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怎么消灭的项羽(两千多年过去了依然不解)
诗 曰 :
鸿门宴上双龙会,道是汉王见楚王。
成败兴亡留故事,任人闲话也无妨。
两千年前,发生在西安市临潼区的那场鸿门饭局,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在这场杀机四伏的宴会上,刘项双方斗智斗力,无论看史书还是看影视,这一段都及其精彩。同样也疑点重重:鸿门宴是谁倡议的?为什么樊哙可以只身一人冲入宴会厅内?为什么刘邦用上厕所这样一个简单的借口就能脱身?为什么项羽没有做掉刘邦?这里提出本人的几个设想供大家讨论。
如下:
设想一:项羽布局鸿门宴为了试探刘邦。头天晚上刘邦对项伯讲自己无反意,项伯回去后把刘邦的话全盘告诉了项羽,项羽虽为武将,但心思也是比较细腻的,听了项伯的一番话,必定是半信半疑,如果不对刘邦进行试探,那心里肯定不会放心。
鸿门宴那天,刘邦态度诚恳,主动称臣认错,于是项羽便放下了疑虑,打消了杀人念头。不得不说,刘邦的演技确实好,政治台词背的滚瓜烂熟,抗压能力超强。在市井出身的刘邦面前,贵族出身的项羽确实显得稚嫩了。
设想二:项羽想以鸿门宴称霸诸侯。
春秋时期,齐桓公、宋襄公等五大霸主都是以宴会的形式九合诸侯,从而号令天下。项羽想以同样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项羽灭秦后给自己的头衔是[西楚霸王],然后接着就是分封十八路诸侯。
看看这个称号就能明白,‘霸’就是春秋五霸的‘霸’,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为何要给自己这样的头衔?秦始皇希望自己成为天下唯一的皇帝,然后由子孙继承至万万代,所以给了自己始皇的头衔。项羽通过鸿门宴确实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刘邦称臣,自己威风,结果得意忘形了。
设想三:项羽的政治理想是恢复周朝的诸侯制度。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听从李斯的建议,废除诸侯分封制,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项羽是楚国名门之后,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从心理痛恨秦朝,否定秦始皇的一切,决心恢复秦朝之前的制度,所以项羽灭秦后并没有用皇帝称号,而且分封了十八个诸侯国,真正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既然项羽并无大一统的想法,那么杀不杀刘邦就不那么重要了,只要刘邦愿意臣服,那么既可以起到拉拢人心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这样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因此后来项羽分封刘邦为汉王。可惜刘邦集团只否定秦朝,并不否定秦朝的大一统帝国制度,刘邦得天下后实行的规则是‘非刘姓不能分封为王’。看来项羽确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设想四:项羽只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韩信投靠刘邦后,对刘邦讲了项羽为人的缺点,包括刚愎自用、妇人之仁、虚荣心强,所以项羽安排鸿门宴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没什么稀奇的。
当初楚怀王说谁先平定关中,谁就是关中王,谁想勇猛无比的项羽却落后于刘邦,项羽心里当然不服气。如果按照盟约,那么刘邦就是灭秦第一功臣,刘邦就是关中王,一向高傲的项羽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一向看不起刘邦的项羽怎么可能会甘心?
恰好通过鸿门宴,不仅灭了刘邦的威风,而且也威慑了其他人,项羽顺理成章成了楚国乃至反秦的第一人物,虚荣心与实际利益同时得到了最大化。当一个人虚荣心爆棚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种错觉——我就是救世主,我应该悲天悯人,你一个刘邦算个鸟,留你一条贱命当可怜你吧!
综合以上几点设想,以项羽当时的心理,的确没有杀刘邦的必要,杀不杀刘邦都不影响项羽做楚霸王,因为当时的刘邦实力还很弱,如果在宴会上随便把刘邦杀了,反倒落得个嗜杀的把柄。况且在自己的饭局上杀赴约者,不符合贵族气质,日后被人戳后背骨,那还有何颜面?宋襄公不也是‘不鼓不成列’?贵族嘛,总归都是要顾忌君子风度的,所以,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