的艾玲。白天黑夜的不断沉入梦境,无法正常的生活。反复的魂牵梦萦max决定去上海寻找梦中的女孩;机缘巧合的一家照相馆里看到艾玲照片,确有其人。造化弄人的他并没有找到艾玲,遇见的是从小分开抚养的双胞胎妹妹依依......

1

猫咪去世,max询问网友的意见如何处理猫咪的后事。

随着旁边得知他和祖母一起长大,没有朋友,有两个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在纽约这样热闹繁华的世界里,max似乎看起来格格不入,开场看似猫咪对他来说只是祖母留下的猫帮忙照顾而已。那句”剩下大量的猫罐头该怎么办“,表达着猫咪的重要。整个人物设定的就是这样简单安静,孤寂冷淡的人,不动声色的接受生活馈赠给他的一切。

影片好像有神奇的魔力,跟着剧中的人不自主的安静下来。

吴彦祖电影控制观后感(看电影学心理如梦)(2)

同事担心他的情绪送一只小猫咪给他,他拒绝并且把猫咪放进微波炉;事业洽谈有好的投资人给他,选择拒绝,即便对方给出的条件很好;去看心理医生,情绪失控并拒绝服用帮助睡眠的药物等等表现。

(并非找到替代就是救赎。对max来说猫咪是对家人情感的寄托和依赖,所以猫咪去世后,他焦虑失眠,悲观厌世,焦虑自卑抑郁,甚至出现幻觉)

导演通过层层情节铺垫把孤儿长大的男主内心,极其细腻的通过画面传递出来;

2

梦是愿望的满足—弗洛伊德

吴彦祖电影控制观后感(看电影学心理如梦)(3)

Max在猫咪去世后重复的梦见一位穿着白裙子的女孩艾玲,在梦里哭泣女孩想不通为什么男友自杀死掉,低落悲伤着。

两个同样孤寂的灵魂相互慰藉,湿漉漉的街道,整个世界只有他们二人。

很久之前豆瓣上一篇评价这部电影称“如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个人觉得不仅奢侈,还会有点怪异离奇的意味。像古代聊斋里的书生梦见女妖,整日昏昏欲睡,逃避社会只想与那梦中人在一起。

占据电影大半的梦境画面像初春秋时候的凌晨三四点钟,世界还未清醒,带着几分苍白的样子;有些凉意清冷,些许潮湿又不至于淹没了自己。

max来到上海寻找梦中的艾玲未果,马上离开时看到了影楼里艾玲的照片确定了梦中人是真实存在这个世界的。

(不是剧情安排确实艾玲真有其人,max从小抑郁依赖心理医生的状况来看,是不排除情绪泛化,出现幻觉,妄想)

打定主意多逗留几天继续寻找,在这时遇见了依依。和梦里艾玲一模一样,但他知道对方不是艾玲。

吴彦祖电影控制观后感(看电影学心理如梦)(4)

(max和艾玲的妹妹)

依依也是孤儿却依然阳光;努力很拼命的工作,因为要生活;单薄的小身板可以吃两屉小笼包,乐观坚强。

依依和艾玲不一样,艾玲若是空谷幽兰,那依依就是长在野地上的向日葵花,热情阳光。

max拜托她帮忙寻找,依依听他讲他们梦里的故事,这个过程里,依依喜欢上了有些忧郁又深情的max。一面帮忙寻找,一面掩藏自己的感情。

她按照描述中的艾玲打扮去找max动情时并接吻,蹩脚的高跟鞋暴露了她,瞬间跑到卫生间打开花洒掩饰泪水,不告而别。

吴彦祖电影控制观后感(看电影学心理如梦)(5)

面对这份感情依依想要逃避,对于max,更是纠结,困惑。人大概都是如此,总觉得心心念念的人最好、最想要的。需要多疲惫失望,才肯发现陪在身边的让自己开心安心的人是最想要的。

庄生晓梦迷蝴蝶,成了真,但要分得清才好。

3

三人的爱情依依决定让max自己选择。max回到纽约几个月后依依打电话给max,告诉他找到了艾玲,姐姐病重让max再次来中国。

带max去见艾玲,最终艾玲在max怀抱里去世。

(男友的自杀导致艾玲精神崩溃,性格内向孤僻不爱与人沟通,发现自己喜欢上梦中的max,认为是对男友的背叛,不断的纠结和自我否定。)

吴彦祖电影控制观后感(看电影学心理如梦)(6)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的欲望和儿童时期欲望伪装的满足;由于意愿的形成,目的在于满足意愿。

影片里在即将结尾时,max用生硬的中文给依依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小男孩在家中做游戏,妈妈突然带着他匆忙离开。来不及拿心爱的玩具,一路飞驰。不停的开车,除了吃饭上厕所没有停下来过。妈妈带他到一个房子里,有时候会有人来敲门,妈妈带着他藏在屋里。虽然男孩费解害怕,但是跟妈妈在一起就很开心。妈妈会在半夜没有人的时候去马路上玩捉迷藏,会跳舞,妈妈很美。有一天,家里来人,妈妈把他藏好,冲出去那些人一刀一刀的砍向妈妈,之后便接到了外婆家。

影片到了这儿便豁然开朗起来。

梦里的艾玲更多的是max对母亲的想念的一种无意识的表达。幼年和母亲颠沛流离,母亲的惨死,对小max来说是巨大的伤害。精神分析之所以强调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是因为在生命初期的童年阶段最适合形成对这世界的第一印象。

这样也解释了开篇为何max从小看心理医生的缘故。心理治疗虽然改变不了伤害的发生,但是可以帮助接纳事实,去接受那些无法逆转的过去。只有打开心结,才能更好的去享受生命。

吴彦祖电影控制观后感(看电影学心理如梦)(7)

影片的结局算是开放性的一个安排,到底如何各位看官自己说的算。

姐姐去世后,max回到美国回到他的原本的生活里,依依开始学习英文依然努力工作。有情人终成眷属吧。

“如果你梦见一个人说明这个人想你了”

这是网上的段子,我倒觉得,是想这个人了。个人觉得像是max这样的人,最适合的姑娘不是艾玲,而是依依。

吴彦祖电影控制观后感(看电影学心理如梦)(8)

生活里可以没有月亮但是不能没有太阳,不是么?

题外话:

说点题外话,吴彦祖是真心的帅!影片里饰演IT屌丝却掩不住帅气,啧啧,莫要舔屏昂!之前网上有个问题,说你是选择灵魂有趣的高晓松还是颜值爆表的吴彦祖?

好看的皮囊不过二三十年,有趣的灵魂聊得来太重要。恩,所以我选择吴彦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