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要还立胤礽为太子 太子胤礽为何两次被废均起复
历史上,清朝康熙年间,太子胤礽两次被废两次起复,第三次才彻底被废,这在历史上是较为少见的,那么,康熙究竟有多喜欢他呢?事实上,康熙肯定喜欢他,但更多是从统治的角度出发,而胤礽的起复,依靠的是母族势力、党羽势力、统治规则和亲情羁绊考虑。
一、宗族势力
爱新觉罗·胤礽,系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她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帝的结发妻子,清朝第二位从大清门抬进紫禁城的皇后,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一等公噶布喇之女。而太子胤礽乃是康熙经太皇太后恩准打破清朝生前不事先预立皇太子的祖训将胤礽立为储君的。可见,这个仁孝皇后可是个狠角色,狠的是家族势力。胤礽当太子,绝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母族的大事,毕竟,无论在那个朝代,外戚对储君册立乃至登基有着非常巨大影响的。胤礽的废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母族及其依附势力的利益,且这个利益延伸到往后三代均受影响,因此,这些人必定想尽办法使其起复,以保证自身及后人的利益。
二、党羽势力
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也就是早夭,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自幼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再怎么说,也是从小由康熙大帝以帝王标准培养的,再怎么差也差不到那里去。要是水平太次了,那是会导致国家覆灭的,对于宗族来说,灭族基本算是板上钉钉的。他是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初三日册立的太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第一次被废,总共当了33年的太子,且监过国,其党羽绝不在少数,依附的权贵、大臣投资了多少心血攀附上的,太子倒台,就意味着他们失势,那还不被政敌整死啊。而且封建社会的权利中央斗争是非常激烈的,得势以后的失势就意味着随时有家族覆灭满门抄斩的危机,因此,他们必须使出全身解数解救太子以自保。
三、统治规则
清朝是属于封建社会,是家天下时代,对于皇家来说,家事即是国事。自身感情只能让步于家族稳固,国事昌顺。当时采取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康熙三任皇后均不长命,后两任均无嫡子。如若废除太子胤礽,则无嫡子,而当时的长子爱新觉罗·胤禔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均有待商榷,加之母族实力不强,系惠妃那拉氏(正黄旗内务府包衣、郎中索尔和之女)所生,不能够担当大任,从错估形势争取立长、利令智昏请杀胤礽、制造舆论推荐胤禩以及镇魇胤礽等事件,可以看出是毫无底线不懂隐忍的昏聩之人,康熙大帝怎会立其为储?但若不立大阿哥胤褆,立其他任何一个阿哥,均会引起其他皇子的不满和争夺,这也是前期各皇子还算老实,但彻底废除太子胤礽后各皇子结党争储的原因。
四、亲情羁绊
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宫中一名不受恩宠的庶妃,也不受父亲顺治帝喜爱,七岁得当时最可怕的疾病天花,八岁丧父,九岁丧母,后有鳌拜专权,55个子女中前6子均是早夭,所以他心里应该是极为珍重亲情的,而太子胤礽之母赫舍里氏系康熙十岁册立为皇后,也是第一个皇后,与康熙感情甚笃,对其薨逝康熙帝万分悲痛,隆重治丧后亲自承担起抚养皇后遗孤胤礽的重任。因此,康熙帝对胤礽的感情绝不是其他皇子能比拟的。从打破祖训立储君、内阁批奏陪治天花、改明奉慈殿为毓庆宫作东宫、多次监国等可以看出康熙帝对太子胤礽的喜爱和看中。但是,作为皇族,最是无情帝王家,就算再喜爱这个儿子,他没有真功夫,担当不了大任,也是只能将个人感情让步于宗族、国家稳定。
至于最后康熙为何临终传位四阿哥胤禛?
爱新觉罗·胤禛系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所生,但其养母为懿仁皇后佟佳氏,康熙皇帝的母族表妹,清朝第一位贵妃,掌管六宫多年,生前被封为第三任皇后,而佟佳氏没有子嗣,只有一女未及满月就已夭折,在太子胤礽、皇长子胤褆均已下台的情况下,其实皇四子胤禛勉强算是最佳的继任者了,一是懂隐忍、敢于当孤臣,具备当寡人的素质;二是能力强、手段高明,具备治国理政能力;三是孝顺、忠诚担当,敢于在太子和十三子胤祥落难时出面争取宽大处理,后面若不是皇八子胤禩结党乱政,估计他能容得下其他皇子参政。四是勉强算是嫡子,虽然是收养,但好歹也是唯一的皇后养子,可算嫡系。
对于太子胤礽的多次废黜起复,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下高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