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月泉评弹唱段(我爱评弹你听评弹)

蒋月泉评弹唱段(我爱评弹你听评弹)(1)

第四回 “化檀”

【点评】法海在端午节骗许仙给白娘娘喝下雄黄酒,许仙看到白娘娘真身后昏死过去,没想到白娘娘盗得仙草,救了许仙的命。现在许仙夫妻竟到镇江安家,法海在金山寺又想出一条拆散他们夫妻的毒计。他借寺内观音菩萨重塑金身之名,让净叟和尚到许仙药铺去化缘,许仙陷入了法海的圈套,答应资助檀香十担。白娘娘因怀有身孕,算不出阴阳,于是中了法海的奸计,答应许仙化银子五百两买檀化愿。到观音菩萨开光这天,许仙又被法海骗上金山寺,于是惹出“水漫金山”的一场恶斗。

法海是个云游四海的活佛,他身边有三件宝物:青龙禅杖、风火蒲团和两颗修炼宝珠。修炼宝珠收尽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因其中一颗被白娘娘偷了吞入腹内,所以法海与她结下了不解之怨,定要加倍报复白娘娘。 这回书前半段详细讲了净叟老和尚到许仙药铺化缘的经过。因法海事先在镇江城内贴了无头榜(全文见后),咒骂给和尚化缘者都是“男盗女娼”,所以老和尚前两天,一斤檀香也没有化到。第三天他坐在保和堂药铺门前的地上等许仙,伙计要赶走和尚,和尚便故意摔倒在地,头上还流出了血。许仙听说后,就将老和尚扶进店堂,还命人给和尚敷药包扎。许仙本来是抱着“僧道无缘”的宗旨,不想给和尚买檀香。但因娘娘怀了身孕,听说金山寺是给“送子观音”重塑金身,许仙希望能得一男孩,又加上对面南货店周先生不断翘边,于是就糊里糊涂在和尚的缘簿上写下了“檀香十担”。

后半回书,是讲许仙如何将此事告诉娘娘,娘娘又如何回答许仙,从开始不答应,到后来答应许仙的经过。这是朱慧珍先生通过一段唱篇来表演的,也是朱先生四天来,第一次用俞调演唱。朱先生的俞调是由她的叔父朱介生老先生亲授,朱老先生的俞调是在传统的“老俞调”基础上,通过改造创新而来,使老俞调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成为当代弹词女演员最喜爱演唱的一种流派。虽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传唱,年轻演员一茬接一茬传承俞调,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女演员能超过朱慧珍先生。像俞雪萍,沈淑英,盛小云,张建珍等俞调继承人,都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但她们演唱的俞调,“华丽有余”,“精神不足”,虽然好听,但千人一面,在刻画不同女性性格方面尚有欠缺——这就不是单单靠模仿唱篇录音能办到的,要仔细分析,深刻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很强的悟性才能实现。

无头榜全文:“为人要有天良,黄天自会帮忙。勿必吃素念佛,何必拜佛烧香。献料原是黄落,装金也是泡汤。赚钿何等吃力,白白送畀(音拨)和尚。名堂呒没一点,想想阿要冤枉。啥人还要布施,定是男盗女娼。从今不再布施,诸事平安吉祥。”

蒋月泉评弹唱段(我爱评弹你听评弹)(2)

【苏州方言】其一“转念头”,“念头”就是想念,“转”是动词,合起来就是“动脑筋”的意思;其二“搞落”,是动词,表示花费(铜钱或银子);其三“一钿勿落虚空钿”,这句谚语用来形容人的吝啬,每用一个铜钱必有所得;其四“便加唠”,字面上看像是方便,其实是由方便引申的“所以”;其五”借脚上街沿”,“街沿(石)”就是今天的人行道,“借脚上街沿”,本意是找一个理由“上街沿”,表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为自己寻找理由。

蒋月泉评弹唱段(我爱评弹你听评弹)(3)

【唱篇听写】净叟和尚:“金山古刹镇长江,香烟兴盛千载长。佛法无边消万劫,有求必应壮天象。只为裱装送子观音像,欲向有缘施主化檀香。募化檀香需十担,我想这般缘法非寻常,故而老僧亲自下山岗。那晓一连三朝尚未开缘簿,今日里我有缘到此保和堂。你定能够慷慨解囊助檀香,功德无量福无疆。”

许仙:“那金山和尚募檀香,我怎能瞒了妻房自主张。倘然赐我麒麟子,许家有了后嗣香,岂不是喜气盈门喜洋洋。娘子闻奏生慎怒,倒不如将她瞒在鼓中央。嚣开缘簿刚提笔,你快将情形来禀端详。定了笔,暗思量,其中必定有文章。”

娘娘:“为妻一番劝夫郎,僧道无缘要提防。你全不想奴爹爹身遭僧道戏,当心归家又哭思量。这样的深仇奴难忘弃,你把为妻之言竟撇半旁。你纵然欲把檀香扶,极应该先与为妻来共商量。况且是四百两花银非小数,你末出身微薄布衣郎,你怎能够暂得温饱便东床。把那稀有银钱轻花费,挥金如土太荒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