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八大县(沧州最早的城邑是南皮)

南皮县,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天津,属环京津、环渤海城市群。

南皮县是沧州境内载入史籍最早的城邑。南皮之名起于春秋。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北方少数民族山戌攻打燕国,燕向齐国求救,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至此,筑城制皮革,称为皮城,由于其北面的章武有一座“北皮亭”,所以称此城为“南皮”。

沧州八大县(沧州最早的城邑是南皮)(1)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这里建南皮县,是全国首批设县的地方之一。古皮城遗址在南皮县城东北,城北残墙高3至5米,厚20米,东北角有高8.5米的“望海楼”遗址。四面有原城门残口,城内遍布各种花纹瓦片,并发现有铜箭游、唐三彩等。遗址南有高大土丘数个,传为假粮台,曹操攻袁谭所筑。

南皮就像一粒古老的种子,飘落在沃野之中,倾听着大海汹涌的潮汐和运河上悠远的船桨声。

南皮的石金刚名气很大,这两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刚,位于南皮县城东北,东西相向而立,身披铠甲,形如武将,怒目而视。东像双手合十胸前,两臂托肘,西像两手扶锏杵地。

沧州八大县(沧州最早的城邑是南皮)(2)

南皮的明朝古槐位于南皮县城光明西路古槐广场。据考为明初植,距今600余年,老干发新枝,至今生机盎然。

寨子镇原名章寨子街,明代称章寨,后改名寨子。在历史上就是区域性的中心城镇,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冀鲁边区渤海区驻地,解放初期曾为沧南专员公署所在地,区内大马家村曾为南皮县政府所在地。建国后,虽地方政府机构几经调整,但寨子镇始终不失区域中心的地位。

全镇地势平坦,南部略高,为沙质壤土。境内为黄河故道。今所辖黑龙村、堤口张、小丈桥西部堤岸高丈许,尤其真切。境内有寨子干沟、董村干沟,两沟间有扁担渠相通。董村干沟南起漳卫新河,北至宣惠河,贯穿全境。可谓“二河相连,三渠相通”。

沧州八大县(沧州最早的城邑是南皮)(3)

南皮特产苜蓿种植面积12万亩,有“全国苜蓿第一县”之称,是国家农业部苜蓿产业化示范项目实验基地,华北地区著名的优质苜蓿生产基地。苜蓿产品因营养丰富、蛋白会计师高、适口性好,俏销国内各大中城市的饲料厂。

南皮的玻璃器皿主要为手工制作,产品有冰花、座点、汽泡、蒙沙、酸洗等系列上千品种,全部出口到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严格的质量要求,造就了南皮玻璃制品一流的品质和品牌。

沧州八大县(沧州最早的城邑是南皮)(4)

不过在沧州各县中,南皮还是比较落后。主要是县域经济规模偏小,缺乏大项目、大企业的有力支撑,现有三大特色产业的基础还不够雄厚。全民的开放意识也不强,开放的领域和程度不够,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县城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投入不足,功能不完善,管理水平低,服务业发展滞后,带动能力和吸纳能力都需要提高。

南皮县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日益壮大的优势产业,毗邻大港的区位优势,为南皮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沧州八大县(沧州最早的城邑是南皮)(5)

现在南皮,主要是依托五金机电、纺织制衣和玻璃制品三大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谋划产业关联度强、集聚效应明显、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

立足五金机电产业被列入省级信息产业规划,纺织制衣产业被列入市级产业基地建设的优势,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认真开展银企合作,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向玻璃制品生产、出口、集散基地方向迈进。

沧州八大县(沧州最早的城邑是南皮)(6)

特别是针对南皮县工业产品中零配件占据主导地位,绝大多数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的特点,把开发高档次、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放在突出位置,支持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筛选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部分产品,着力培育“省级名牌”和“中国名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